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或理解古代文人「閒」的處世態度和審物視界?

時間 2021-05-31 02:24:09

1樓:

首先可能是唐伯虎這種心態

當然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其次大概類似這種道家思想吧

「有道,在世俗當中不去顯耀自己的道而是盡量保持和世俗人一樣」 (⊙﹏⊙)b

「這個老子叫和光同塵」

「並不是說你乙個凡夫俗子就能和光同塵」

「凡夫俗子沒必要和光同塵」 w(Д)w「你本身就是塵」 (ノへ ̄、)

愛心信,不信滾,別打擾老子飛公升...... 表情萌萌噠ヽ(▽)ノ

2樓:張麗薇

個人覺得,古代文人的「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道無形,道法自然。大凡所見、所想、所聞、所聽,以自然為美觀之,對自然的欣賞、認可,乃為閒,無論生死輪迴,無論朝代興替,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才能以旁觀者角度居之,才能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坐觀蒼穹雲卷雲舒。

2. 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不爭功名、不求富貴,才有閒情逸致,寄情於山水,寓意於詩詞歌賦,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成敗所擾,不嗔、不痴、不顛、不念……才能閒淡。所以,古人「閒」的處世、處事態度往往就是其「無慾」的對映。

3. 致知格物。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格物。古代文人很多在文化上造詣頗深。一方面因農耕時代,教育並不重要,文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不多,這些文人所接觸的事理必然比普通人多,所以識書而達理,自然道德層次和哲學層次要高很多;另一方面,文人所用武之地並不多,只能舞文弄墨,以詩詞、以歌賦、以書畫、以山水怡情,這是文人之間互相傳情達意的專屬媒介,久而久之,自然閒淡。

4. 自給自足。農耕時代,有「進可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的資本,可以自給自足、自力更生,這為文人的「閒」提供了無限可能。

以上,僅為個人拙見~~

你是如何理解或看待哲學的?

櫻桃味的智子 一種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 物理學家費曼有提過他和藝術家會怎麼看待一朵花藝術家嘲笑費曼說你看不懂美,你只會去研究他,分析他,而我能看到他的美畫下來。事實上費曼也會畫畫,晚年一直畫各種靜物。他說是啊,我不但能看見這朵花表面的魅力,還可以觀察研究它內在的魅力,其中還有更大的世界。這就是哲學,不...

如何看待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方法?

曹彥士 羅婿性情乖戾,與袁婿同為可慮,然此無可如何之事。不知平日在三女兒之前亦或暴戾不近人情否?爾當諄囑三妹柔順恭謹,不可有片語違忤。三綱之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地維所賴以立,天柱所賴以尊。故 傳 曰 君,天也 父,天也 夫,天也。儀禮 記曰 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雖不仁,臣...

如何理解或看待歌手演唱時表演的一些手部或身體動作?

唱功大學 從發聲角度來說,手部動作,或身體動作,對於歌手的聲音效果,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哦。比如捏緊拳頭,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聲帶拉緊,便於發出強聲 比如手向上指,能夠更清楚地感受到聲音走向從而找到頭腔共鳴 比如手像林志炫那樣,不停向前伸,能夠在心底打拍子,知道節奏進行。 TT HOT 完全非專業觀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