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到底是什麼呢?

時間 2021-06-04 14:44:56

1樓:王維

印光法師:勸戒習氣

學道之人,以治習氣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剋除一分習氣,其工夫方始實得一分。否則有因無果,難得與佛相應也。

汝既知性情暴戾,當時時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縱人負我德,亦常作我負人德想。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無已。

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凡暴戾之氣,皆從傲慢而起。既覺自己處處抱歉,自然氣餒心平,不自我慢貢高以陵人。

(文鈔三編·復郝智熹居士書)

學道之要,在於對治習氣。每有學問愈深,習氣愈盛者,此乃以學道作學藝耳。故其所學愈多,畔道愈甚。此吾國儒釋俱衰之本源也。(文鈔三編·復王尊蓮居士書)

凡事必須善慮,不可任意而為。即如布施一舉,頗為善事。而不知慚愧者,反成障礙,固當以拒而不納為事。縱有來者,但小小相與,彼自不來矣。亦不必動氣發粗,但以不理為最上之策。

(文鈔續編·復念佛居士書(即正編文鈔所載之永嘉某居士))

2樓:wuyl

比方說你生氣了會想罵人會打人會家暴你老婆孩子發酒瘋,砸東西等等

情緒發洩完了冷靜下來後會反思會後悔

但是下次情緒上來時還是會把上面的行為挨過來一遍因為控制不住

3樓:普照

大腦運作機制跟電腦很象,一件事反覆做就會形成習氣。就相當於在電腦中寫入程式。。。佛教說的惡習就相當於電腦中的病毒,斷除惡習就是防毒。

4樓:琅琊閣主

習氣有以下幾個意思:

1. 廣義來說,語言、思想、行為在心識中留下的潛能。就好像經常重複做一件事,或用一種模式思考,會變成慣性。

很多人喜歡用「煩惱習氣」這個表達,用的就是這個廣義的定義,不過不太精準,會產生誤會。

2. 唯識學裡面,習氣有時等同「種子」。另外,「隨眠」也是種子的別稱。

3. 唯識學裡面,習氣有時不是指種子,而是斷除煩惱種子後的氣分。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叄者,既伏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習氣。舍利弗既斷瞋惑之種子,而動則怒氣如摧,是瞋惑習氣尚存之現證,叄乘中聲聞全不斷之,緣覺稍侵害之。

佛全斷之。述記二末曰:「言習氣者,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習氣。

」首先,煩惱的現行必然由其種子所生。阿羅漢斷除煩惱的種子,當然也就斷除了煩惱的現行。那煩惱的習氣是什麼?

就是煩惱種子斷除後,剩下的微細餘習。這些餘習尚存於阿羅漢的本識裡面,但是它們不會衍生叄界輪迴的惡業。

問題中,《優婆塞戒經》說:「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 這裡的習氣就是指這些必須在成佛時才能完全斷除的微細餘習。

印順法師對此有很清楚的解釋:

「問曰:如阿羅漢、闢支佛,亦破婬怒痴,與佛何異?

答曰:阿羅漢、闢支佛雖破叄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出,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叄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菸無炭。

如舍利弗瞋恚氣殘,難陀婬欲氣殘,必陵伽婆磋慢氣殘;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

二、習氣又被稱為不染汙無知,參見: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p.155):

《阿含》及毘尼說:阿羅漢斷煩惱,但有不斷的,名為習氣。……羅漢不斷習氣,闢支佛稍侵習氣,唯有佛,煩惱習氣一切斷盡。

二乘不斷的習氣,在聲聞學派中,稱為不染汙無知。無知即無明的別名;習氣,是極微細的無明,這與大乘的無明住地一致。

龍樹說:『聲聞闢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聲聞學者,以為習氣是不染汙的,無礙於生死的;而在大乘學者看來,習氣是微細的染汙,還是要招感變易生死的。

二乘不斷,而唯佛斷盡的無明,大乘學者說,菩薩在修行中,已分分漸除;佛究竟斷盡無明。

叄、二乘聖者雖有習氣,但其解脫煩惱亦值得讚嘆印順導師《學佛叄要》p.211 - p.212:

