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和《黃帝內經》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嗎?用《黃帝內經》的理論能解釋通《傷寒論》的條文嗎?

時間 2021-05-07 06:06:28

1樓:玖仟歲

黃帝內經裡面主旨以人體真氣為方,調理陰陽,平衡臟腑,屬於上古之法,頂級學識。

而傷寒論擷取其中幾種來總結歸納,利用草藥之力來輔佐臟腑,平衡陰陽,充實陽氣。

側重點不同,所以導致現在的人不信任人體真氣之功效,也是無語-_-||。

歸根結底,以救人治病為要緊,身體恢復正常就行!

2樓:正本清源未來教育

《黃帝內經》之後,後世的醫書沒有一本比得上《傷寒論》。但近現代以來形成的以平面五行生剋、臟腑經絡等等死板理論來研究《傷寒論》,導致了《傷寒論》的理論越辯越晦暗,越辯越遠離臨床了。其實,現今的中醫學院,就是把《傷寒論》歸類於中醫基礎理論的,與《內經》等同樣作為中醫學的基礎課程。

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習了《傷寒論》,也無法用於臨床。

3樓:

經常能看到有人說《傷寒論》裡的三陰三陽與《內經》裡的不同。咱一直對此抱懷疑:張機何德何能憑一己之力在那個動盪且資訊閉塞的時代創立整一套理論?

若真是這麼溜的大牛,最後還要靠王熙從故紙堆裡挖出來?

恐怕真相是:

再回過來說開頭提到的觀點。六經系統可能不是張機一手創立的,即便其出現可能與之前已有但未記錄的版本有關,但卻不能說其與《內經》所述內容就一定相悖,因為事實上還真可以用《內經》裡描述的三陰三陽來解釋《傷寒論》的六經:開頭寫的那個觀點的產生原因恐怕就是立此說之人真沒意識到《傷寒論》裡所用的三陰三陽實際上是《內經》裡對三陰三陽的兩個看似矛盾的描述版本的混合體,而正是這種混合,讓人覺得兩本書的體系不同。

是不是覺得這很扯?還有更讓人困惑的:這個混合體其實還有個同胞,就是王冰塞到《內經》裡的「運氣篇」所記錄的六氣順序——《傷寒論》裡的排章順序剛好是六氣順序的顛倒。

(忍不住要插播吐槽一下黃元御的六氣論:真的和三陰三陽關係不大啊,他講的內容真的只是五行啊,好是委屈了三陰三陽的地位[皺眉])

至於為什麼是各取一半而不是取其中乙個的一半,又是怎麼取的~嘿嘿,傳送參考:為什麼六經傳變在三陽是開合樞,而在三陰是開樞合? - 咱的知乎

當然,一切分析都只能是後世人的揣測,包括咱上面說的張機只是個搬運工。也許他的醫理造詣真的很高,但他就是留下了病症描述和方藥,卻不把道理和治法一併記錄下來了,因為這個傢伙,從《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內容看,可能還有著文人的一種臭毛病,:講自己的所知的時候,喜歡藏著掖著,講嘛不講全,還講得零零散散的,要人自己去猜,自己去尋

4樓:

傷寒是一次整合,不能說是不是一脈相承,這一脈並了好多脈。任何兩個人的看法都不能完全一致,何況內經這本可能都不是同乙個人同段時間作出的,硬把傷寒對內經恐怕更不易懂。本經,難經雖時期上更靠內經近些,內容卻也有分歧。

學多家是發現結合點,而不是去尋找一一對應的解釋。仲景應該是讀過內經,但絕對不只是內經,其中同名異物的發揮太多了。其同時還有華佗中藏經,這本書比較有南方的神秘色彩,可能是託名書,但是學了總歸沒什麼壞處。

