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應該按照怎麼的順序閱讀?

時間 2021-05-11 11:40:46

1樓:夕木

如果要養生的話,多讀讀黃帝內經第一篇文章上古天真論就差不多了叭。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具,順時而為,就可以了。

如果是學習中醫的話,我是先看的傷寒。然後現在還在看傷寒。

2樓:荔久

黃帝內經是首要,相當於基礎吧,後面的,傷寒,金匱,溫病...看傷寒,然後金匱可以加看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其實傷寒和溫病可以一起看,互相對照一下,個人想法。

3樓:哼哼哼哼

當然首先傷寒論。

我們學武功,當然從經典套路開始,先學會耍兩下。

有些人說先從基礎黃帝內經開始,你學英文先從音標開始的嗎?學開車先從發動機工作原理開始的嗎?

掌握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啃一下黃帝內經,這個偏理論。學了這個,強烈建議再去度一下傷寒論,你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然後是金匱要略,這個在溫病條例之前,是因為這個簡單點。

最後溫病條例。

其實吧,傷寒論和黃帝內經是需要反覆閱讀的,並不是讀一次就完事。

4樓:問道歧黃

說實話,如果僅僅是出於養生需要的話,這四本書一本都不需要看。改掉壞習慣、好好吃飯、適當鍛鍊、保證睡眠,這些比翻閱各種書籍、亂吃各種東西強得不止一點半點。看這些書,實在沒有意義,反而雲裡霧裡不知所云、瞎開方亂吃藥搞垮身體。

想看書找捷徑,卻不知道大道至簡,盡走那羊腸小道,沉迷於繁複的藥方中不可自拔。

如果出於想要認識人體、學習中醫、治病救人、學習傳統文化的目的,才涉及到這四本書如何閱讀的問題。

想要個結論也簡單:先讀《黃帝內經》,再讀《傷寒論》,再讀《金匱要略》,不讀《溫病條辨》。

不過說實話,乙個結論沒啥意思,問題的重點,永遠在於為什麼、在於對中醫經典的認識上。

現在一說中醫四大經典,一般指的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素問》和《靈樞》)《黃帝八十一難經》和《傷寒雜病論》(《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我之所以說「先讀《黃帝內經》,再讀《傷寒論》,再讀《金匱要略》」,原因也很簡單:《傷寒雜病論》是醫聖看了四大經典前三本之後寫出來的書,如果不讀前三本書,根本不知道《傷寒雜病論》在寫什麼。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傷寒論》398條的第一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什麼是太陽?這個太陽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太陽、還是手太陽小腸經的太陽,是足太陽的太陽、還是手太陽的太陽,是《熱論篇》裡的太陽、還是《至真要大論》裡的太陽?甚至有沒有可能是《易經》的老陽?

這幾個太陽之間,又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什麼是脈?什麼是浮?脈浮代表著什麼?

頭項強痛是一種什麼表現?惡寒又是什麼表現?他們和太陽又有什麼關係?

這些東西都藏在《內經》和《難經》中。

而一旦涉及到藥物,就涉及到它們的四氣五味,這就得依靠《本經》。

所以說,如果妄圖跳過前三本書,直接閱讀《傷寒雜病論》,輕則迷茫不知所措,重則妄解真經、乙個庸醫就此誕生。

要麼,就先學好《內經》《傷寒》體系,要麼,就先學好溫病體系。當然,如果有其他的完整體系可供選擇,也可以。魔武雙修,向來都是主角的天賦,不屬於凡人;想要學貫中西,必然一體一用;想要寒溫一統,也得先學懂乙個,再拿來另乙個。

最後回到問題本身:如果只是為了養生,不需要讀這些書,如果為了學醫,就好好拿出認真鑽研的態度,扎扎實實地把乙個體系先搞清楚。至於想理解這些書籍,這不是一篇小短文能容納的內容,以後可以一點一點談。

5樓:「已登出」

勸你只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一定不要去學《黃帝內經》和溫病學派的東西。《黃帝內經》沒有臨床價值,就算是用於養生,也是糟粕多於精華。溫病學派想自成體系,只可惜它是東施效颦。

