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持戒,行善以及精進對修行者大腦的開悟有正向效應,或者說六度中 除了般若,其它五度應該與開悟?

時間 2021-06-04 13:30:15

1樓:陳璽謠

多圖預警,圖中內容來自《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但是這個譯名有點一言難盡,英文原名是

HOW GOD CHANGES YOUR BRAIN我認為書中的內容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有一些啟發作用。

剩下的內容,建議直接看原書,如果真的有人看完了的話,那我這裡做乙個總結:宗教活動和止觀禪定(在佛教即是六度萬行)對大腦的影響是可測的,通過科學研究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它們對於慈悲心、清淨心的培養和引發「開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並且與具體的宗教信仰關係並不明顯,這些練習對各宗教的教徒包括無神論者都有其效用。

2樓:輕說

你想問的是,為什麼心理可以影響生理,外在的四大與內在的四大什麼關係,到底心物一元是如何產生作用並相互影響的。大腦與心的關係,肉心與真心的關係。也就是哲學中的普遍聯絡在佛學中是否成立,還是普遍聯絡是種泛泛而談的沒有意義的真理。

那些其他的回答,對於現代有文化的佛教愛好者(你目前可能還只是感興趣),基本沒意義,因為他們都還沒開悟,所以他們的回答都是一些鸚鵡學舌的話語。科學的手段目前可能還沒辦法做到,密法對於身心的關係著墨比較多。可以看看陳兵教授的文章。

3樓:善用其心

基本路徑,依楞嚴經最為穩妥,持戒是基本功,以戒為基礎,管帶好自己的心,這是修行的重中之重,此處不行,談空論玄,差之亳釐,謬以千里。一開始,布施,忍辱,精進,甚至學般若都要圍繞提高對戒的理解和實踐。修行莫只以開悟與發通為終點,以戒為師,徐徐行之,歸家不晚。

另外每個人根性不同,所以修六度未必重點與次序一致,得遇良師者,遵師囑而行!未遇良師,以楞嚴經為師,講的片面,僅供參考。

4樓:楊譯傑

在經典裡,講的很明確。總結一下。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我們在修行六度的時候,因為我們自己的修行質量,六度是分層次的。

當我們修行中,如果是依照究竟的法義來修行,做六度中的任何乙個,都是在同時實踐全部的六度。

比如布施,當我們如法去布施的時候,就是在持戒,在忍辱,在精進,在禪定,在般若。

從這個層面上,都是有正向效應的。

換個角度來說,從六度這六種的核心來說一下。從宗教-功能-心理三方面說下:

布施,是種下福報,是去除我執——是去除慳吝心——改變內心的質地和習慣(也就是福田)。

持戒,是避免造惡業——是保護我們自己不作惡,是知行合一——學會身心合一和克服慣性。

忍辱,是不生嗔心,不違逆緣——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每逢大事有靜氣——學會自控自主。

精進,是成佛道,是大願心——是我輩豈是蓬蒿人,是必為聖賢的決心——是克服惰性和刻意練習

禪定,是止觀,是內觀,是契入本性——知止而後有定,每逢大事有靜氣——是去除雜音和干擾,是腦部的再發育。

般若,是智慧型,是光明,是善巧——萬綠叢中一點紅,是水到渠成——是大腦網路的提公升和全新的內心狀態。

5樓:力丹

人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行;人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去。

人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行;乙個人行善,雖然現在福氣並沒有降臨到他身上,但是他通過行善,正在走上有福的那條路上,這是一場修行,從外到內都要修。

6樓:楊昉

《中阿含·何義經》:

因持戒便得不悔;

因不悔便得歡悅;

因歡悅便得喜;

因喜便得止;

因止便得樂;

因樂便得定。

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

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

因厭便得無欲;

因無欲便得解脫;

7樓:普照

菩薩六度是緊密聯絡的,前前為因,後後為果。前前引生後後。後後清淨前前。

也就是說布施做不好,持戒就有困難,持戒做不好,忍辱就有困難,忍辱做不好,精進就有困難。精進做不好,禪定就有困難。禪定做不好,開智慧型有困難。。。

反過來,持戒有困難,就要回頭去大量布施,忍辱有困難,就要回頭去持戒。精進有困難,就要回頭修忍辱。。。

往深入說,六度是乙個福德漸增,智慧型漸顯的過程。

布施是福德增加的原因,但布施到一定程度,不持戒的話,福德就不會再增長,而且很容易給浪費掉,殺盜淫妄這些是給黑洞,會把福德消耗殆盡。持戒到一定程度,不忍辱,福德也不會再增長,因為隨著福德的增長,諸事順利,名利雙收,這時惡緣現前,難免會有慢心瞋心,瞋心一起,火燒功德林,再多的福德都不夠用,又得重新開始。。。忍辱到一定程度,懈怠就成了主要的問題,這時就需要精進,精進到一定程度,所有粗重的煩惱基本處理掉了。。。

微細的,就必須在禪定中處理了,禪定處理好了,才能開智慧型,證無生忍,發菩提願,真正利益眾生。

煩惱之所以叫有漏,指的就是漏失福德。又叫蓋,就是把智慧型覆蓋住的意思。修行其實關鍵是把那些漏失福德,障蔽功德的煩惱解決掉。。

8樓:

