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乙個人在走下坡路的表現?

時間 2021-07-06 22:38:11

1樓:推土機

這個簡單啊,你想想我們下山的時候,是不是其實就兩個感受:一是走著舒服,二是會低頭向下看。

所以人生走下坡路的特點是一樣的,乙個是活的舒服,不再去努力,而且會轉而追求奢靡的享受,另外乙個就是,總是向不如自己的人看,嘲笑他們的無能和弱小,而不去關注自己和更強的人之間的差距。

2樓:心理諮詢師朱曉剛

1.失去好奇心2.失去信心3.

失去野心4.失去試一試的勇氣5.沉迷於即刻滿足與成癮性行為和物質6.

越來越控制不住脾氣7.對自己不再有要求8.怨天尤人,覺得世界越來越不美好9.

對被愛不再有期待,越來越討厭自己。

3樓:饅頭媽媽

1.自制力下降。抑制不住自己玩手機的衝動,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休閒時間都喜歡刷手機,比如刷微博抖音等。短暫的愉悅體驗戰勝了自己的理智,即使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去做。

2.得過且過。對未來沒有目標規劃,只是麻木地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沒有去想自己能在工作中獲得什麼經驗和能力,為後續加薪公升職/跳槽/創業做準備。

3.執行力弱。有想法去做一件事卻沒有真正落實到位,或者半途而廢。

4.身材管理欠缺。如果經常喝酒、熬夜、暴食就容易導致身材走樣,在30歲之前可能不太明顯,但是之後會發現身材越來越難管理。

很多人參加同學聚會就會發現,可能過了10年,有些人身材一如既往,有些人已經有發福跡象。管理不好身材,代表你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4樓:深夜成長日記

閱讀多篇高讚回答,好像沒人從我說的這個角度回答問題。所有的下坡路表現,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表明,你信不信?別急,看完我身邊的栗子你就懂啦~

前幾天,我遠門堂姐,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工作的中級員工,幹得很出色,收入頗豐卻選擇要跳槽,心中很是糊塗。心想幹得好好的,幹嘛要跳槽。在傳統的觀念中,跳槽是因為幹不下去,是因為心中有太多的不滿意才會去做的事,可她幹得順風順水呀……

於是,忍不住問她,她嫣然一笑,只簡單說了七個字,那就是:「只想走出舒適區。」

「走出舒適區?」我更糊塗了,別人想「舒適」還尋不著呢?她卻主動要走出舒適區。我的心中有了更多的不理解,甚至認為她是瞎折騰。

她看我一臉不解,又笑著說:「在原有的公司,這麼多年她對業務太熟悉了,可以說是得心應手,真的是躺著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業績。如此下去,我的進步將會停滯,我的發展將會受限。

我還年輕,有時間有精力,我不想這樣!」

「但你去新的環境,有些情況不明,有些業務不熟悉,你不僅會很辛苦,收益可能也會大不如從前。」我說出自己的擔心。

「這就是挑戰!就是自我提公升的最好機會。我相信自己,我會通過這樣一次跳槽,進一步開拓自己的領域,挖掘自己身上的潛力,讓自己得到更大的發展。」她顯得很自信。

「若是不如願呢?」我依然還是擔心。

「沒關係,縱然不如願,乃至是失敗,我也會在其中學到東西!青春,就是拿來學習,拿來折騰的!」她依然自信。

我默默地看著她,心想:「她能如此勇敢,如此有幹勁,如此努力,她一定會活得有聲有色。畢竟,生活從來不會虧待肯努力的人,雖然是一句毒雞湯,但確實是這樣。」

其實,我也知道: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

其實,人的很多能力是逼出來的,而人的懶性又往往會在舒適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膨脹。如你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有多優秀。如你放任自己的懶惰,你也相像不到未來的一天,你會活得多麼狼狽,多麼不堪。

人生的路上,真的需要不斷警示自己:「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然後對自己狠一點,也許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不斷進步,才會活出人生的精彩。

5樓:魚多多

1、同樣的錯誤重複犯

乙個人總是因為細節翻跟頭、吃虧,是需要審視自己的行為模式,同樣的錯誤重複犯是乙個人走下坡路的跡象。很多不以為意,正是生活一團糟的根源。

2、總是用逃避行為解決情緒問題。

典型的比如生氣的時候暴飲暴食,亂砸東西。

3、知識體系更換太快。

比如現在很多東西明明換湯不換藥,但你每次卻都像看新的一樣,是因為對基礎理論不了解不理解也不願意去獲取一手知識,導致你的知識體系如空中樓閣。

4、交際圈太泛,盲目無效社交

這種行為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卻發現你花了很大力氣開拓的交際圈並不能幫你解決問題。

5、沒有所愛或者不求所愛。

最喜歡的東西能給人最原始堅持下去的動力。生命中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十分重要,它可能就是你谷底時候的一根強大的精神支柱。

最後,萬事萬物切忌流於表面!

