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風味人間》第四集 餚變萬千 ?

時間 2021-05-08 09:05:31

1樓:

老實說,片中的膀胱雞讓我感到些許的不適

不知道被切除掉的雞肉怎麼處理,應該不會浪費吧——但是我始終覺得,如此繁瑣的步驟最終烹飪出來的竟然只有那兩塊胸腹肉被端上餐盤,其餘部位被如此隨意地棄置一邊,對食材本身實在不是什麼尊重的做法

2樓:刺蝟小姐

覺得這一集也很好,雖然彈幕很多人都在說這一集不行,沒有接地氣。但是覺得有一句旁白說的很對:廚師,是菜跟餚的擺渡人。

每個人都可以做菜,但是只有廚師才能做餚。這是風味人間的一部分。

3樓:亦爾

以前看舌尖上的中國,我只是感覺這是一部優秀的介紹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紀錄片

但是今天看風味人間,我覺得這是一部卓越的紀錄片,超越了種族和民族的界限

4樓:鹿公尺

導演的才華是掩蓋不住的,攝影讚爆啦。。。哇哈哈哈哈。。。

在一片美譽下看第一集,沒覺得有多驚豔,第二集第三集都看得疲乏了。。。

第四集是真好看呀。除了文案弱點兒,導致後期蔡昊的篇幅太長卻又沒點清主旨。不然真是可以封神了,不知道導演會不會惋惜。我更喜歡看插播的廣告呢。

終於有一種全世界人民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覺了,不再強調本國的特別,不再強調非中中國人才解其中味,這其實才是最好的文化輸出呀。

讚讚讚。

《鮮味的秘密》也是挺不錯的。

5樓:石井

一不注意,已經更新四集。

除了各種美食之外,紀錄片讓我看到了中外食品工業發展的差距。

不知是導演刻意安排,還是真實現狀。

涉及到中國美食,大多數都是最原始的生產模式,好像是越原始越好,從生吃淡水魚,到羅布泊現烤活魚,菜譜也是越古越好。

涉及的日本、歐洲的美食,雖然少不了介紹歷史之悠久,但更多是讓我見識了高度自動化和工業化的生產車間,標準化的生產流程。當然生產的衛生條件也相當不錯。

看《風味人間》之餘,又看了幾集英國的《食物工廠》,深感工業化、標準化生產的巨大生產力,發達國家的食品工業發展才是我們努力的發現,一味地復古,原始除了滿足大家的獵奇心理之外,在如何能讓大家吃的安全,吃的放心這個問題上並不能幫上什麼忙。

希望美食紀錄片也可以多展示一下,中國在食品工業上的巨大生產力,不要總是沉迷於鄉間小灶,原始風味。

6樓:

論拍攝手法,縉雲那一段真是風姿綽約,開頭的風景已經震撼到我,而做敲肉羹那一段長鏡頭是《風味人間》目前拍攝手法的巔峰,充滿了強烈的戲劇感和舞台感。

蔡昊的理念真是深得我心,中餐如果要走向世界,量化是保證菜品穩定性的重要因素,讓那些刷沒有靈魂的人繼續去醉生夢死吧。

第四集算是目前執導功力最深厚的一部了,把我因為第二集和第三集的平淡而逐漸失去的興趣又勾引起來了。

7樓:樓上樓

這一集拍的異常雜亂,條理並不清晰。發酵,勾芡,釀鴨子等等烹飪手段有的有中西對比,有的沒有,把菜餚的餚字強行解釋為變化未免也太矯情了。但前半集比後半集要好,如果非要把創新烹飪安在乙個有名有姓之人身上,硬廣的感覺使人反胃。

8樓:海海

我覺得這一集是四集以來水平最高的,無論是節奏、鏡頭運用、主題的把握都很好,已經是舌尖上的中國以及風味人間最高一檔的水平了(私以為可分為三檔)。

9樓:

相對於前三集,第四集《餚變萬千》是我看過「最大膽」的一期美食節目了。因為它極大地挑戰了人們的味蕾,刺激了人們對美食的固有認知。

提起人類共同愛好的美食口味,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談之生津的酸、甘之如飴的甜、清雅淡素的苦、勁爆過癮的辣以及唇齒留香的鹹。與此同時鮮、香、麻、燙等引人入勝的口感也被寫進了世間百味的族譜。而這一期的主角居然是人們本該避之不及的「臭」——它穿過世間百味,成為全球人民餐桌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它在世間百味的族譜上,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筆。

在漢語詞彙中,「臭」和「香」是一對反義詞。但在眾口難調的美食中,「臭」卻是對「香」的另一種闡釋——異香。「嗅臭」也是一種特殊的風味癖好,「食臭」也是一種別樣的地域風情。