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前半句,後半句不大明白在問什麼。

人在對未來無期待恐懼,對過去無貪著、悔恨、憤怒等情緒時,才更能放鬆,活在當下,或者說「安定」下來。而對未來的期待和恐懼,事實上是過去的執取悔恨等經驗向想象中的未來的投射。因此持戒行善可以幫助創造乙個相對平和的過去,投射乙個相對穩定美好的未來。

正精進是鍛鍊對當下專注的能力。最終趨向的結果是安住於當下,不跟著心念到處跑,不將念頭錯認為「我」或有「我」在控制,才能更好的觀察心念的起滅,和心念糾纏的結構,即「修觀」。

個人建議行善盡量不要讓任何人察覺,再去覺知自己想說出求贊同求認可讚美的企圖,就靜靜觀察這種企圖的公升降,不要讓這種企圖得逞。效果事半功倍。

9樓:履霜

修道的起點是先「悟道」,《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悟道之後,算是對般若有了初步的理解,才有了修道的資格,前進的路自然顯現。

對般若有所悟,布施才能叫布施波羅蜜,持戒才能叫持戒波羅蜜,安忍才能叫安忍波羅蜜,精進才能叫精進波羅蜜,禪定才能叫禪定波羅蜜。

波羅蜜,即到彼岸、得解脫。這五度就是五種必修的到彼岸的方法、工具。

不持戒,感官沉溺於感官物件中無法自拔,能量持續耗散,無法打通經脈玄關。

不修善,有形無形的障礙重重,後面可能稍有一點功夫魔考即至,被打倒後心灰意冷,長時間停步不前,可能終身不得寸進。

不安忍,心完全被激情控制,與解脫背道而馳,經歷一次,功夫退失一次,黯然神傷,徒呼奈何。

不精進,每一次水燒到五六十度就不燒了,總是在低層次徘徊,但時間不等人。

不禪定,般若之力如同風中的火苗,被風一吹就滅了,毫無力量。

這五度,都是在某乙個方面增強般若的力量,最終實現「大智慧型到彼岸」的目的,期間有種種方法技巧。

般若功夫成長的過程,一方面消除煩惱習氣,另一方面也伴隨著身體經脈的劇烈變化,尤其是頭部區域的一些關竅難以打通。若精進不懈,打通竅穴,自然有許多受用,也是修證功夫的乙個驗證。

這個過程通常需要老師指點,道家講得多一點。

沒有「悟道」,沒有參悟心性,所謂的五度都只是種一些善根,跟修道關係不大。

(此時,可以走淨土宗之路等)

10樓:普波居士

為什麼持戒?戒是無上菩提本,要修行佛法,成就佛道,必須持戒。

佛法是心法,修佛修心,不是修大腦,你搞錯了。明心見性,沒有明大腦見性的。

五度如盲,般若為眼。如果除了般若,修五度就是盲修瞎煉。

另外,佛教當中沒有科學這一修行,科學也沒有佛法這一學科。把佛學與科學混在一起說,絕對是生搬硬套。

11樓:梵夫

開悟跟大腦沒有關係。

開悟的是心。心是沒有實質的,指的是生命的自我反應和對外在環境的反應。

比如感受,思想,情緒和意識。佛教稱之為受想行識四蘊。

每個人的心不一樣,反應也不一樣。

越迅速,細微,乾淨,有力和廣大的反應,表明心的品質越好。

而普通人的心是怎樣的呢?

散亂的,昏沉的,粗糙的,無力的,無序的,狹隘的,反應上也是遲鈍的,錯雜的。

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去糾正。

比如持戒。戒最大的好處就是能避免心沒有原則地無序而行。

比如忍辱。避免心對外在環境產生極端反應。

布施。避免心的狹隘。

禪定。避免心的散亂和昏沉。

等等。只有當心在受想行識四個方面的品質都有所提公升,才能讓其具有超越性的反應,從而獲得超越性的智慧型。

也就是開悟。

不懂布施是什麼意思,以及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型這些的含義?

心是蓮花開 有家庭的人,必須維持好家庭,盡自己的責任,你是丈夫,你就盡丈夫的責任 你是個妻子,就盡妻子的責任。盡責就是付出。佛教經典當中說,布施 六度萬行 布施分幾種 一種是財施,一種是法施,一種是無畏施。財施又分兩種 外財施和內財施。內財施又分 一種是眼目腦髓的布施 還有一種是體力的布施,我為大家...

楊修對一合酥和工匠修門的解讀為什麼也成了被殺的契機?

宣漢 題主去聽一聽郭德綱那個戴不戴帽子都被老流氓抽嘴巴的相聲就懂了。殺人,總是要給個罪名的。但政爭殺人,往往不好說明情由。於是官方給個胡編的。民間再給乙個有三分靠譜的。後世士大夫膽子肥了,編乙個半真不假的。民間再編幾個荒誕無稽的。差不多就齊了。 南小荊 羅本又冤枉背鍋了?我做個翻譯怎麼就成了我編的故...

為什麼單機遊戲玩家對暴雪的遊戲以及dota比對其他網遊更寬容?

荀子 我覺得這是乙個有趣的問題,並且和代溝有一定的關係。我們可以看乙個報告 2018中國PC單機遊戲行業報告 89 單機玩家購買過正版遊戲報告裡可以看到,2018年中國單機使用者的年齡在23 40歲之間,峰值出現在28 32歲之間,08年30歲的玩家應該是1988年左右出生的。單機使用者的年齡峰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