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三餐制是怎麼演變形成的?三餐制是一種合理的進食習慣嗎?

時間 2021-05-31 06:13:46

1樓:

現在也不都是三餐制的啊。老家農村裡的人基本上都是兩餐制,上午飯(9點到10點左右)與晌午飯(14點到15點),農忙時晚上會加一頓宵夜。早上起來洗漱完就下地勞動或者上街賣菜,8點多、9點收工回家吃飯;中午如果有適合中午幹的農活就去地里,沒有就去街坊擺龍門;下午吃過飯再去一次地里。

2樓:樊賀

晡食http://www.

zdic.net/cd/ci/11/ZdicE

6Zdic99ZdicA1347629.htm

甚至,周朝也是一天吃兩頓。

秦漢以前,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當時人們稱作「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餮而始」。其意思是說,人們生活中,只要是一日用過兩餐,便意味著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參加資料:http://

有野史記載,日進三餐的情況和楚漢之爭有關,詳見下:

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

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點心之稱。

參考:http://

三餐制是否合理,我個人認為是合理的,小時候爺爺常常說:「早上要少,中午要好,下午要飽,一日三餐,不可缺少」。而且這種進餐和我們的工作是息息相關的。

但是人類為什麼要把食物分成三頓來吃呢?為什麼一到早、中、晚進餐的時間人的肚子就會感覺餓呢?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研究後認為,人和動物一樣,什麼時間吃飯是由於體內的生物鐘控制的,一到時候它就會讓餓的資訊傳達到大腦。

至於要把食物分成三次來吃,有人認為這與人大腦能量消耗有關。大腦的能源只能是葡萄糖,脂肪是不起作用的,一天需要葡萄糖110-145克。

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在肌肉中儲藏120克,但是它不能直接轉化成葡萄糖而起作用,能用的只是經肝臟轉化的那部分。從食物中、肝臟中只能積蓄到70克,而且一餐飯只能積蓄到50克左右。所以,只有相當於這三倍的量才能滿足大腦一天的能量消耗,所以,人每天必須吃三餐。

也有人認為,食物在胃中一般停留4小時左右,經過4小時以後胃就空了,人就會感覺飢餓,而一日三餐正好間隔4-5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

參考:http://

3樓:李明進

如果你是問為什麼是三餐制而不是兩餐制或者是四餐制,我不太了解;

如果你是問為什麼是多食少餐制而不是少食多餐制,《裸猿》裡面給出過乙個解釋:是演化論決定的;

1.《裸猿》的世界觀:人類是從「樹棲猿」進化來的,在1500萬年前,因為氣候變化,森林減少,一部分樹棲猿走出森林,來到平原,約100萬年前,人類祖先進化為以獵食為主,從素食動物變為肉食動物;

2.為什麼是多食少餐制而不是少食多餐制?

森林裡面的「樹棲猿」本質是素食動物,其飲食結構決定了其飲食習慣是少食多餐,「小口小口吃個不停」;而「典型的食肉動物暴飲暴食,進食間隔時間很長」,而人類因為進化成了食肉動物,也養成了目前多食少餐的飲食習慣;

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實行一日三餐制的?

都五幾了年北方的農村還是一天兩餐,那時候九點鐘吃一頓叫早餐,下午四點吃一頓叫晚餐。而且還是早餐吃稀,晚餐吃幹。午餐那時候是不存在的。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 減一日三餐為兩餐 這歸功於宋代經濟的繁榮,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

早中晚三餐吃什麼是如何規定的?

迅雷烈風 午餐,是對上午工作消耗物質和熱量的補充和為下午工作做些儲備,所以應該多吃和吃點高質量的食物。晚上,工作時間結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食物,加上共同進餐的人比較多,所以往往會更加豐盛。但是現代社會,營養過剩,晚餐如果吃得太多,會積累成脂肪。 黃營養師 一般來說,早餐是一天當中的第一餐,對人體的健...

我的三餐算是暴食嗎

韜夭 很正常!我吃的比你還多!我剛剛吃了個雞蛋捲餅 捲餅阿姨超好,她家肉鬆不要錢 還吃了碗雞絲涼麵 有點撐但是很滿足QWQ 注意是晚上七點多 但是我吃的開心,它就是零卡路里! 江歲歲 暴食不是看量,畢竟每個人食量不一樣,你吃完這些飽了嗎?是否感覺胃快要炸開但仍止不住想吃,每次吃多了後是否有負罪感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