而且對這種味道的追求貫穿古今中外,成為美食界中大家十分熱衷的味道。

一、臭之感:嗅味雙捕,香臭一體

《風味人間》的第一集《山海之間》,描述的是本土食材;第二集《落地生根》繪出的是食材流轉。第三集《滾滾紅塵》重點在烹飪技法;那麼第四集《餚變萬千》,點睛則在味覺體驗。美食愛好者多有對強烈味覺刺激的口味情有獨鍾,其中嗜臭者就占有一襲寶地。

正是有這樣乙個特殊群體存在,才促進了臭豆腐等別具風味的美食的誕生。作為世間百味的一部分,「臭」和其他味道一樣,融匯在喜歡美食的人們的味蕾中。它們相輔相成、互相襯托,彼此缺一不可。

二、臭之形:貫通中外,殊途同歸

「臭」雖不在五味當中,卻以一種虛無縹緲、無處不在的特殊方式點綴著五味——酸甜苦辣鹹。這一集中,我最有感觸的兩道美食是中國的「莧菜臭豆腐」與瑞典的「鯡魚罐頭」。雖然一中一西,但有「臭」這個太極點的出現,使中西方美食文化,殊途同歸。

無論是千古流傳的中式皮蛋和莧菜臭豆腐,還是「臭名遠揚」的瑞典醃鯡魚罐頭和法國黴乳酪,都在闡述乙個簡單的道理——對特殊風味的偏愛是沒有國界的,重口味貪嘴是全人類共有的可愛癖好。這也正是紀錄片《風味人間》 的一大特色——以美食作為線索,貫通古今百味、鏈結中外情誼。可謂口舌有欲,風味無涯。

人們為了追求特殊的口感,無論是中國人還海外人士,都有著極高的耐心去等待不怕晚的好飯。比如為了在過年期間吃上垂涎欲滴的皮蛋,提前三十天就要做準備醃製。同樣需要時間發酵的美食還有蜚聲全國的臭豆腐。

1.莧菜臭豆腐

在奇臭與異香臨界點應運而生的莧菜臭豆腐也要經過半個月的莧菜發酵,其產生的滷水成了中國最具特色的「異香」食品——臭豆腐的命根。臭豆腐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都是街邊攤的霸主,很多食客在很遠的地方就被這股「異香」吸引過來。

它喚起的不光是人們對特殊風味的回憶,更有對家鄉的親切與懷思。人們喜歡它,更多的是一種對童年街邊攤的情懷,對故鄉美食的一種思念。

2.瑞典醃鯡魚罐頭

同樣具備奇異味道、名聲帶火了產地的還有瑞典醃鯡魚罐頭。證明嗜臭不是中中國人專利,就不得不提「臭名遠揚」至世界各地的瑞典醃鯡魚罐頭。跟它的奇妙味道相比,臭豆腐都是小巫見大巫。

據說瑞典法律規定鯡魚罐頭不得帶上公共交通工具,包裝盒必須密封丟棄甚至嚴禁在公眾場合開啟鯡魚罐頭。這些傳聞妖魔化了鯡魚罐頭,更讓它的名氣蜚聲世界。

時至今日,醃鯡魚罐頭依然是很多好奇者趨之若鶩的美食,甚至不遠萬里海外郵購。很多瑞典人宴請客人都要吃擁有「濃烈」家鄉風味的醃鯡魚,吃之前要通知鄰里以免「誤傷」他人。聽說醃海雀比醃鯡魚還要重口味,可見外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是偏愛獵奇和刺激的。

三、臭之用:開拓美味,另類風情

「臭」在我眼中,不是異類者,而是開拓者。他打破了美食的傳統標準,豐富了餐桌的種類樣式,給人間帶來全新的舌尖體驗。

這些來自家鄉和故土的、獨具一格的特殊味道,常常勾起旅行海外人士的濃厚的思鄉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在這一點上,《風味人間》打得情懷牌很成功。

同時,臭還代表了美食的多元性,包容性。而這種特性,也是任何乙個地域文化能夠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關鍵作用。人們在品嚐著在童年、在故土曾經熟悉的特殊風味時,往往會聯想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們也有著獨屬於他們自己記憶裡的味道。

這種嗜臭情懷從美食上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並產生了細思極暖的共鳴。

獵奇是全人類共同的心理,追尋刺激而似曾相識的味道,激起舌尖的神經律動,將麻木的味蕾從早已習慣的味道中引爆,正是人們嗜臭、追尋特殊風味體驗的動力。《風味人間》正是給了我們這樣乙個垂涎欲滴的機會,在強烈刺激口腹之慾的同時讓人們在烹調中感受到滿足和幸福。