唯一閃爍臨床智慧型光芒的就是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6樓:丁焱焱

學中醫沒有任何捷徑。唯甘於平淡,持之以衡,潛心經典者能得之。----我

學醫始於入門,入門錯始終皆錯陳修圓

學醫必讀書:

素問馬玄臺張志聰註解版高士宗註解版

靈樞馬玄臺張志聰註解版

以上大概要近5年。

傷寒論(傷寒來蘇集,傷寒貫珠集,傷寒論淺註,尚論篇,傷寒類方,傷寒論集注)

金匱 (若能學完傷寒,金匱諸家書名自可得之)--------以上大概十年,註解版頗多。以我個人所看的比較好的推薦給你,喻嘉言,尤在涇,陳修圓,張隱庵,徐靈胎,柯韻伯。以上諸前輩,都有註解。

雖偶有條文出入,但大意精神同。其中我尤佩服徐靈胎,他的註解神龍出沒,經常一筆點睛。

如果你只為養生,那我可以直接告訴你,適當吃肉,多吃蔬果,不吃寒涼,夏季該出汗讓他出,少吹空調,盡量少吹風,晚上9點睡,早上6點起。說來簡單,能做到者寥寥無幾,我自己現在也做不到,不過這確實基本是符合內經精神的

7樓:一輝

溫病條辨換成神農本草經。

1先略讀一遍黃帝內經,然後看傷寒論,遇到的藥味查詢神農本草經,不清楚可以參考下本經疏證。

2傷寒論反覆讀,直到可以把六經區塊的模型建立起來。

3然後熟讀內經中營衛相關的部分。再讀傷寒論盡量能用營衛模型解釋每條條文。

4然後用同樣方法讀金匱要略。

5再去讀黃帝內經,每遍可能多懂一點點。這時要一遍遍反覆讀,同樣症狀對應傷寒論如何解,不過內經中治法多用針。

6自下而上的理解終歸有限,不過取上得中,用來養生應該是夠了。

8樓:蒹葭

傷寒金匱本是一本,外感邪氣看傷寒,內傷雜病用金匱黃帝內經講天地人倫之理,隨便看看,看不懂就過,缺少應用我看黃帝內經看得很少了

打個比方,黃帝內經就像九陽神功,沒有啥招式,但是你把黃帝內經反覆反覆看,看明白了,學其他的手到擒來,知乎上有個nmj什麼什麼的我忘記什麼名字了就是走這條路。感覺起碼得花三五年時間吧。

與此相比,傷寒派可能像九陰真經,有招式有內功,這個招式還是一流。在練習招式中自己的水平不斷提高,體悟醫理,而且因為傷寒論非常貼近臨床,感受是非常真實的。

溫病,溫病不看

以上順序

我還沒有看過溫病,但是聽四佰本說溫病還是值得學,雖然溫病只是把傷寒裡邊的一部分拿出來著重講而已。

鬼將軍推薦了一本《溫病學心法》可以試試

大家自己決定噢。

9樓:做個醫方明的夢

你是想學中醫呢?還是簡單了解中醫,當門興趣學問養生保健來看?

學中醫的話,你這個思維應該是院校教學模式給的思維,不怪你,也不怪那些老師,畢竟他們拿工資幹活,保證教學任務即可,自己會不會看病另說,國家教育模式存在弊端,但對於大部分專業來說還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於醫學和教師這兩個專業,應試教育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了,細節的話,你有興趣走這路子再說

不走第一條路子,自學養生保健,可以看看黃帝內經,然後加一本中醫基礎理論,了解了這一套衍生於古代哲學的傳統醫學,包括它的人文體系,再應用於實際生活,就不算走偏路子,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然你學點食材藥材的營養學,學點偏方治疑難雜症病,還一本正經的自己用,宣傳給家人親戚朋友同事,那可真是害人又害己

明白的人懶得說,因為這東西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有形而上,有形而下,單純文字說不好誤導人,浪費唾沫還造孽,不明白的天天瞎叫喚過家家一樣鬧著玩吧,誰讓他們是孩子呢

10樓:「已登出」

養生很高階,很難。你看到特容易的就得有數,那有點問題。

專心閱讀部分內經篇章就行。素問的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靈樞的本神。夠你看了,好好挖掘就行,真不必要貪多。理解的事無法幫你,看不懂的不要過分糾結。多多誦讀這幾篇吧。