漢族後世醫學多從仲景發揮,此後可以說一脈相承了,四家溫病以來結合點比較容易發現,但越古越難。而少數民族醫學體現別家傳承,更應該作為中醫的一部分加以研習才是。

丹波家傳的康平本可以說主要意義是發現哪些文章是王叔和新增的,但是由此說仲景沒看過素問什麼的,我表示很難接受。

5樓:小柴胡

傷寒論感覺是以臨床實踐為出發點的著作,從實踐來總結理論;黃帝內經更偏於理論體系的論述,用理論來指導實際。考慮內經成書較早,仲師應該也有了解,但傷寒論更像繼承本草而發揮,將其用藥經驗總結整理。

6樓:佛者

眼界小,所思也小。

眼界大,所思也大。

自然界,天地間,有溫熱涼寒,有春夏秋冬,人在其中,當然也不例外。

人,得病與治病的原理是一樣的,無論黃帝內經還是傷寒論也都不例外,包括一切能治好病的理論。

跳出來看世界,無須誰解釋誰,都在自然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分門別類誰解釋誰好呢?

跳出來,以三看萬物,以二看三,以一看二,一目了然。

所以,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7樓:侏醫生

傷寒論源自於內經。

不過傷寒論是用藥治病。

內經主要用針灸等非藥物治病。

個人體會。

不過這個問題有多個流派的觀點,各有自己的道理,題主自己看了,自己吸收判斷。

8樓:老兵

不要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待中醫。傷寒論與黃帝內經都是以陰陽五行等中醫理論為基礎的,基本理論是一致的。在具體解釋和描述上各有不同,由於中醫沒有定義、概念、適用條件等準確描述,所以任何中醫的理論解釋都是不嚴謹的,都可能互相矛盾。

但自相矛盾並不妨礙中醫各派共存,因為中醫思想起源於原始巫術,而無視矛盾正是巫術的典型特徵之一。總之,中醫各種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主觀臆測,無所謂矛盾和衝突,因為誰都不能證明自己是對的。打個比方,黃帝內經說大地是立方體,張仲景說是乙個平板、李時珍又說是三稜錐形,這都沒有關係,他們可以共存,因為都不需要證實,各說各的就好了,中醫一直都是這樣的。

9樓:張海峰

不是,中醫是有派別的!傷寒論屬於經方派,內經是哲學醫派,針灸派,兩者體系不一樣!傷寒論來自湯液經法,神農本草經,是古人用藥治病的經驗總結,是通過古人數千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用之有效!

與內經不同,內經好多杜撰!

所以,內經不能解釋傷寒,傷寒不能解釋內經,但是因為都是中醫,所以有些地方還是相通的,比如關於精氣,津液,氣血,營衛,但是內經不是乙個時代乙個人的作品,作者很多,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命門,有的說是眼睛,有的說是腎間。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應該按照怎麼的順序閱讀?

夕木 如果要養生的話,多讀讀黃帝內經第一篇文章上古天真論就差不多了叭。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具,順時而為,就可以了。如果是學習中醫的話,我是先看的傷寒。然後現在還在看傷寒。 荔久 黃帝內經是首要,相當於基礎吧,後面的,傷寒,金匱,溫病.看傷寒,然後金匱可以加看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其實...

《黃帝內經》中關於夏天到底是喝涼水還是熱水的困惑?

青墨雨 春食涼,夏食寒以養陽。養不養陽我不知道。但我覺得春食涼,夏食寒,挺對的。夏天本來就熱,陽氣散與外,而內實為陰,我也贊同。然後養生專家說,所以不能吃冰棒等寒冷食物,因為吃進去陰寒加陰寒,傷身體。我內心mmp,按這說法,那冬天就該外陰內陽,可勁的吃冰棒,冷飯,冷盤了,然後陰陽調和,滋補身體!我倒...

傷寒論中的桂枝是指桂枝還是肉桂?

揆之以易 我這分CHM的傷寒寫的很清楚要去皮啊。沒寫我也知道的。正常桂枝是去皮的,桂皮要比桂枝熱,桂皮會助熱出血。後世傳下來的醫書說用了會助熱出血,各種禁忌,就是因為他們用著帶皮的桂枝。而且小孩是不能用桂皮的,我看到過文章說小孩拿桂皮當棒棒糖舔了,結果就鼻衄大發。所以我特地寫了一篇,全文還沒搬上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