10樓:以默

這集主題為肴變萬千,身為外行人的我來看這集,看完了以後就記住了臭豆腐、皮蛋、乳酪、蘸水,那個蘸水的種類也太多了,而且好好看,看的時候不自覺的咽唾沫。個人覺得主題不是很貼合,主要也是主題範圍太廣,單憑這些食物是不夠的,後半段不如前半段讓人記憶深刻,當然還是很喜歡最後的結尾。正是人類聰明的頭腦使得大自然的食材在人的手中變化萬千,流傳下來,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還有醃莧菜梗的阿婆的名字很好聽,叫方藕兒~

11樓:桃裡屁裡顛

可以說是《舌尖上的中國》的更一步前進,總導演還是陳曉卿,只不過更用心了,拍了很多普通食材的創新做法,拍攝裝置也下了老本,顯微鏡頭拍攝各種食材在不同環境下的極其細微的變化。但是個人覺得《風味人間》第三集的整個拍攝和講述的物件很一般,說著說著就和《舌尖上的中國》最後一季的其中一集名為「鍋碗瓢盆」的內容有些相似,主體放在了烹飪事物的器皿上,而非食物本身的製作方法和特色,一些描述食物做法和特點的鏡頭也一閃而過,不夠仔細和吸引人。但總體來說還是有很大的看點,也不將眼光僅僅放在國內,而是中外貫通,有所聯絡又有所差別。

12樓:噠噠噠

哈哈哈,沒想到瑞典人吃鯡魚罐頭還要通知鄰居

之前覺得加入國外的其實沒有必要,有誰在吃上能和中國相提並論,後來越看越覺得,美食真的是世界的~

13樓:南蠻蠻

前半集很好看,雖然看了也並不敢嘗試那些食物,但是作為對食物的多種可能性的探尋和對各種飲食文化的了解來說,還是非常有趣的。

後半集疑似廣告。。並且太長了點吧。。如果就講一道菜的話完全可以接受,比如那個參,立意在東西方融合或者科學與美食的融合都ok。

但是把各種坐船來來回回,開會,回家,創業不易什麼的鏡頭都加進去之後真的不像舌尖3嗎?!?!

有這麼長時間我更想多看看手抓公尺線啊!

14樓:夏俠

我只記住了我們雲南的各色沾水!

還有各式各樣的刀功!切出的畫一般的美食!

然後還記住了魚露。令人比較難以置信。

鯡魚罐頭!夾著鼻子吃。真的很逗

只是這些菜沒有讓我想吃的慾望。。

15樓:小橙子啦啦啦啦

《風味人間》第四集餚變萬千廚師是菜與餚之間的擺渡人,他們讓靜默的食物有了生命。

壓軸登場的是好酒好蔡的主理人蔡昊先生。有幸吃過蔡昊先生做的菜,最大的感受就是好吃,對,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好吃。

比如說我去年吃的這道脆皮婆參

非常驚豔!

央視《中國味道》總顧問董克平就這樣點評:「高湯把婆參煨制入味,滋味滲入到婆參的內裡,入口輕嚼,粘唇沾牙,味道均衡,肥糯醇厚,鮮美腴口。難的是,參皮焦脆,讓本為軟糯的婆參口感豐富起來,有了很好的咀嚼層次」!

幾乎可以說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了吧!

你如何看待《風味人間》第四集末尾提到的蔡昊的 烹飪觀 ?

先吐槽一下,在廚房工作,不穿工衣我忍了,帽子都不帶我是真的不能忍,而且不止是他,另乙個出鏡的穿著工衣的廚師也不帶帽子是怎麼回事,你們餐廳對衛生要求這麼低嗎?首先先說我的觀點,口味是一件主觀的事。在中式烹飪,尤其是廚房,大多數時候 斤兩 是可有可無的,斤兩 就是這個所謂的鹽放幾克 生抽放幾克。經常下廚...

如何評價《奇葩大會》第四集?

懶羊羊ymzh5 我不認識那個殷老師!但是我看見他說幫助學生作弊,我好氣呀!真的很憋屈的那種氣 老師是普通人沒錯 但是作弊這個事情有什麼好得意的?因為我知道有很多學校作弊都是給予很嚴厲的處分的,更別提大型考試作弊還會判刑 有些事情真的是做人的原則,無論多普通,或者多厲害的人物都要有的乙個底線,不是嗎...

如何評價梅爾羅斯第四集?

楊Blablaba 第四集太精彩了,人生在世,不管經歷怎樣的苦難都還有墮落和尋死兩種緩解的選擇,但當乙個支離破碎的人有了家庭,連墮落和自殺都不能選了,那是怎樣的絕望,童年的創傷和家庭的溫暖同存,彷彿被老鷹啄食心臟後,又痊癒等待再次啄食。 老鐵 我看了很多回答,說母親怎麼怎麼樣了,不給兒子留遺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