傷寒溫病是治病的,不是養生。建議不如看些養生的古籍,如養性延命錄 、攝生訊息論、老老恆言、閒情偶寄、飲食須知等等。養生方面著作非常豐富,有的也非常便於理解,近於白話。

古代有地位的人很注重這些,很有用。中醫專著講的是治病,不是養生。

11樓:

養生要看你怎麼個養生方法。養生大體包括修心,修身。

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就看黃帝內經—素問就好,不斷的在生活中去理解體悟。我覺得自我修行更多的還是了解道家的一些東西吧。

如果為了治病救人,幫助家人解決病痛,就得系統學習中醫了,這個說起來就太複雜了。建議你看大學裡邊的中醫基礎課程。有了一定基礎以後再讀傷寒,金匱。

你說的這幾本書中醫本科幾乎是選修課,屬於中醫裡邊的中高階課程。

所以那個適合你,與你想要達到的程度息息相關。

12樓:李京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精讀甚至能背誦

黃帝內經聽聽徐文兵的講座就行

溫病條辨最好不看,一定要看,就看胡希恕先生的針對溫病條辨的批判檄文,一定讓你收益良多

13樓:華仔

先看黃帝內經,可以結合黃帝內經的講義課程來學習,重點是要弄明白正常人是乙個什麼概念和標準,其次要明白五臟六腑是如何相互配合相互制衡來作為乙個整體工作的,各種食物在體內是如何運轉流通的,水液是如何在體內代謝的,氣是如何在體內運轉的。

有了這些基礎以後可以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了,也是結合一些大家的講解對傷寒論金匱要略弄懂什麼意思,結合一些例項加深印象,最好能夠做一些辨證分析,這時候就需要結合黃帝內經來理解症狀的原因,有利於正確地分析病理病機。

最後看看醫宗金鑒,溫病條辨,以及一些醫案集,加深理解和運用。

14樓:

一定要抱著自學成才的心態去學習才可以。中醫猶如一把雙刃劍,不學精,亂用藥或者用錯藥反而傷害自己的身體。

學習順序是傷寒論,溫病條辨,內經。

注意,這裡面每一本書都很難讀懂。想要讀通,需要購買很多書籍,交叉閱讀。

僅傷寒論一本,就有多個中醫大家的解讀。

兼職閱讀學習,沒有三年很難讀通這三本書。

早點開始吧。

15樓:江孚兌

養生?讀一讀《上古天真論》和《四氣調神大論》就行了,其他沒必要讀,《傷寒論》是講怎麼治病的,對養生沒多大幫助。

養生綱要就《上古天真論》的兩句話,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還有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謹記這兩句話並勤而行之,得養生之道矣。

《傷寒論》和《黃帝內經》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嗎?用《黃帝內經》的理論能解釋通《傷寒論》的條文嗎?

玖仟歲 黃帝內經裡面主旨以人體真氣為方,調理陰陽,平衡臟腑,屬於上古之法,頂級學識。而傷寒論擷取其中幾種來總結歸納,利用草藥之力來輔佐臟腑,平衡陰陽,充實陽氣。側重點不同,所以導致現在的人不信任人體真氣之功效,也是無語 歸根結底,以救人治病為要緊,身體恢復正常就行! 正本清源未來教育 黃帝內經 之後...

如何從零開始學黃帝內經?

兩立 好傢伙,初學就敢開黃帝內經,真棒 建議從現代中醫教材入手,然後一步一步,四大基礎教材,四大經典教材,各家學說,之後看各家醫書 看內經注 加號孫 先占個樓,順便吐槽一下樓下的回答。古人只是工具欠缺,但古人不是弱智。如果有人覺得古人連骨頭都不會數,那才是真正的弱智。黃帝內經 壓根兒就沒提過人有多少...

黃帝內經教會現代人什麼?

哈哈哈 日行萬步不如放鬆這八點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 白練不如一站 就是說當你在站樁的時候兩條腿要虛著就是讓你的腎放鬆,兩跨放鬆,兩腋要虛著,兩肘要墜著,分別放鬆我們的心肝脾肺。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放鬆利用碎片時間來鍛鍊我們的身體找到正確的鍛鍊方法比我們走多少步都要強。 超愛家的小明 現代人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