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哲學家是「閉上眼睛」看世界這句話!?

時間 2021-05-07 15:56:34

1樓:汪蕭蕭

哲學家們不相信我們感官帶給我們的經驗感受,因為根據經驗,太陽是繞著地球轉的嘛

哲學家的工作就是要把握世界的本質,至少在黑格爾之前的哲學家都是本質主義的

但是本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閉上眼睛啦,這只是一種比喻啦

2樓:泰迪熊

不同意這種看法,哲學是一種邏輯思維,哲學到底有沒有價值在於你的哲學是否真正剖析了人們忽視的東西並系統的理解認識的各種錯誤與漏洞,人們並不知道,一些所謂的知識會帶來致命的誤導性,在誤導的理論前提下無論人們如何努力得到的往往是錯誤的認知。

哲學是一門依據現象並推理的科學,同樣具有合理性與普適性,與具體科學研究不同的是現象是哲學的基本依據,當然哲學的靈感同樣來自於科學研究,哲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的寬泛比較少的認知偏差,對事物有著客觀全面的認識。

現階段人們在科學的探索中發現了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理論,人們對於這些理論的認識存在很大的侷限,這些侷限直到現在都無法完成,原因大多在於人們的能力與技術手段的限制,部分的是認知的盲目,此時科學的哲學思考是這些問題的長處,各種理論應運而生,我們的理論是建立在前人人認知的基礎上前人的認知侷限同樣被人們繼承並運用起來除非問題發現,在科技大獲成功的影響下往往失去自主判斷力,許多科學的漏洞一直不能得到糾正。

在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中視乎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我看來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不懂得真正的重新審視前人理論,人們的許多看法想法是割裂的,個人的認知更侷限於自身的思維方式,而這些需要科學的哲學才會打破現有的僵局從根本上提高認識。

從現象入手如何拆分問題是一門認知科學,人們的認知是侷限的,只有衝破侷限才有認知的進步發展,而這並不僅僅依賴為科學研究而研究而應該跳出這些侷限的怪圈從更廣泛的知識入手,因此哲學在科學發展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的的確你需要教會人們如何拆分指導理解事物,這才是哲學應有的作用。

3樓:夏蟲不知冰

形上學秉持的是一種「本質主義」,即相信事物的背後有高於它的本質,一句大俗話「透過現象看本質」。

但隱藏在「現象」後面的「本質」顯然不是用來「看」的,而是通過針對現象的邏輯推演,得到的乙個「相」,這個「相」反映了一系列現象的「共同(通)性」,所以又叫「共相」。

如從蘋果、士多啤梨、梨等諸多水分充足可食用的果子中,獲得乙個水果的類概念(共相)。亦或根據水果這一理念,來敘述諸多果子的本質。

從形上學開始的那一天,人們就沿著這樣的道路在走,哲學家們將視野拔高,在現象中抽離,我們且稱之為「抽象」。抽象是形上學的動作,他們最終想要把握的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真理,但很顯然他們做不到。

他們把握到的一種東西或可稱之為「本體」,大抵是反映事物本質的概念。問題就在於「本體」有「本」卻沒有「體」,在高處的,高於具體事物的,高於「眼睛所見」的,不是實實在在的「體」,而是概念。

這一關於本質的追尋發生在語言裡,在語言的森林裡兜兜轉轉,它只在語言裡,從未發生在生活中。哲學家和他們的信徒並不如此想,他們賦予「本體」一種實在性,其邏輯是「作為最完美的理念,理所當然包含了實在性。」

用康德的方式批判這些形上學家可作如此言:

「用腦海裡幻想的百元大鈔去買菸,並且要求老闆找錢。」

老闆定會給你幻想的香菸、幻想的找零,以及乙個現實的巴掌。

形上學家們寧願追逐語言中的Phantom,不願承認眼前的真實。

是的,我在講一種病例,很難醫治的病,叫做「哲學病」。九成九的哲學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病。

而我以上所講的,是其中典型的「哲學病」的症狀之一,即「寧願在語言裡編織幻想,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4樓:源颯葉紫檀

