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園 茶廠工作是怎樣的感受?

時間 2021-05-31 10:36:30

1樓:茶人沈偉

茶園和茶廠工作職責是孑然不同的,這兩個環境都應工作需要進行劃分。

一般而言,茶園的工作是結合初製廠進行,不光普洱茶,其他茶類也基本類似,按工作分類的話,主要有,茶園的管理(種植,修剪,採摘,除草,乾旱時分需要對茶樹進行養護補充水份),這些工作包含所有茶樹,古樹,小樹都在內,如果是生態灌木茶園的話,還需要定期的預防蟲害等等,光是這一大類工作,就足夠累人的了,如果是深山的環境,可能還要擔心野生動物的出沒,這個工作,一般人做不了。

其次,是初製所得工作,初製工作根據茶葉的初製要求而定,從攤晾到殺青到曬乾,都是製茶過程裡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基本上這些工作需要非常大的體力和忍受力,因為製茶工靠的是手藝工作,每天重複的幹一件事,枯燥也習慣了。最後,是工廠的衛生和整理工作,打掃曬棚,清洗鍋爐,整理倉庫,茶葉歸類等等,也基本上是體力活。

所以,基本上,這些工作都很枯燥,不可能存在一邊享受一邊工作的,那是自欺欺人的想法,是因為習慣了,也是生存的本事,所以必須得去做。

茶廠裡的工作就更多了,倉庫管理(入倉,出倉,歸類,封裝,盤點等),車間管理(產品的排期,計畫,工作流程,質量監督,裝置維護等等),後勤管理(車輛,住宿,餐飲,工作材料等等),人員管理(培訓,指導,協調等等),還有財務人員,接待人員等。光是這些工作要細分的話,實在太多了。

工廠的工作從職責細分上來說,一點不輕鬆,享受更是不可能,光是原料進工廠,就一堆事情要對接,質檢員要確認原料沒問題,庫管人員要和車間主任或廠長對接原料的安排,做好進出庫的記錄。

之後,進車間的生產,按標準的生產流程走,還要做品控,封裝,成品入庫。這些工作都要工作人員的細節,需要培訓,指導還要監督他們的工作等等。

茶廠的工作相對茶園的工作而言,分工相對清晰,考究的是流程的細節,一般工作出錯都是流程上的問題,所以,需要廠長隨時在現場協調工作。

以上,描述的這些茶園和茶廠的工作,基本上是我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至於在這樣環境的感受是什麼,我作為乙個親歷者而言,是痛苦談不上,一點體力活都幹不了,那就不適合這個工作,但枯燥是必然,快樂是自找的,因為習慣了。

快樂是每一件成品完成,都是一種自我滿足,快樂是不忙的時候,在茶山轉悠,釣釣魚,喝喝酒,在山里種點蔬菜,弄點蜂蜜,搞點燒烤。快樂是經常有外面的朋友或客戶過來吹牛,喝茶,聊天。

我每年都帶很多茶友上茶山,進工廠考察,大部分都是表現了一種新奇和興奮,也有不少茶友的想法跟你一樣,覺得在這樣的環境工作,天天聞著茶香,很愜意,實際上,這都是短暫的,一時的,待上乙個月就知道,這裡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三分鐘熱度可以,時間久了,就想要離開。所有的想當然,都逃脫不了現實的問題。

2樓:廣福心道

先說明一下,作者沒有完整在茶廠、茶園連續待過兩天以上。其描述得也就是一天內的所見、所問、所得。

其次,我待的茶廠是2023年至今的國營老廠(初製),其加工也許沒有現在這麼自動化,但絕對是老手藝,我問的也是一部分在廠裡待了二三十年的老師傅,所獲資訊雖有文字加工,但真實度可確保。

下為正文:

我是從早上到廠裡的,這時候工人已經陸續進廠了,他們目的很明確,不像公司一樣還得開個動員會。

我們只進去兩個廠房,第乙個是竹攏萎凋室,從茶園採摘下來的茶青經過簡單清潔後的第一關,就是到這裡。

茶工攤茶青中,這樣的重複工作需要從早上持續到下午兩、三點。

這個機器是另外乙個廠房裡的,廠裡唯一一種半自動化的裝置,不知道是做啥的,當時問過,忘了,需要工人在旁邊監督,到一定時長就得緩一下。

中午時段,我們驅車到茶園取景,剛好碰上茶農鏟土鬆地,早上採茶不能浪費時間,所以鬆土只能留在中午、下午時段進行,當然也有可能是順應我們當時取景需求擺拍的(笑)

