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說的濕氣到底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9:14:38

1樓:織膳

濕氣主要分為外濕和內溼,外濕一般是雨多水多,外濕侵體。內濕主要是飲食不當、濕濁痰溼、思慮過度、身體勞累、氣血虧虛、吃了肥甘厚膩的食物、嗜酒、冷飲等,水液不能正常輸出而化為濕濁。

如果你想祛濕氣,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哦:1、健康飲食。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飯食,少喝酒,忌生冷。

2、多運動。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拉伸身體的各個關節,而且有助微迴圈,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3、配合祛濕氣的養生茶,比如說織膳早晚茶,這是一款早排晚補的袋泡養生茶,幫助你祛濕不氣虛。

2樓:南蠻TAKESHI

現代醫學測指標基本都是時間節點式測的,而且這個時間節點測的間隔有點開,形成不了很連續性的曲線,所以還很難解釋什麼是溼,所以也只能當它不存在。

我認為哈,如果要解釋並且量化什麼是溼,測定指標的取樣點必須盡量遍布全身,而且取樣時間點必須密集,最好精確到每10秒出一次報告。然後形成座標曲線,對應好每次「溼」的症狀出現時,各取樣點的指標變化過程。

但很顯然,現在科技還是做不到。所以也只能忽略「溼」的存在了。

3樓:1391180

你問話的內容雖然是針對中醫,但用的是西醫的邏輯,這一點是中醫粉們完全答不上來的,也是他們萬萬不能寬恕的。站在科學的角度,濕氣的含義就是乙個字,扯!

4樓:九九

不敢同意,題主說的是當歸飲子血虛風燥類的,還有濕氣郁在表皮麻黃東加術型別的,其他如桂枝麻黃各半湯,濕熱發黃無汗身癢麻黃連召赤小豆,體虛蛋白粉紫草膏艾葉洗……中醫辨證才是精髓,不然也不會乙個方子你有效他沒效的事情出現

5樓:Barryfox

網上看來看去淨是些虛頭巴腦的描述,感覺說的跟玄學一樣。有沒有老中醫準確的定義「濕氣」究竟是身體裡的什麼物質?

6樓:卡拉是只貓

這是女媧造人的鍋,泥土用水攪拌造的人能沒有濕氣嗎?你看歐美人就是上帝的肋骨和肉造的,沒有那麼多水,所以人家可以喝冷水,穿露臍裝,中中國人就不行。

7樓:陳陳

中醫的濕氣,是乙個很專業的概念

不懂中醫的人,是不會懂的

就像氣血,經絡,營衛二氣一樣

屬於非常專業的領域,作為我們這些外行,其實很難講清楚我用乙個我們比較內行的說法來跟您解釋一下,您就明白了比方說,您現在感覺氣血兩虛心跳加速渾身不得勁這時候,您需要用慢鼓點,用日落西山黑了天開場一請王母娘娘,二請哪吒三太子,實在不行就請周杰倫或者呂洞賓這樣,能治急症的

您看,這麼一說,是不是豁然開朗了

天下玩陰陽五行的,是一家嘛

8樓:鬼曉曉

背景資料:跟風中醫黑到存在即合理

非醫學生,知乎小透明

首先中醫名詞都是乙個比較大的概念,屬於抽象化的東西。

但在我看來,濕氣大部分都是指這個人的「脾胃不好」比如食慾不佳,納差,舌頭兩側牙齒印(說明舌頭比平時大容易壓出齒印),一般就會歸為濕氣。

而這些也是脾胃不好的表現。

比如夏天喝一大瓶冷飲,這時候家裡人大概率說你濕氣了但你想想,一大瓶冰飲料下肚,胃受的了嗎,啥也不想吃,腸胃功能紊亂。

因此也有了「濕氣」的種種表現。

這只是個人看醫生的經驗總結

但,我的確沒法和你從純學術路線battle。

9樓:「已登出」

中醫說的濕氣是邪氣的一種,外來的六淫之氣,風寒暑濕氣是外來的邪氣,它的特性是重濁黏滯。重濁黏滯的邪氣進入人體後,會導致人體功能受到阻礙和影響,不能發散出去,進而形成濕氣。濕氣在身體的各個部位,臨床表現均不一樣,最主要的是脾,脾是運化水濕的主要部位,如果水濕不能運化,出現運結以後,會變水、變濕、變痰、變結,如果不能得到消散,最後會發生腫瘤,水濕氣是漸進的過程。

10樓:陳雨來

中醫的濕氣有兩個含義,乙個是你提問的濕氣,準確講叫溼邪,濕邪就是沒有被身體認可的水,沒有能量的水,停在肌肉或者血液裡。這個水也可能是身體排出來的髒水,沒有被及時代謝出體外。

還有乙個定義是它原本的定義叫濕氣,這個可以看做是胃氣,風寒暑溼燥熱六氣,在身體的正常部位它就是正氣,不是邪氣。所以,濕氣對應脾胃,也是胃氣。 很多人搞錯了濕氣。實際上它叫溼邪。

11樓:黃新文

非專業人士,以下回答僅根據個人身體情況根據一點點生物知識猜想:

吃太多水果的那種,果糖成分比較高,人體不能直接利用果糖,易轉化成脂肪,如果久坐運動量少容易脂肪堆積在下半身,形成所謂的濕重瘀結。

另外,可能導致濕氣的食物或環境可能對於人體代謝維穩有一定難度,產生輕微炎症,導致類似於「亞健康」的一些狀態。

12樓:海爾智慧型家庭

「溼為重濁之邪,黏滯難化。若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溼邪侵襲人體。溼屬陰性,與風邪結合為風濕,與寒邪結合為寒濕,與熱邪結合為濕熱。」——《中醫內科學》

關於「濕氣」,小海閱遍相關典籍、又總結眾多有識之士的言論,得出乙個結論:中醫上的「濕氣」和「溼」並不是一種東西。中醫裡的「溼」可以描述病症,而「濕氣」是可以用來作為形容詞的存在,「濕氣」不等同於「溼」,人們常說的「濕氣」實際上是用來形容中醫上的「溼」。

身體有「濕氣」的表現

身體有「濕氣」就是「溼」症在身體上的表現。《中醫內科學》上說:嗜食膏粱厚味,或過食生冷瓜果,甜膩食物,或外濕入裡,均可使脾氣不運,濕濁內生。

常導致胸悶脘痞,納呆泛嘔,尿少便溏,面浮肢腫等。

綜合各種資料可知,中醫上濕邪入體的情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內溼,與飲食有關,表現為胸悶、腹脹、食慾減退、小便淋澀不暢、大便溏洩等;第二種是外濕,與氣候、生活環境有關,主要表現為頭身困重、關節疼痛等,外濕入體也會導致「濕濁」內生,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聯絡。

PS:小海有朋友說過中醫的神奇之處,只張了張嘴老中醫就能說出自己的症狀。其實如果體內有溼邪,通過口腔可以辨別:

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膩等,都是溼邪為病的常見症狀,順藤摸瓜,自然可以推斷出其它症狀。

「溼」從何來?

中藥的苦誰吃誰懂,中醫上的溼邪必然是要用中藥醫。換個思路,從根源上預防濕邪的產生,很多症狀就可以不藥而癒。那麼問題來了,「溼」從哪來的呢?

內濕

前文《中醫內科學》提到過,「嗜食膏粱厚味,或過食生冷瓜果,甜膩食物,或外濕入裡,均可使脾氣不運,濕濁內生。」也就是說,過度攝入海鮮、肉類、生冷瓜果甜食等食物,不僅不會對身體有益,反而會因為飲食不當傷害脾胃,中醫認為脾主水濕代謝,在脾胃超負荷運作時,身體就會自己產生人們說的「濕氣」。

如何預防

1. 管住嘴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不想吃中藥可以食療。選擇紅豆、茯苓、黨參等有健脾止瀉、利尿消腫功效的食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祛濕的作用;蔥薑蒜之類的調料也有良好的祛濕作用。當然,最有效的預防方法還是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營養搭配均衡,適量進餐,保護腸胃健康,從源頭上防止濕邪產生。

2. 邁開腿

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體內濕邪堆積,表現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因此不愛運動。而不運動體內的溼邪很難通過自身代謝出體外,導致體內濕邪越積越多,惡性循壞之下,後果可想而知。適量運動可以增強新陳代謝,通過體液將溼邪排出體外。

很多有氧運動例如跑步、健步走、瑜伽、太極等,都有助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達到祛內溼的目的。

外濕

外濕病證,多由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水中作業等環境中感受濕邪所致。夏天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空氣相對其它季節來說相對潮濕,雨水且多,濕邪最容易入體。除此之外,人們喜歡在夏天吃冷飲吹空調,過度食用冷飲會「生濕」,空調溫度過低或直吹人體,寒濕將體液閉合在毛孔身體裡,導致濕邪入體。

如何預防

預防外濕其實很簡單,首先要注意生活上的細節:

· 雨雪天氣少出行

· 身體淋濕及時驅寒、更換潮濕衣物

· 洗澡後充分擦乾身體、及時吹乾頭髮

此外,想要預防外濕,自身所處生活環境也需改善。房間要保持乾燥舒適,如果室內外濕氣都很重,可借助空調、除濕器等電器保持空氣的乾燥,總得來說就是身體不要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環境中。夏天需要開空調降暑時,溫度不宜調至過低,同時要避免冷風直吹人體,可以有效預防體內產生濕邪,也可以預防風寒感冒。

海爾智慧型空調舒適健康過夏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醫的「溼」或許很難解釋得通,但是「濕氣」可以簡單的了解和預防。身體有無濕邪,管住嘴邁開腿,在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上稍作改變,都是有益健康的事哦~

13樓:江丫丫

我不是學醫的,所以說的不一定正確。國外因為沒有上火、濕氣重等概念,如果出現諸如中醫的上火症狀,國外醫生是認為缺乏維生素,會配一些復合維生素或維生素B之類的藥。如果是有諸如中醫說的濕氣重的症狀,比如身體水腫、大便黏膩,醫生會認為飲食中含鹽量過高,身體為了保持體內鈉水平衡,體液中的鈉離子會鎖住更多的水份,導致水腫、消化不了等症狀。