物有三個部分構成:外表,它包含的資訊,資訊產生的原因。事物的外表是物的一層表皮。

它遮蓋了事物的資訊,使你無法通過資訊去認知物。閉眼是為了去掉具象的表皮,不去看他。直接透過現象看資訊。

由具象到抽象,再透過資訊去認清事物發展的原因,就很簡單了。

5樓:棍哥收徒弟

不知道題主從哪看得這句話...沒有文字解釋起來無從下手

倒是據我所知,這種說法來形容神秘主義比較恰當。「神秘主義」( mysticism )一詞出自希臘語動詞myein,即「閉上」、「閉上眼睛」,即反對通過「看」的普通理性認識模式來理解世界。值得注意的是,神秘主義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迷信」,神秘主義持續遭受來自哲學與神學汙名化的境地,從而成為「隱學」。

但不少西方哲人的思想深處都是有神秘主義色彩的,如柏拉圖的回憶說,牛頓的神學思想就不提了,他本人還做了大量的煉金術研究等。

6樓:青玄

很多哲學家並不相信感官感受的作用,並且認為它會給我們帶來錯誤的認知,所以他們要「閉上眼睛」看世界,使用理性看待分析世界。

7樓:缺席

個人理解,與這句話相對應的是哲學家是用心感受世界的。

因為就像昨天的日全食,無論我們是借助於肉眼睛,還是專業裝置,很多人不在乎啊,即使說什麼百年一遇很難得,但對這些人又怎麼樣呢?

同一件事,你牽腸掛肚、期待已久,但有些人就是可有可無、順其自然。

所以對事物的看法不是我們看到了什麼具體的事物,而且在你心裡你對這些事物的態度、預期、需求等等,決定了你看待它的方式。

而哲學家呢,他們總是從特殊的看到的事物,總結出一般的抽象的規律,是從一到多,又從多到一。

開始的一是用眼睛看的,後來的一確是用心看的,但用心看到的一包過很多的同類的東西,所以叫閉上眼睛看世界。

8樓:烏炎

當你睜開眼的時候,存在的標準是能看見,閉上眼,用耳朵感受之後,會發現這個世界還存在眼睛看不見的東西,當你再堵住耳朵的時候,發現這個世界還存在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但是能觸碰到的東西。人總體感覺會因為重點使用謀一項而讓其他的感覺變得麻木低效。閉上眼睛看世界,只是為了讓你知道,自己還有其他的方法來感受世界的存在。

不能被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所感受的東西,就是不存在麼?從感受不到的人的主觀判斷是不存在,但是能感受到人沒有辦法用抽象的語言把他們的感覺傳輸到感受不到的人的身上。如果有某種方法可以做到,就可以消除這種當事人表達正確資訊被受眾錯誤解讀的誤解了。

這樣的回答您滿意嗎?

9樓:UMR

常見的理解可能是從表象開始進入本質。

也可以為理解擯棄了物件性思維,開始使用關聯性思維。即「不要去思考世界,而是與它同思」。

哲學家如何理解幸福?

愛旅遊的Mavis 最樸素的幸福觀並不是說個人大富大貴,豪車豪宅,幸福感跟羅丹筆下的美一樣,我們要善於發現,它總是存在於生活的點滴之中,別人帶給你,或,你帶給別人 呵呵 我知道幸福生活的秘訣。我找到了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尋找的東西。23年來,我一直在追求幸福的生活,例如浪漫的愛情,美麗的旅行,漂亮的衣服...

如何看待哲學家尼采?

陳嘉赫 運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的特點就是不理智,有鼓動就熱血。到了後期,某些不良的人開始藉此力量興風作浪。理智是無法存在的,你不了解國家機器刻意導向下的迷茫一代的瘋狂。理智的人都會被鬥倒的,甚至有生命之憂。死了多少理智的人啊 你不跟著瘋狂,你就得去死。你不瘋狂嗎?到極點,舉國運動不難理解,想想現...

如何才能征服哲學和哲學家?

李贄 有個哲學刺客,維根斯坦,他的著作就有很多語意解析,本人雖然看過,不過還未深刻解讀,題主可以去看看,一定會有所收穫的。書明雖然是有哲學二字,不過其實並非如此。 Corleone 這個標籤挺有意思的,釣魚高手。話說哲學在這個時代還能有流量嗎,搞點性別對立不好嗎?想著應該沒人釣過氣哲學的魚,回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