問了下大叔,他說採茶一般6、7點就得到茶園,至少採兩三個小時以上,每天得保底巡邏近百畝地,看看茶樹有沒有問題,需不需要養護。

早上採完的茶青會立馬運回茶廠加工,然後重複上面的流程,一批茶跟一批人,當天得在12個小時內完成絕大多數加工製作,所以加班到晚上11點及以上是常有的事。

3樓:「已登出」

女生,90後(不接受反駁),茶學畢業,學茶做茶10年。

首先其實茶不是任何時候都香的。

剛剛摘下來的茶青由於富含順式青葉醇所以聞起來青草氣較重,尤其是萎凋房中堆了大量的鮮葉,甚至聞起來會有較刺鼻的青臭味。若是製作綠茶的話需經過高溫殺青使得順式青葉醇轉化為反式青葉醇,才能避開青草臭的包圍,真正感受茶香。

然而殺青其實也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

我們茶園在雅安蒙頂山,2、3月時候山上溫度還是很低的,尤其做茶熬夜我又比較怕冷,基本羽絨服不離身。

小夥伴拍的山腰風景~注意羽絨服不是貼身薄款的那種哦

但是!蒙頂甘露(綠茶)在殺青時候需要相對較高的溫度,一般最低也不會低於220℃。

我們製作時往往鍋溫會在300℃以上,1分鐘以內葉面溫度就會達到約80℃左右,連續幾鍋殺青就會激發體內的小宇宙脫掉厚重的外套,甚至以為自己穿越到了盛夏。(真的很熱)

脫掉厚重的外套後,練習時長遠超2年半的練習生都會失去表情管理能力

由於手比較小,一鍋茶我們大約會準備一斤左右的茶青,在篩去魚葉、鱗片和幹茶粉末後大概只有2兩成茶。一天下來加上小夥伴的幫忙產量也比較有限。

每天睡覺大約也只有4、5個小時,若是做傳統悶黃的蒙頂黃芽,連續幾天不休息也是常有的事。

做茶的勞苦和辛酸曾讓不少師弟師妹發誓再也不下廠,不搞生產了。但每當成茶出鍋品嚐到杯中的清鮮,第二年他們還是會再來。

4樓:茶山騎行者

就像錢鍾書的圍城一樣,你看了舒服,在裡面的人未必舒服……本人管理茶山與初製所8年,每天早上七點半起床,開始逛茶園,看茶園基地鮮葉採擇情況,鮮葉生長狀態……然後開始做茶葉,殺青,揉捻,烘乾或者曬乾,然後收儲。下午六七點開始收鮮葉……反反覆覆的一年一年……你說舒服嘛,個人時間都沒有……還累的要死

5樓:商業茶道李立秋

想多了。

以我對茶廠的了解,茶季是累懵逼的。

對於茶廠而言,茶就是乙個農產品,沒有任何文化價值附加。

本質是乙個農業加工的機構而已。

甚至很多茶廠老闆自己都不會按照合理的方式泡茶的,因為他們不需要懂,也沒時間懂。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6樓:

茶葉作為本農場的重要出產物之一,我來回答下吧?

先曬茶園以證事實!

]很多人看了我別的答案會問:你不是去年還在說夏天擺攤賣葡萄麼?怎麼有種起茶葉了?

嗯!只種一種東西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農場的創辦人?

又有人問了,你再另乙個答案裡明明有說自己是開民宿的!

嗯!我還挖了魚塘養甲魚呢!木屋本來是用來自住的,後來覺得木屋挺大,就拿一部分出來給過來採摘體驗的人住!

就是它!房間不多,住不了多少人!3.5好友組團過來,就能把它包了!絕對小眾!

這是冬天魚塘的雪景!

好吧扯遠了!說回茶園!

要問我什麼體驗?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自己自從接觸茶後,整個人都變淡定了!

會不自覺的去關注茶葉,會茶友,學茶道,本來不愛中國古典文化的,開始喜歡起古箏,木頭,玉石之類的東西,衣服也開始喜歡起麻布類的中國風。

我們家的茶葉大部分會有知名茶廠來收購,小部分會賣給熟人,一般只賣給懂茶的人,客戶都是圈子裡的人。我是個懶人,懶得和不懂貨的人去解釋自己的茶葉有多好。好不好泡上一杯自己品。

怕我混茶葉的,那就住下,自己去茶園採茶。

7樓:辣條廠廠長

銀行裡做個櫃員每天數幾十萬現金是不是很享受? 你享受不到花錢的樂趣,而且滿手細菌。

茶廠也一樣,你享受不到茶產品的好處,苦力不亞於舊事碼頭工人,有些茶廠空氣也不見得好,特別是做出口茶的廠。

8樓:味一 茶事

無論在哪個生產線工作都會脫離自己幻想環境,茶葉生產廠到處都是茶毫,而且因為無法實現全自動化,所以人工過程不可避免,而且生產茶葉在時間上必須是連貫,因此經常熬夜等。

