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繡春刀中東廠提督能否真正管轄錦衣衛,魏忠賢真實下場如何?

時間 2021-12-27 15:39:09

1樓:鍾鳴樂之嚮往者

魏忠賢自縊身亡。東廠能不能不能管轄錦衣衛取決於當時的皇帝和內閣批不批擬紅,批就管不著,不批就司禮監的人說了算,所以皇帝不上朝的時候,你懂得。

2樓:

歷史上的魏忠賢是上吊自縊死的,死了被挖出來凌遲割了幾千刀。關於魏忠賢上吊的那一段我感覺有些有些戲劇,這個印象源自於《明朝那些事兒》,我就直接貼過來了。

天啟七年(1627)十一月一日,崇禎下令,魏忠賢勞苦功高,另有重用——即日出發,去鳳陽看墳。

得到訊息的魏忠賢非常沮喪,但他不知道,崇禎也很沮喪。

崇禎是想乾掉魏忠賢的,但無論如何,魏公公總算是三朝老監,前任剛死兩個月,就乾掉他實在不好意思。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改變了他的決定。

當他宣布趕走魏忠賢的時候,有乙個人站了出來,反對他的決定,而這個人,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或許是收了錢,或許是說了情,反正徐應元是站出來了,公然為魏忠賢辯護,希望皇帝給他個面子。

面對這個伺候了自己十幾年,一向忠心耿耿的老太監,崇禎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抉擇:

「奴才!敢與奸臣相通,打一百棍,發南京!」

太監不是人啊。

順便說一句,在明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數太監的專用蔑呼,而在清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數人的尊稱(關係不好還不能叫,只能稱臣,所謂做奴才而不可得)。

這件事情讓崇禎意識到,魏忠賢是不會消停的。

而下一件事使他明白,魏忠賢是非殺不可的。

確定無法挽回,魏公公準備上路了,足足準備了三天。

在這三天裡,他只幹了一件事——打包。

既然榮華於我如浮雲,那就只要富貴吧。

但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幾百個僕人幹了六天,清出四十大車,然後光榮上路,前呼後擁,隨行的,還有一千名隸屬於他本人的騎兵護衛。

就算是輕度弱智的白痴,都知道現在是個什麼狀況,大難當頭,竟然如此囂張,真是活膩了。

魏忠賢沒有活膩,他活不到九千九百歲,一百歲還是要追求的。

事實上,這個大張旗鼓的陣勢,是他最後的詭計。

這個詭計的來由是歷史。

歷史告訴我們,戰國的時候,秦軍大將王翦出兵時,一邊行軍一邊給秦王打報告,要官要錢,貪得無厭,有人問他,他說,我軍權在手,只有這樣,才能讓秦王放心。

此後,這一招被包括蕭何在內的廣大仁人志士(識相點的)使用,魏忠賢用這招,說明他雖不識字,卻還是懂得歷史的。

可惜,是略懂。

魏公公的用意是,自己已經無權無勢,只求回家過幾天舒坦日子,這麼大排場,只是想告訴崇禎老爺,俺不爭了,打算好好過日子。

然而,他犯了乙個錯誤——沒學過歷史唯物主義。

所謂歷史唯物主義的要點,就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要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來考慮。

王翦的招數能夠湊效,是因為他手中有權,換句話說,他的行為,實際上是跟秦王簽合同,我只要錢要官,幫你打江山,絕不動你的權。

此時的魏忠賢,已經無權無官,憑什麼簽合同?

所以崇禎很憤怒,他要把魏忠賢餘下的都拿走,他的錢,還有他的命。

魏忠賢倒沒有這個覺悟,他依然得意洋洋地出發了。

但聰明人還是有的,比如他的心腹太監李永貞,就曾對他說,低調,低調點好。

魏忠賢回答:

若要殺我,何須今日?

今日之前,還無須殺你。

魏忠賢出發後的第三天,崇禎傳令兵部,發出了逮捕令。

這一天是十一月六日,魏忠賢所在的地點,是直隸河間府阜城縣。

護衛簇擁的魏公公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幾天來,他在京城的內線不斷向他傳遞著好訊息:他的親信,包括五虎、五彪紛紛落馬,老朋友王體幹退了,連費勁心思拉下水的徐應元也被發配去守陵,翻身已無指望。

就在他情緒最為低落的時候,京城的快馬又告訴他乙個最新的訊息:皇帝已經派人追上來了。

威嚴的九千九百歲大人當場就暈了過去。

追上來,然後呢?逮捕,入獄,定罪,斬首?還是挨剮?

天色已晚,無論如何,先找個地方住吧,活過今天再說。

魏忠賢進入了眼前的這座小縣城:他人生中的最後一站。

阜城縣是個很小的縣城,上千人一擁而入,擠滿了所有的客店,當然,魏忠賢住的客店,是其中最好的。

為保證九千歲的人有地方住,許多住店的客人都被趕了出去,雖然天氣很冷,但這無關緊要,畢竟他們都是無關緊要的人。在這些人中,有個姓白的書生,來自京城。

所謂最好的客店,也不過是幾間破屋而已,屋內沒有輝煌的燈光,十一月的天氣非常的冷,無情的北風穿透房屋,發出淒冷的呼嘯聲。

在黑暗和寒冷中,偉大的,無與倫比的,不可一世的九千九百歲蜷縮在那張簡陋的床上,回憶著過往的一切。

隆慶年間出生的無業遊民,文盲,萬曆年間進宮的小雜役,天啟年間的東廠提督,朝廷的掌控者,無數孫子的爺爺,生祠的主人,堪與孔子相比的聖人。

到而今,只剩破屋、冷床,孤身一人。

荒謬,究竟是自己,還是這個世界?

