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按購買力平價(PPPs)計算人均GDP這麼虛高?

時間 2021-11-04 03:24:00

1樓:

感覺上面的回答沒有說到問題的關鍵啊。

人均購買力=人均gdp÷單位貨物所需的貨幣量首先,台灣GDP計算採用大多數國家採用的GNP演算法,也就是在台灣外產生的生產價值也計入GDP。這樣算來,台灣GDP聲稱總值為實際GDP的1.5-2倍左右(估算)。

於是人均也同樣虛高,為實際的1.5-2倍。

其次,人均購買力公式中貨物的定義很廣泛,從電子快消到生活用品,以及人力服務,比如理髮、修理、就醫、訴訟、家政等。對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力服務的價值很低,比如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大概是產業結構和經濟政策的影響,台灣服務業的人力服務價值很低。

那麼作為一攬子貨物中,由於人力服務計算比重大,人力服務大大拉低了單位貨物需要的貨幣量。於是台灣地區的單位貨物所需的貨幣量被低估。

分母虛高,分子數值被低估,公式中人均購買力的計算值自然就偏高了。

2樓:王懷雨

看看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已經世界第一了,也是匯率計算的兩倍,還特別提醒說中國匯率市場化不夠所以按購買力評價算更準確,然而事實上肯定中國沒有達到如此的富餘程度啊,你購買蘋果手機,汽車,不會因為你在中國買就比美國便宜。

3樓:wushufun

就如同中國有中國國情有其自己的發展特色,台灣是個缺乏資源以貿易為主的商業島,自然會以此GNP模式去採計, 這兩年台商也大幅從中國大陸撤資了, 並轉進其他其他國家. 這樣也就能理解了吧. 現在是必須資金是匯回台灣的.

個人也算去過亞洲不少國家了, 大陸一二線也待過, 我認為大致上GDP還是準的, GDP按倍率的確可以分成幾個層級來觀察水平.

倒是覺得中國大陸一二線大城市的物價有點各種畸形, 服務與商品品質相比起價格, 真的太貴, 感覺真是被人口需求給物價帶上去的.

另外, 年一萬美元的工資, 在台灣是引進的外籍勞工/最低法定薪資水平, 自願接受這種薪資的人我不曉得有什麼目的還大肆宣揚的, 但說全體平均,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過老實的確工資被壓得過低了, 立馬漲個兩千人民幣也不為過.

4樓:詹帥

用購買力PPP計算出來後,除了可以用來折算人均所得以了解各國與地方的人民所享有的購買力水準之外,也可以除以匯率進而得到相對物價指數。比如把美國為全球比較的基準,2023年其匯率與PPP皆是1.0,因而相對物價指數為100.

0,台灣的PPP是15.11除以匯率29.47所得到的相對物價指數為51.

3,意即台灣的平均物價比美國便宜一半;日本為134.6,意即日本物價比美國貴三成;南韓為77.1,雖低於美國,但平均物價仍比台灣高出甚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台灣以PPP折算的人均所得才會超越英丶日丶韓。

台灣因為物價水準低,以及在教育與醫療(全民健保)部分也十分低廉。所以購買力換算起來就很比較高。

為什麼要給沒有購買力的使用者看廣告?

潘二蛋 簡單說兩句 幾乎所有的品牌每年都要留一部分預算投廣告。有的廣告明顯的投出去沒有顯著的效果。為什麼還要投?為什麼?很簡單,在如今商業競爭如此激烈,更新換代如此快速的時代。如果你長期在市場上沒有聲音,你會很快的被淘汰,甚至被遺忘。 雷子不響 都答錯了好嗎!幾乎絕大部分廣告都給買得起的人看的!廣告...

為什麼購買力平價(PPP)是以美元為基礎?

Luo Patrick 1 購買力平價 PPP 理論不基於任何貨幣 購買力評價是一種理論,也可以說是一種計算方法,用來衡量不同國家貨幣的匯兌比率。這個理論 理想情況下 是通用的,適用於任何國家的任何貨幣,和美元沒什麼聯絡。2 以美元為基礎的,是國際美元 國際美元也叫做Geary Khamis dol...

有購買力卻從不購買大牌個人用品的女人是活的明白還是活的糊塗?

啊長 我在知乎上說過好多遍了,不要用一成不變的標準來要求所有人。憑什麼買東西也要分個好壞了?買不買只取決於個人對這個東西的看法,不買只能說明她對奢侈品不感興趣。可能她喜歡旅行,喜歡攝影,或者有其他愛好。她滿足了自己的愛好,就是合適的。 呱呱蛋丶 消費觀不一樣。值這個價,買得起就買。覺得太貴沒必要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