9樓:馬達加斯加

去過茶山幾次,所以看樓主的文章很親切,但每次去都是觀光客的心態、腳步匆匆,真希望將來有機會了也像樓主一樣能山里多住一些時間。市場上的茶越來越不讓人安心的喝了,用山里的水沖泡山里的茶,沒有茶具,都是大玻璃杯或搪瓷缸子,但口味極好,過了幾年,那茶香現在還能回憶起來。

10樓:窮半輩子

題主是想太多了啊 。

我家就是開茶廠的,在茶廠一年四季春季最累春茶是最貴的,也就是清明前的,鮮葉的成本都在80以上一斤左右,所以原材料成本很高,我父親在那段日子基本每天只睡3個小時,白天要去茶葉基地看鮮葉,收購鮮葉,晚上要監督茶葉加工過程,因為鮮葉採來應該盡快加工才能保證質量,一晚上都要神經緊繃每乙個環節殺青揉捻等每乙個環節都不容出錯,最好的鮮葉都是人工揉臉的對時間的把握相當重要,到第二天早上成品出來也是尤為緊張的直到成品泡出來湯色味道完整性都滿意神經才能稍稍放鬆下。然後又要開始去基地看採摘情況估算今天的產量。

真心很累的。所以世界上很多事都是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11樓:魏琴心

我為什麼特別反感「印象大紅袍」這個著名演出呢?就是因為這純屬文藝老男人的意淫,和大紅袍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文藝小青年們本來就以為採茶都是妙齡少女揹著揹簍滿山坡晃悠呢,看了這個演出,更加堅信了原來的想法。

和他們講,採茶完全沒有妙齡少女,都是四五十歲的大媽,文藝青年們簡直無法接受。我都沒好意思和他們兜底:採茶的不光有大媽,還有大叔呢。

總之,做茶是很辛苦,我也經常和茶友講採茶製茶的艱辛,但是有些答主把茶廠寫得和血汗工廠似的,這就不妥了。

拿烏龍茶來說,採茶、萎凋、搖青、發酵、殺青、揉捻、多次焙火,都是辛苦活,但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烏龍茶,製做工藝已經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了,搖青、揉捻、焙火這三個最辛苦、最消耗體力、精力的環節,可以用搖青機、揉茶機、電焙機代替大部分的人力。也正是這些製茶機械的出現,使得工作效率大為提高、精製茶產量大為提高,使得全國各地都能喝到烏龍茶。按照傳統手工製作方式,福建全省的烏龍茶產量還不夠福建本省消費呢。

話說回來,製茶最核心的技術還是掌握在製茶師傅手裡,就算製茶機械的智慧型堪比《終結者》裡的T1000,最好的茶也一定是師傅手工做出的。但製茶師傅老齡化的問題近些年來也比較突出,年輕人,大多都吃不了做茶的辛苦,也忍受不了山里的相對閉塞,紛紛進城。就連很多茶廠的少東家,也都不琢磨如何學習掌握製茶的核心技術,反倒是拿著父輩苦心經營半輩子的口碑搖招過市,賺錢第一。

好茶越來越難找,是我做茶這些年的一點切膚體會。

但是,好茶終歸是不會滅絕的。

在東亞銀行工作是怎樣的感受?

非一二線城市的東亞銀行的分行,福利算是當地銀行裡墊底的,但是各種制度完善,年終獎金完全取決於分行的盈利情況和自身的績效考核結果 但是慘就慘在我們銀行這兩年盈利並不好 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也確實很多事情比如批信貸報告比其他銀行慢很多很多,但是新上任的總行領導也正在督促改進這種形式上的東西,另外我們分行...

在我樂家居工作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人心幾度冷 他們家在業內的知名度還是可以的,是中高以上層次的企業,不管是剛畢業,想在這裡學點東西還是想在這裡刷一下履歷,當做跳板,都是很好的選擇。像我不喜歡加班,討厭網際網路公司的那種高壓工作,在這裡幹得挺舒服的,同事之間相處的很融洽,也經常會聚餐,這周我們就約好了去爬山。春天來了嘛,去踏青。哈哈哈...

在影院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江浙滬大魔王 作為乙個從15年開始混影院這行的人來寫乙個回答 正常影院的工作可以分為 運營 細化為場務 檢票,巡場,散場 賣品 食品製作與銷售 票房 賣票的 值班經理 理論上值班期間影院最高負責人,實際上許可權不高,就是個領班 營運經理 運營的事情他說了算 值班經理可以看做是基層管理者,薪資參考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