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粵語中缺少翹舌音,但是很多粵語speaker說普通話反而容易將平舌發成翹舌?

時間 2021-05-30 15:18:13

1樓:明四起

因為廣東人的z c s和zh ch sh 發音上都是乙個音。z c s和zh ch sh都發成了舌葉音。廣東人學了普通話後,不是把zh ch sh 說成了翹舌音,是把z c s糾正了,其zh ch sh還是舌葉音,z c s 變成了平舌音。

所以.......算了不想說了,說了也不明。反正就是廣東人說的zh ch sh不是翹舌音,是舌葉音,沒學過的聽不出來,聽感上都一樣。

學過的,一聽就知道發錯了。

所以標題應該改為「為什麼粵語中缺少翹舌音,但是很多粵語speaker說普通話反而容易將平舌音發成翹舌音的音?」

2樓:「已登出」

在粵港澳地區,有些人想學好普通話,知道翹舌音是學好普通話的乙個重點,但是他們又學得不好,矯正過往,把平舌音也讀成了翹舌音。

我讀高中時,學校有兩位老師就是這樣。其中一位只是偶爾弄混平舌音,而另一位真的就是把幾乎所有平舌音都讀成翹舌音。比如這位老師說:

「同學們,不要自私自利。」她會把「自私自利」讀成「zhì shī zhì lì」。

3樓:唾星人

這是因為在廣東白話中沒有像普通話的拼音一樣分捲舌音還是翹舌音!只有個大概不會那麼細緻。而這也有關口語問題。

當你長時間的居住在某個地方。比如在你的家鄉。那麼我相信你的家鄉話一定說的比你的普通話還要標準。

這就不難理解。當很多本身說粵語的朋友去學國語的時候。他們會以主觀意識先代入為主。

粗俗一點講就是「我」會說成「鵝」,會不由自主地把音直譯過來。特別是在初學時的朋友就更容易犯這樣的錯誤,我舉個例子。張家輝先生在介紹自己的時候。

如果是用普通話說的話一定是這個發音。「鵝四渣渣輝!」(別笑!

這是個嚴肅的地方。哈哈,但我覺得這樣的發音密汁可愛。)反過來這個理論也是適用的,就比如我們這些說普通話的要去學粵語一樣,我們的口音和語法總是和那邊不一樣。

我們也會習慣性的把這邊的發音直譯過去。「卻——(粵語的發音是koe)」「著——(粵語的發音zu)「地獄的獄——應該念you,這時候就容易被人讀錯成yu,照著普通話直譯過來。」這些主要原因是還不熟悉,然後呢就不知道它應該發什麼音所以就會習慣性的照搬過來。

「永——應該念wing這個字的發音其實很難讀,經常會被人讀錯。它們與粵語中的「碗」字同音!)但是其實如果是用心學慢慢學一步乙個腳印,這些問題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你如果是想學粵語,不要太心急,慢慢來。注意一些特別難讀的字的具體發音。這樣就沒有問題了。

4樓:言無盡而意無窮

因為粵語(暫時限定為廣州白話)主要是舌葉音。沒有普通話所謂的平舌和翹舌。舌葉就是類似於英語的sh ch 之類的音。唱歌的時候會有音變,同理說話也會有音變。

為什麼官話有翹舌音和鼻邊音之分?

答案很簡單 因為中古漢語就有精知莊章和泥日來母的區分。北方有方言混淆這些,南方也有方言區分這些,題主問題不成立。設想一下 如果Y染色體單倍群可以決定語言音系區分,那麼題主您母親是不是不會開口說話?亦或是不會說人話?可能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P.LAVRVS 語言和Y染色體的某個SNP可能有強相關嗎?...

為什麼很多人會唱粵語歌不會講粵語?

韻味廣州 會唱粵語歌不會講粵語,應該是不存在的。除非,那首粵語歌是強行背熟了所有發音。會一門語言,大概就是聽得懂和會說吧,再進一步就是說得很流利。所以,只要經常聽經常說就好了。 好吃貓 歌曲有個調,有譜,聽得多之後,跟著唱慢慢就會唱了,就好比如我們唱英文歌一樣,有一些英文歌唱得出來,但要講英文的時候...

為什麼明明讀了很多書,但是生活中還是很多東西都不懂?

草根狂奔 懂和用兩回事。大道理都懂。你會用?懂了能是自己的,懂了不會用,也比不懂的強,還有一種是他不懂,但是他會用。多觀察觀察,這種人比比皆是。 鬧呢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在不停的學習和進步,書本的知識是有限的把所學的知識實踐起來才會有更多的收穫,只有不斷的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進步! 知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