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是對現實世界的描述還是解釋?

時間 2021-05-31 21:21:20

1樓:

即便是很簡單的問題一直追著該問題的回答問為什麼,就無法根本的解決問題。物理相對於其它絕大部分學科都是對現實世界的解釋,但是歸根結底也只是描述,解釋的是部分有規律的現象,雖然物理理論的應用範圍往往比較大,但是對於整個世界還是只能算區域性的描述。

不過如果現實世界只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這一小部分,那物理學確實能稱得上解釋了。不過這並不是當前物理學研究方向。也應該不是題主的意思。

2樓:本我永恆自我不息

由現象得出規律的物理,稱為現象學;由理性匯出存在本質的物理,稱為解釋學。乙個由外部想到內部,是描述;乙個由內部想到外部,是解釋。

當現象學和解釋學互為內外,互為描述和解釋時,萬物產生的原因和現象就一目了然。到那時,人類可以直接從理論對應到現實,從現實對應到理論,感知和控制現實合二為一,自由世界開始實現。

自由世界就是所知即所存,所存即所知的世界。這個世界的實現,是哲學和物理合作的結果。

3樓:風雲劍

三年過去了,題主應該都物理學博士了吧,很想聽聽題主現在對三年前這個問題的解答。

我是個碼農,40多了,按我個人理解,解釋還是描述,看你自己的理解深度。低階的描述是對高階的解釋,就像乙個資料結構「樹」,葉子節點是描述,其它節點是解釋,你的知識越多,這棵樹越大,無窮無盡!

4樓:小說讀者

描述和解釋,都不太準確,應該是揭示自然真相的。現實世界,一般用這個詞說的是市井風俗,政治等等,物理學現在還解釋不了這些。

5樓:哲學豬

物理是用來描述世界的,而不是用來解釋世界的。

費曼小時候玩玩具火車,當運動的火車突然停止時,火車上面的小盒子,會由於慣性繼續向前滑動而跌落。費曼就問爸爸為什麼會這樣?他爸爸回答:親愛的兒子,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物理是歸納性質的經驗科學,比如當我們,觀察到大量如上這種現象後,就會建立乙個模型,總結出乙個規律,就叫慣性原理:物體總是傾向於靜止或者保持勻速運動。然後用這個模型、原理去解釋、構建其他現象。

而對這個慣性現象本身,我們是沒有能力進行解釋的。其他的如引力原理,也是一樣,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互相吸引?只是無條件的接受這種現象。

這樣比喻一下吧,物理就是,我們先觀察到一些自然存在的小模型,比如各種各樣的小方塊。然後用這些小方塊,去構建創造更大型的建築,或者用來解釋自然存在的大型建築。但是對小方塊本身,是沒有能力理解的。

所以理解的根基根本就不存在,更多的是一種描敘,把乙個巨集觀複雜的現象,用物理語言拆解梳理,簡明至小方塊的程度,到此為止。

物理也是一種語言,可以用這種語言去描敘現象、創造圖景。但是這種語言本身的詞語、單字,不是這種語言本身可以解釋的了的。就如同為什麼「A是A」,而不是其他樣子?

這屬於上帝回答的範疇。

6樓:py peleus

應該是兼具描述和解釋的作用,但是最終目的應該是用一套對先有世界的解釋方法去解釋或者理解一些未知的東西,從而在這個過程中提煉出能應用到工程中去的東西,從而推動人類的發展,個人感覺推動人類發展的基礎是數學,而動力就是物理

有哪些物理學入門的好書(激發對物理學 宇宙學的興趣 好奇心)?

鹽選科普 不擺嚇人的艱深理論,沒有沉悶的史實堆砌,爆笑漫畫講清經典理論,輕鬆愛上數理化。翻開本書,嘻嘻哈哈中讀懂人類如何從蒙昧走向理性。不那麼客觀地說,相對論 算世界上最難的三個字之一。怎麼形容它的恐怖程度呢?你上一次被三個字嚇到,可能還是你的學生時代 如果非要給狹義和廣義,加上乙個恐怖程度的區分,...

數學 物理學是真實存在的物質規律還是人們對物質抽象理論化的結果?

學半 定義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動者是物,物是動者。以動為真,不動為假。所以,基礎數學革命的之道 突破靜態幾何的框架,即,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1 動的形是數之根,公理 宇宙只有乙個 是物理和數學之根。物理內容與數學形式表現相統一 2 自然數是依附宇宙的運動形式 動的形 而存在的。3 量子凝聚演算...

物理學不好是我的原因還是老師的原因?

擇木棲 我覺得各有一半的問題,舉個自己的栗子。我上初中時,到初二開設物理課,啟蒙老師是乙個50多歲的老教師。同學間傳聞說他是學校的功勳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是上過他的課後,覺得該老師大家。上課風格枯燥無味,首先是板書一堆物理概念結論,這些結論是結合他多年教學經驗總結的,然後就是要求學生們記錄並背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