犯錯誤只看表面,情緒控制停留在表面,吸收知識停留表面,人際關係流於表面,最後連喜歡東西都流於表面,一輩子幹什麼事情都淺嘗輒止,那一輩子永遠只能走下坡路!

6樓:問卷網

1、經常怨天尤人,覺得自己得不到領導的重視

2、推卸責任,把不好的事情的推給其他人

3、拖延症厲害,經常把事情放在以後做,從來不提前完成

7樓:習安心理諮詢

有幾個訊號可能會表明乙個人出現了繼續這樣下去可能不會成功,也就是所謂的下坡路。

你常常告訴自己:這件事我明天再去做。

你通過不斷地延遲一些必要的行動步驟,讓你感覺到像是一直在原地打轉。

當事情沒有結果的時候你傾向於去責怪別人,你被自己編的「故事」卡在那裡了,把自己當做乙個受害者

任何時候我們感到害怕,會本能地想要逃避或者遠離這種感覺。但如果你一直這麼做的話,你就不會去想要增強自己的技能、毅力,也不會意識到進步的必要性。

誠然你喜歡自己做自己的事。

然而,你只是擅長用自己當前的水平去思考問題。當你想要思考高一級別的內容時,你不能接納別人的意見,那你自己就把自己限制住了。

可能你給自己設定了乙個計畫,但是因為沒有人監督你,當你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止步了。

你的動力被你糟糕的意志力壓垮了,那麼結果就是,事情會停在原地。

補充:所謂下坡路以及無法取到更大的成就,是建立在自身是想要以及喜歡的方向下卻無法繼續前進的意思,而不是以其他人或社會所認為的成功為標準,有時候,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跟主流所認為的成功不一樣並不能說明這是在走下坡路,只能說在走向另乙個山頭。

把每乙個目標用具體的、可測量的方式記錄下來。通過一些小的行動首先對這個計畫實現破冰,然後再把後面具體的步驟規劃到你的日程上,最後跟著這個計畫走下去。

做你自己的選擇。與其讓自己一直卡在過去,不如從過去吸取經驗然後繼續向前。儘管你過去做過錯誤的選擇,但是從現在開始新的計畫也不晚!

把害怕的感覺試做看成是一種成長的訊號。然後鼓勵自己向前一步,嘗試去接近自己想要的結果。

向已經成功的人和你想成為的那類人學習,也可以找相關方面的專家諮詢,這樣可以開啟你思考事情的視野。

鍛鍊自己對挫折的忍耐力,有意的去察覺自己剎那的不快時的感覺;規劃好帶有問責制的計畫,讓同伴知道;或者去和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溝通,幫助自己去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計畫,和如何更好地實施這個計畫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8樓:菀wan仔

我們從小到大,都是按部就班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一步怎麼走彷彿都是固定好的,上學時,我們很少思考下一步要怎麼走,為什麼這麼走。父母、老師早已替我們做好決定,我們本能的去順從,而忽略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當我們長大了,工作了,結婚生子了,才發現自己並不快樂。我們開始焦慮,自我否定自我懷疑。

至始至終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生活,生活的意義何在。

比如我自己,高考那年,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就覺得我終於解放了,我的任務完成了,我只管考試,剩下的就都由你們決定吧。

查分數,老師查,這個分數能上哪些大學哪些專業,也是老師選的,最後由父母定奪,哪個專業吃香,就報哪個。

全程自己像是局外人,感覺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反正覺得你們選吧,我只管讀就行。

結果上了大學,面對枯燥乏味的專業課,上課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提不起精神。考試死記硬背,臨時突擊,才能過。

