先秦的文言文書籍怎麼理解和閱讀?

時間 2021-05-06 18:52:45

1樓:Szhaoe

先秦文字還沒被始皇帝霍霍,和後面基於隸變文字的漢語差別還是蠻大的。建議先學習古文本的基礎知識,不要被什麼金文甲骨給嚇到,其實結合現在考古大發現後湧現的參考資料,古漢字反而是更加平易近人的。在有了一些古漢字的基礎上再看先秦文言就會非常自然了。

2樓:別看我只是乙隻狗

先秦文言文,魏晉之前的文章都差不多,反倒是魏晉後俚語俗語亂入,有些混雜了古文。上邊有人說先秦的文言文很雜亂,這種說法是很搞笑的,先親文章相對較嚴謹,跟後來加了俚語俗語、字詞產生後來義的中古近古文言比,要嚴整很多。古文看的話,要乙個字乙個字來看,不像現代漢語以詞語為基礎,主要是意思搞明白就很好懂。

再者,古文活,乙個句子動不動省略主語省略維語省略賓語,這個時候就需要所謂的聯絡上下文了。其實,用現代漢語的觀點看,古文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病句,省略實在太多。這也是個難點。

其實看懂古文不是問題,能學著自己寫就最好了,對了解古文會有很大幫助,怎麼用字,怎麼把文言文當成乙個工具來完美表達自己心裡的意思。王力古漢和康熙字典不能離手。當然為了證明我是讀過古文的,小篇附下

豐雪著素,文參差之枝椏,寒氛就紫,炫陰陽之中天。遠彼旭曜,表光陰以侈侈,端乃崇幹,旌醇冬之凜凜。皚皚布潔,當合於仙封,盈盈生惠,其兆於神澤。

若乃儷人併步,四睛徹意,居身於奧境,邀永乎令時,將謝袞典之榮,以等天地之壽

3樓:敖包相會

其次,先秦文章不能直接讀懂是正常的,王國維還說自己對《尚書》多有不懂。但是,不要怕,「若有恐懼則不得其正」。胡適之的體會是「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再者,怎麼讀,便因人而異了,孩童讀,四書五經,八大本一本本背下來,大了再邊解邊用,邊用邊解。行於世上一招一式,皆聖人所教。縱不能打遍天下,必自保無虞。且一生有不可盡者矣。

妄揣題主要求,一則興趣於此,一則涉世所用。果如此,後學薦一法子:中華書局《新編諸子整合》四十餘冊。

題主至圖書館都細細翻翻。取最大興趣一本(選對了,這便是你的命書),先不管懂與不懂,將原典(是原典)讀到熟。再以三至五本解讀的書,合以參讀。

以題主而言,讀懂解讀的書應無大礙。至多加一本王力詞典。但解讀之書選擇至關重要。

注家、版本等等。以莊子為例,解讀的書浩如煙海。個人瞎推方以智、憨山、張默生、陳鼓應。

四人不同時代不同面向不同宗派不同深淺,幾個大家陪你合以參莊。並四者互參。就算不能入堂一觀。

也繞著四面看了個大概。

若能以誠以對,三五月,至多一年之後,可面見莊子,必得莊嚴幾分、逍遙幾度。所得之益,此書不算,書以外,則更多不勝數矣。

善讀之人,深究之可刨到一家之言的樹根。若再有興趣,順著根再刨下去,刨根帶樹,起開一片。便有了研究的味道了。

另:個人意見,別讀白話直接翻譯的,胃口壞了不說,障礙了你和諸子的親密接觸,諸聖賢便永遠與你路人甲乙了。

再另:上面「天心月圓」的意見,同意。聖人言,乃生命之學問。

須整個的生命貼上去,方可悟到究竟。此謂「行經」。再加一句: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憑『天心月圓』這名字背後的弘一法師,我也要說同意。 )

個人意見,不必同意。解經之書亦然,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曰「取其左右逢其源」。這才是開啟經典的正確方式。

愧對題主邀。

4樓:

由於自己不是出生在書香門第,對於鬼谷子這類的文章,老子、論語都是自己先背誦,然後看注釋,然後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去體會,體會多少算多少。

有哪些很實用的 幫助學習文言文書籍?

靡不有初 我現在也在學繁體和文言文文言接觸已經一年了現在看史記原文隨便查幾個字的注釋多看幾遍幾乎和譯文差不多有喜歡的句子文章多背背言歸正傳就是多讀多查現在剛開始學習繁體字這不手機都設定成正體中文了嗎!看多了淺移默化也就大概會了這是我在學習中的經驗分享給你參考 永晝 戰國策 浮生六記 論語 這些都可以...

文言文閱讀理解怎麼做

慕靜安 關於語文的任何題目,都和閱讀量有關,如果你閱讀興趣廣泛尤其熱愛文學書籍並且手不釋卷,那麼做什麼題目都不會覺得難,否則的話,僅僅靠課堂上那45分鐘,就想學好語文,其實挺難的,雖然它是你的母語。 一杯紅酒配電影 瀉藥,可以把平時做的一些文言文總結一下,就會發現,有好多詞就平時的幾個意思,一段時間...

先秦時代的人能看懂後世寫作的文言文嗎?

壚邊月 看穿越人從什麼時候穿!文言文是超穩定結構書面語,分割言文,也就是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關係切斷。有人說要看穿越到什麼時代,竊以為恰好相反,要看從先秦的什麼時候穿,西周早期,尚書 言文合一,書牘佶屈聱牙,之所以讀不懂,是因為語言已經發生了變化,語言和文字合一,而語言變化了,文字就看不懂了。所以讓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