四十年間,不過一場夢幻。

不如死了吧。

此時,他的窗外,站立著那名姓白的書生。

在這個寒冷的夜晚,沒有月光,在黑暗和風聲中,書生開始吟唱。

夜半,歌起

在史料中,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桂枝兒》,但它還有乙個更貼切的名字——五更斷魂曲。

曲分五段,從一更唱到五更:

一更,愁起聽初更,鼓正敲,心兒懊惱。

想當初,開夜宴,何等奢豪。

進羊羔,斟美酒,笙歌聒噪.如今寂廖荒店裡,只好醉村醪。

又怕酒淡愁濃也,怎把愁腸掃?

二更,淒涼二更時,展轉愁,夢兒難就。

想當初,睡牙床,錦繡衾稠。

如今蘆為帷,土為坑,寒風入牖。

壁穿寒月冷,簷淺夜蛩愁。

可憐滿枕淒涼也,重起繞房走。

三更,飄零夜將中,鼓咚咚,更鑼三下。

夢才成,又驚覺,無限嗟呀。

想當初,勢頃朝,誰人不敬?

九卿稱晚輩,宰相為私衙。

如今勢去時衰也,零落如飄草。

四更,無望城樓上,敲四鼓,星移斗轉。

思量起,當日裡,蟒玉朝天。

如今別龍樓,辭鳳閣,淒淒孤館。

雞聲茅店裡,月影草橋煙。

真個目斷長途也,一望一回遠。

五更,荒涼鬧攘攘,人催起,五更天氣。

正寒冬,風凜冽,霜拂征衣。

更何人,效殷勤,寒溫彼此。

隨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馬聲嘶。

似這般荒涼也,真個不如死!

五更已到,曲終,斷魂。

多年後,史學家計六奇在他的書中記下了這個夜晚發生的一切,但這一段,在後來的史學研究中,是有爭議的,就史學研究而言,如此詭異的景象,實在不像歷史。

但我相信,在那個夜晚,我們所知的一切是真實的。

因為歷史除了正襟危坐,一絲不苟外,有時也喜歡開開玩笑,算算總賬。

至於那位姓白的書生,據說是河間府的秀才,之前為圖嘴痛快,說了魏忠賢幾句壞話,被人告發前途盡墨,於是編曲一首,等候於此不計舊惡,幫其送終。

但在那天夜裡,魏忠賢聽到的,不是這首曲子,而是他的一生。

想當初,開夜宴,何等奢豪。想當初,勢頃朝,誰人不敬?

如今寂廖荒店裡,只好醉村醪,如今勢去時衰也,零落如飄草。

魏忠賢是不相信天道的。當無賴時,他強迫母親改嫁,賣掉女兒,當太監時,他搶奪朋友的情人,出賣自己的恩人。

九千九百歲時,他泯滅一切人性,把鐵釘釘入楊漣的腦門,把東林黨趕盡殺絕。

他沒有信仰,沒有畏懼,沒有顧忌。、然而天道是存在的,四十年後,他把魏忠賢送到了阜城縣的這所破屋裡。

這裡距離魏公公的老家肅寧,只有幾十里。四十年前,他經過這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現在,他回來了,即將失去所有的一切。

我認為,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折騰,因為得到後再失去,遠比一無所有要痛苦得多。

魏公公費盡心力,在成功的路上一路狂奔,最終卻發現,是他娘的折返跑。

似這般荒涼也,真個不如死!

真個不如死啊!

那就死了吧。

魏忠賢找到了布帶,搭在了房梁上,伸進自己的脖子,離開了這個世界。

天道有常,或因人勢而遲,然終不誤。

如何評價電影《繡春刀》?

全棧小熊貓 剛在B站上看完,太難受了。生活在那個時代沒有做過惡的大明人都是徹徹底底的悲劇。劇裡的三兄弟,被選上的那一刻就死了。沒背景 沒路子,接的都是衙門沒人幹的活,趙公公挑他們三個人明面上給的理由也很簡單 混成這個樣子,一準不是閹黨。至於電影裡的紅顏,我不認為她們是禍水,她們也只是亂世裡的可憐人。...

《繡春刀》好看嗎?

公子劉一浪 知乎首答 三年前,一部低成本小製作低票房的新人導演電影橫空出世,改變了我對於歷史題材電影的看法,同時極大程度提高了我對於中國產電影的熱情與信心 繡春刀,在接下來的三年間,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二十遍,每一句台詞場景與細微的場景我都熟記於心,只因熱愛,我翻遍豆瓣知乎每一篇與此相關的文章,找尋心...

《繡春刀》被高估了嗎?

已登出 當然沒有!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台詞,武術指導都非常棒!拍出了官場的腐敗昏暗,我最喜歡裡面的丁修,看我頭像就知道!這才叫活的的明白,看穿了官場的黑暗一直想把師弟帶走,浪跡江湖可能才是他最想的歸宿把,他雖然蠻橫但卻有底線,殺了那個大夫也是因為大夫收了東廠的錢,也沒有碰那個姑娘,為師弟報仇當聽說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