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工業 4 0 背景的影響下,製造業會迎來什麼樣的變革?

時間 2021-05-07 02:32:03

1樓:是可達鴨嗎

從推廣視點來看,這是個很好用的交流詞彙;它的觀念能夠說是極為雜亂,但也能夠十分簡略。也由於如此,即便是自認為對它略知一二的人,依然只要極為少量能夠真實把握這場工業革新的精華。

2樓:黃太陽開講

1、沒有3.0的資訊化支撐,4.0的智慧型化、個性化無從談起。

2、企業結合網際網路,不再是孤立的,共享經濟進一步的崛起,生產資料得到共享,最大化利用。

3、新生代「打工族」崛起,在工廠車間上班也是乙份體面的工作。

3樓:天舞寶輪

雖然德國工業是不錯,但在中國屌絲的心中肯定是被高估了。除了在傳統機械行業德國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之外,其他行業對比中美日沒什麼優勢,尤其電子產品就是沒東亞三強吊打的份。

4樓:文叔

工業4.0也就是網際網路在工業上應用,第一步收集生產環節各種引數資料,優化生產環節,提高效率。第二步實現柔性製造,個性化定製,將生產者和消費者聯絡在一起,按消費者需生產。

目前美國強在網際網路,德國強在機械、工藝。08—10危機給美國傳統製造業,也給工業網際網路提供契機。這也是美國自己經久不衰原因—自我革命。

德國目前傳統工業依然強勁,雖然也在發展工業4.0,但仍然是傳統企業框架下,發展前景並不很好。目前中國傳統企業面臨轉型困局,網際網路企業又很火,工業4.

0在中國有很大機遇。當然工業4.0也是系統,也是慢慢完善進步,現在好多企業已經開始應用。

現在並沒有準確的定義和標準的模板,其實也就是一種理念,工業生產更高效,節能,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問:我們什麼時候進入工業4.

0?答:我們不已經在工業4.0了嗎?

5樓:雨墨

4.0時代應該是機械智慧型化代替人工。個性私人化代替產品同質化。

個人題外一點想法。所謂的工業4.0時代並不符合中國國情。如果智慧型機械化取代人力。那中中國人口就業是個問題。

現有製造業危機是成本過高,需求飽和。創新不應該在已有的市場需求上擴充套件,而是重點研發新市場需求。

在新的市場需求上。口號是質量。生產還是數量為主。先以數量開闊普及新市場。工匠精神在保證生存時在談論。

在新市場開闊的情況下。完美需要一天,合格需要半天。企業會怎麼選擇?

6樓:Shawn

工業4.0第一梯隊以美國和德國為主,德國硬體有優勢,美國軟體有優勢,但是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中國工業4.

0選擇跟隨德國,是因為中國工業目前是2.0,3.0並存時代,過度到4.

0,需要乙個過程。對工業設計來講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大資料,按需設計,既所謂訂製設計會越來越多,需要快速響應。速度就要基於企業的大資料,雲計算等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7樓:木林森仁義信

工業4. 0的核心在於資訊化的再提公升,是以網際網路技術、資訊科技、大資料技術支撐的新一代工業模式,以機器的智慧型化完全代替人的決策和作業來全面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對於中國絕大多數企業來說,模組化和標準化、人才瓶頸是其主要難點。

本人是乙個機械工程師目睹太多企業和社會,有感而發。

8樓:

真還沒聽說包浩斯和西馬克有什麼關聯,洋人提出的工業4.0好像是對工業,但不是工業設計吧,對工業有影響的好像是機械設計,王受之說工業設計解決人與物的關係,機械設計解決物與物的關係,工業設計更直觀,我覺得還是先分清概念的好。我覺得怎麼有點跑題了

如何評價新概念 德國的工業 4 0 ?

工業1.0是標準化 工業2.0是自動化 工業3.0是資訊化 工業4.0是智慧型化 對於95 的中國製造業來說,現階段最緊迫的任務,還是在各個不同的細分行業裡,把工業2.0甚至是1.0高質量地實現好。絕大多數製造業在可預見的將來永遠也不需要工業4.0。 郝浩 謹慎看好這個工業4.0。說實話,現在的中國...

工業 4 0 下,我們的未來何去何從?

造冊師 很多回答在描述自己理解的工業4.0。本想也先來一段描述自己的理解,想想算了,在知乎已多次描述了自己的理解,再說,自己的理解,也不過就是工業4.0的摸象群裡,另外乙個瞎子而已。回到題目的主題,我們的未來何去何從?我們,分兩類,消費者的我們和從業者的我們。作為消費者而言,未來很美好。工業4.0所...

電動汽車熱潮下,哪些品牌能代表 德國製造 的真正水平?

蘇小懶 電動汽車在效能方面和燃油車有著不同的詮釋方法,拋開智慧型化來看,動力汽車低速高轉的特性與更容易布置的四驅系統讓電動車具備了更為優秀的動力效能,而燃油機的動力效能可以說是價值與動力成正比,加速性和發動機成本公升高是同步的,從價效比的角度來看,可能會有更多的上班族考慮到成本而選擇電動車。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