所以醫生會建議飲食防止鹽過量攝入,多運動排汗,多補充水份。如果是長痘痘、濕疹等,則是身體相應的部位有細菌和炎症,需要針對性使用抗生素。

14樓:王賽hello

這個就比較複雜了,我要好好的講講,小板凳搬過來聽好了~

中醫所說的濕氣大致可分為內濕和外濕二種

1、外濕主要是受外部影響所引起,因霧露雨淋,地處潮濕而得。

2、內濕是由飲食不節,由贓腑而生。因過食生冷瓜果,飲品,甜膩食物等,使脾陽不運,溼自內生。

在這說幾個祛濕氣最有效的方法:

食療

我經常吃山藥苡公尺粥,空腹用,每天2次就行。就是用懷山藥、薏公尺各30克,蓮子肉15克,大棗10枚,小公尺50克,白糖少許。將山藥切細,蓮子去芯,紅棗去核。

淘洗乾淨後與小公尺共煮成粥,粥煮熟後加白糖調勻即成。

不過吃也是要堅持的,但總有吃膩的時候,食療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說紅豆薏公尺粥,可以換著來,注意紅豆是指赤小豆,薏公尺煮之前要炒一遍,還有煮粥一定要熬爛,裡面不要加小公尺。

祛濕茶

祛濕茶現在也是我現在每天喝的,我喝的是茯益茯蓮清溼飲,因為裡面的材料比較多,有茯苓,雪蓮,人參,雞內金,芡實,薏苡仁這些,喝著有種中藥味。

一般我是每天喝兩包,還記得我喝了十天左右的時候祛濕就見到了明顯的效果,人不再是整天恍恍惚惚的了,而且眼也有焦距了,又喝了半個月,我臉可以說是小了一圈,而且臉上的痘痘也不再長了,之前留下的痘印也有明顯淡化的情況,超級驚喜~

按壓承山穴

承山穴是小腿外側的乙個穴位,把腳尖勾起,會摸到小腿肚上有乙個窩,那裡就是承山穴的位置,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絡的樞紐,按壓它來排除人體濕氣。按壓承山穴最好的時間是下午的3-5點。

如果按壓的時候有腫脹感,不要慌,這是正常的,慢慢按壓就可以了,按壓穴位的時間也不要太長,幾分鐘就可以了。

拍拍手

體內濕氣重的人,在雙手的大魚際靠近手腕的地方,會出現青色或紫色。

常常拍鼓掌,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給拍出去。最開端鼓掌時,會以為滿身不愜意,這個時分肯定要對峙住,不要放棄。

泡腳祛濕

泡腳祛濕可以說是我用過的最舒服的祛濕辦法了,活血通絡,祛濕散寒的作用真的是超明顯。

我現在在用的是仙師堂十二沐足包泡腳,裡面的藥草有很多種,而且用料很足,每次都它泡腳我都會全身微微發熱,有微微出汗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泡腳的時間長了,我現在不僅是濕氣下去了,現在手腳冰涼的毛病了很好。

不過這裡也要注意一下,泡腳的時間控制在20到30分鐘,不要太長,水溫最好控制在40度,方便的話還可以按摩一下腳心。

艾灸祛濕

艾灸祛濕也是乙個很好的祛濕方法,對祛濕是很有幫助的,不過艾灸最好去專業的養生醫療館,這樣效果更好一些。我之前艾灸的穴位主要是陰陵泉,它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用艾灸在此穴施灸對解除下肢的水腫,以及因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均有良好的效果。每日一次,每次艾條懸灸15分鐘,艾灸儀灸療45分鐘,至症狀消失可止。

這些都是我用過的不錯的祛濕方法啦,我之前就是這幾種方法一起用祛濕成功的,你也可以嘗試下,這樣祛濕很快的哦~

孟子所說的氣到底是什麼?

阿蘭那 孟子曰,吾善養吾胸中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乃是人的天性本真,自然生情,此情在心中日積月累,而厚積薄發,綿延不絕,奔流不息,浩然長存!君子御此浩瀚之情,凝聚成氣。於是浩然不可擋,於塵世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無往不利,無所不達,從而成就世界,成就自我!這便是儒家中庸之道也!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孟...

習氣到底是什麼呢?

王維 印光法師 勸戒習氣 學道之人,以治習氣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剋除一分習氣,其工夫方始實得一分。否則有因無果,難得與佛相應也。汝既知性情暴戾,當時時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縱人負我德,亦常作我負人德想。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無已。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凡暴戾之氣,皆從傲慢而起。既覺自己處處抱...

中醫的氣(濕氣,邪氣,癘氣等)到底是什麼,可以分離提純嗎?

Enbo Wong 哎,分離提純真的是 笑掉大牙。中醫的氣,指代的物件很多的。濕氣請看我的這個回答 中醫所說的濕氣到底是什麼?Enbo Wong的回答 知乎 https www.zhihu.com question 49628531 answer 859863374邪氣 六淫都可以稱為邪氣。六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