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復旦大學擬於2021提出的MD PhD專案?

時間 2021-05-05 15:33:12

1樓:

新舊八年制的差異

原來的臨床醫學八年制MD(復旦方案)的培養流程是:2年在復旦大學本部通識教育+3年醫學院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教育+1年臨床實習(本科畢業)+2年臨床輪轉同時完成臨床課題獲得MD學位。根據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要求,現行八年制畢業後,要進行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住培)才能正式在上海的醫院求職。

如果入職大學附屬醫院,則可繼續參加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專培)。

現行八年制是在畢業後醫學教育(規範化培訓制度)出台前就出現的學制,現在來看,同畢業後規範化培訓相當不相容:現行八年制頒發MD學位,主要強調臨床能力,博士階段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附屬醫院臨床科室輪轉學習,但這同畢業後規範化培訓階段的輪轉學習無本質上的區別;此外,上海市相關政策規定在專培結業時,參加專培的醫師可以獲得MD學位,但現行八年制早在畢業時就已獲得MD學位,所以現行八年制畢業生參加專培無法再獲得新的學位。

而新的培養方案,學生在復旦本部通識教育的時間將縮短到一年,省下來的這一年放到了博士階段,使博士階段延長為3年(部分學生由於赴海外交流等原因需要4年)。同時,取消了博士階段的臨床輪轉,並將畢業課題從臨床型調整為學術型。畢業時,獲得PhD學位。

和現行八年制畢業生一樣,新八年制學生畢業後也要進行三年住培。但改革後,新八年制畢業生的這三年同時也算作復旦大學的博士後,這大大增加了對科研的要求(原先住培三年的科研成果可以是0)。結束住培並在有資格頒發專培MD學位的醫院入職參加專培後,可獲得MD學位(可以留在復旦系統醫院,也可以跳去友校的附屬醫院,獲得友校的專培MD學位)。

推進八年制培養模式改革的原因

之所以這麼改革,我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臨床型的八年制畢業生科研能力薄弱,不適應現在醫院的競爭模式,必須加強博士階段的科研訓練;二是因為在校期間的臨床輪轉不再那麼重要了——上文已述,現行八年制模式誕生時,還沒有畢業後的規範化培訓,所以在校期間進行臨床輪轉學習是合理的。但現在由於住培、專培的推行,臨床輪轉完全可以推遲至畢業後進行,那麼在博士階段主要加強科研也是理所當然。

新八年制的利與弊

改革後的新八年制在校期間的培養模式將同5年臨床本科+3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模式高度類似。如果要證明新八年制畢業生確實比同樣經歷八年的學術型碩士更優秀,那麼復旦醫學院就必須要設計好前五年本科階段的培養方案,讓學生早期就接觸臨床、早期就接受嚴格的科研訓練,這樣才能令學生在第六年進入博士階段時具備足夠的能力開展PhD水準的課題研究。

此外,和老方案相比,新八年制在校期間的臨床任務減少了,但科研壓力陡然增加,總體而言畢業難度更大了。同時,由於新方案減少了在校期間的臨床訓練,新八年制學生畢業時只能獲得PhD學位,MD學位則要通過兩次畢業後醫學教育(住培+專培)才能獲得。「畢業時不能馬上獲得雙學位」這一點,學校在招生時必須向考生和家長解釋清楚,否則極易造成誤解。

不過好在改革後,在校學習和畢業後規範化培訓的時間均未延長(也沒有縮短),現在規範化培訓期間的收入保障、社保等也都比較完善,所以學生對新方案的接受度應該不會比現行八年制低。

總之,復旦版新八年制是否具備可行性和推廣的價值,還是要在未來通過實踐來檢驗。

如何看待復旦大學退學生袁濤?

我多麼希望,那位德高望重的法學院老教授會對袁濤的激烈言辭報之一笑,來個現代版的 夫子哂之 然後俯下身子說 小夥子,委屈你了,跟我回去上學吧。可惜他沒有,從頭到尾,他比袁濤表現的更像乙個孩子。 乙個叫十三的男人 袁濤我不知道你會不會看到,有些東西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的,如果你想證明你的觀點正確的不妨去政...

如何看待復旦大學東區浴室在2023年9 12月多次沒有熱水

我只能說,看到你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很憂桑。你們的要求能不能不那麼高?我們學校經常停電,連續三個晚上停電也沒上知乎。大冬天的,我們只能去唯一乙個有空調開放的食堂佔座學習。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浴室沒水,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去澡堂洗澡。食堂難吃,我沒有說話,因為我可以不吃食堂。終於,期末季四點半睡覺的俺...

如何看待2021 6 7,復旦大學某引進人才被到期解聘引發惡性殺人事件?

alibabi11 985博士馬上畢業,準備去普通高校了,時間多了就搞搞科研,壓力小。感覺很多人在選擇學校時存在一些虛榮心。一定要認清自己想要的。 jadon 憑我對高校環境的直覺,這是競爭被對手搞了,而且是長期明爭暗鬥,最後沒了工作,於是報復殺人 不過啊,耶魯聘他,跟他導師毫無關係,但他導師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