畢業找工作,父母說體制內好,別的都不行,稀里糊塗的進了體制內。

工作後,每天做著大量重複的工作,像一台機器一樣,毫無快樂可言,才開始醒悟,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也詢問過身邊的人,他們大部分也和我一樣,不知道為什麼要讀研,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不知道為什麼要走這條路。

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不多,這也是為什麼,大道理我們都懂,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一種思想,就是學會謙虛,不要驕傲,所以遇到別人誇獎,我們本能的回答:我還不行、我做的不好、我並不聰明。

而這種思想又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遇到事情,會畏首畏尾的,總覺得自己做不好。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CMS高階教師培訓,當時我是想跳出體制內,尋求別的機會,但我又很猶豫,怕自己在這個領域也混不好。

很巧的是,我認識了本科和我是同一大學的小螢,她後來研究生去了法國,畢業後進入外企工作。

她時刻散發著自信和從容,堅定自己的選擇。

當時,我們都有共同的目標,成為乙個好教師,幫助每一位兒童。

但她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她不甘於僅僅做一位老師,她說她想找投資人自己辦乙個學校。

而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走這條路,害怕自己會失敗。

她當時對我說,

你總是考慮那麼多,時時刻刻給自己設限,所以才永遠走不遠!」

這句話猶如當頭一棒,瞬間敲醒了我。同時這句話也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

是啊,有些枷鎖是自己給自己戴上的

我們總是活在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裡,囚禁了思想,限制了自己。

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不全面的。但我們對此渾然不覺。

因為人類大腦,偏愛確定性、討厭不確定性。

我們需要感覺自己是正確的,因為這種確定性會讓大腦感到快樂。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被別人否定時,會憤怒生氣,並一直堅持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當我們只關注自己的觀點時,大腦處理資訊時就會忽略其他要素,只想讓對方認同自己。

這種狀態會把我們領進死胡同裡,拒絕接受外界知識。

怎麼破除這種狀態?

1.需要你暫停下來。

當你想馬上反駁對方時,請暫停,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只有冷靜情況下,你才能和你固有思維作鬥爭。

2.在心裡問自己,我想的是對的嗎?我有沒有受固有觀念的影響?

讓自己意識到自己受到既有觀念的影響,向固有思維模式發起挑戰。

認知心理學研究一次又一次證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改變,要比一下子徹底改變有效得多。向固有的思維模式發起挑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需要持之以恆。

3.去思考,為什麼對方這麼想?有什麼道理嗎?

避免「打贏」,不但需要付出努力,還需要虛懷若谷。

培養打破自己固定框架的技巧,可以讓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看到更大的世界。

來自 @一本書 的碎碎念:

這三條下坡路都是我所走過的,它們曾把我帶入谷底,焦慮、沮喪、毫無希望;

為了回歸正軌,我一路兜兜轉轉、跌跌撞撞,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目前仍然艱難前行。

所以,希望你不要重蹈我的覆轍,或者發現自己走上了這條路,也要及時離開,找到自己通向山頂的正確道路。

乙個人在週末可以哪些事?

鹽選生活館 當然是運動了。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適合在家做的居家 HIIT 訓練。一是彈力帶原地跑 二是跳繩 三是彈力帶上台階 四是自重側弓步 五是站姿肘擊膝 六是抱拳側踢 七是彈力帶縱跳 八是彈力帶波比跳 九是彈力帶沙發深蹲跳 十是彈力帶俯臥撐 十一是伏地登山。每一種運動都帶有詳細正確的動作解析...

生活中的哪些行為舉止能體現乙個人的素養?

天天吃 自律,不放浪自己 自省改進 尊重他人。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不自暴自棄 頑強堅韌 都屬於有修養的範疇。一定程度的利己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對服務員態度差,辦公室公費空調下班也不關,欺凌弱小,嘲弄他人尷尬之境等都屬於修養需要加強階段。當然還需要細辨 大行不顧細謹 之人。 張大成 先說一下,什麼叫素...

乙個人在乙個城市生活你感覺孤獨嗎?

花菜 本人 26 在乙個城市已經7年了 真的因為自己的路痴很多原因留在了上學的城市。沒有戀愛,一直乙個人,工作和生活就是一切,雖然離家裡3個小時的車程也不算遠,但是我雙休還是不願意選擇回家。感覺自己挺無趣的 很宅很喜歡追劇。手機放在那裡一天都不會響 存款也不夠多,只有5位數徘徊 偶爾會覺得異常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