「解脫與究竟解脫」

二乘聖者及菩薩,從證悟而得的解脫,還有不圓滿處。如犯罪的,手足被杻械束縛久了,一旦解脫下來,手足的動作,總有點不自在。二乘聖者,雖斷盡煩惱而證解脫,但煩惱的習氣,還時時發現。

這種習氣,雖不礙於生死解脫,不礙於心地自在,而到底還是一種缺點。因為無始來的煩惱,多而且重,深刻影響於身心。所以雖由智慧型而破除了煩惱,身心仍不免遺剩有過去煩惱的慣習性。

這種慣習性,就是習氣。聲聞聖者有這種習氣,事例很多,如畢陵伽婆蹉有慢習,大迦葉的聞歌起舞等。這些習氣,菩薩已能分分的銷除,但須證得佛果,才能純淨。

煩惱與習氣銷盡,才能到達究竟圓滿的解脫境地──佛地。

5樓:陳誠

執取汙染的五蘊的心理活動與生理行為=習氣,五蘊=前五色塵、前五色根、認知功能、語言符號和八類識心。

前世的潛意識執取汙染的五蘊=種子習氣,今生的顯意識執取汙染的五蘊=現行習氣。

任何層次的識心,因為不能正確地覺知:五蘊(尤其是美女的色聲香味身意)是自己的第八潛意識心之內涵所派生出的結果之外延,並且,錯誤地認為:五蘊含有永遠不會變壞的神我(尤其是美女的規定性)之本質,所以,妄想(執著):

五蘊恆常有我(人執與法執),進而,執取(因執著而攝取、貪取、愛取)五蘊。

6樓:張明

佛教語。謂煩惱的殘餘成分。佛教認為一切煩惱皆分現行、種子、習氣三者,既伏煩惱之現行,且斷煩惱之種子,尚有煩惱之余氣,現煩惱相,名為「習氣」。

理解如下:

煩惱分三類

深陷其中,現在在煩惱包圍中的,即身處「圍城」的煩惱煩惱從種子狀態萌芽,生長。因此去除種子,即無煩惱。斷煩惱之根。

習氣,煩惱的餘波,還總是時不時的卷土襲來,如風一般。但這種煩惱是剩餘的,既不是深陷圍城,又已經斷掉使煩惱產生的種子,但有時心境變化,還不時會捲土襲面而來,又會隨時間而散去。間歇性發作,隨之消聲於無形。

7樓:江先生

習氣其實就是你思考的習慣,這就要和心理學的自動思維模式說起,我們第一次吃飯時,我們可能筷子都不會拿,要耗費大量能量學習怎麼吃飯,但是當我們學會以後,我們不用思考,拿起碗就吃,這就是習性

8樓:張沐

【習氣】

猶言習慣,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

」陸游《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習氣」多含貶義。

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習氣」一詞出於梵語Vasana,謂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

「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

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

「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型,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李明權)

FROM:【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孟子所說的氣到底是什麼?

阿蘭那 孟子曰,吾善養吾胸中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乃是人的天性本真,自然生情,此情在心中日積月累,而厚積薄發,綿延不絕,奔流不息,浩然長存!君子御此浩瀚之情,凝聚成氣。於是浩然不可擋,於塵世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無往不利,無所不達,從而成就世界,成就自我!這便是儒家中庸之道也!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孟...

中醫所說的濕氣到底是什麼?

織膳 濕氣主要分為外濕和內溼,外濕一般是雨多水多,外濕侵體。內濕主要是飲食不當 濕濁痰溼 思慮過度 身體勞累 氣血虧虛 吃了肥甘厚膩的食物 嗜酒 冷飲等,水液不能正常輸出而化為濕濁。如果你想祛濕氣,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哦 1 健康飲食。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飯食,少喝酒,忌生冷。2 多運動。每天...

愛到底是什麼呢

小左 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一把火。愛是冬日裡的暖陽夏日裡的風。愛是心上人的乙個甜甜的笑容一次深情的回眸。愛是久別重逢的喜悅以及擁入懷中的愛戀。愛是一句軟軟的情話,乙個柔情蜜意的吻,乙個結實有力的擁抱,乙個甜蜜纏綿的夜晚。 張辰 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作害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