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斷除輕慢心?

時間 2021-06-03 15:06:08

1樓:司馬義

在還沒證悟涅槃前的行者,正念正知的觀是唯一可以止息慢(不過不能斷除)。因為正念正知者,在善與不善生起前,就會被觀所發現,所以所謂的不善包括慢就難以產生。正念正知是佛陀的教法。

完全沒有修觀的人,在色受想行識間不能如實知見,所以會很容易不自覺反應/作出不善業。

只是修觀時才觀的話,也是沒有正念正知,即使他修觀日子有功,但是他不能無時無刻都在正觀,雖然比較低階的不善心(例如貪、嗔、疑等五下分結)少有發生,但是比較高階的不善心例如慢(屬於五上分結)、仍然會很容易發生。

做到正念正知的,已屬於無時無刻都在觀,猶如和呼吸習慣無異。善與不善要產生前,都逃不掉正念而知,所以產生不了。

2樓:

「於欲界中所餘煩惱」,那麼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欲界裡面有其他的煩惱;因欲而有的一切瞋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21妙境順出離-觀察於欲-善捨無記舍-無常苦故變壞法故厭惡-棄捨欲得禪定清淨信心無罣礙解脫諸纏

《披尋記》三七六頁:

六種順出離界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無相、六離我慢。由是六種善修習故,定能出離一切恚等,是故建立六種順出離界。

「六種順出離界者:一是慈、二悲、三喜、四捨」慈悲喜捨。「五是無相、六是離我慢」,這加起來叫「六種善修習故」,你善修習這六種法就能出離受,也就是出離了愛、出離了欲。

「定能出離一切恚等,是故建立六種順出離界」,你修這六種法門決定能夠出離一切恚等這些煩惱,所以「建立六種順出離界」。

「雲何等住於舍?」那麼這一句話是形容初果以上的聖人,對欲的境界的心情是「等住於舍」的,是這麼一種境界。「謂行平等位,於平等位中心遊觀故。

」「行平等位」,他的心是在平等位上活動,平等的階位上活動,「於平等位中」心裡面遊觀,而這個心是個平等的乙個境界。

《披尋記》三七四頁:

雲何等住於舍等者:舍有二種,謂或善捨或無記舍,即說此捨,名平等位。由彼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正行善舍、無記舍中,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三卷二頁)。今由觀察作意,于勝事中為遊觀時,而不依彼令心流漏,是故說言等住於舍。

「雲何等住於舍等者:舍有二種,謂或善捨或無記舍」這麼兩種舍。「即說此捨,名平等位」,這個「平等」怎麼講呢?

就是乙個善捨、乙個無記舍,這叫做「平等位」,這底下解釋。「由彼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正行善舍無記舍中,由是說名行平等位」,「由彼」須陀洹果以上的聖人,「於此」欲的境界「非理分別起煩惱意,善防護已」,這個不合道理的分別,就是我們一般沒有修不淨觀、愛著於欲的人對欲的分別,叫做「非理分別」。這個不合道理的分別,就會生起煩惱意,會生起了愛煩惱,這愛煩惱先由非理分別為前方便,然後才會生起愛煩惱的,所以「非理分別起煩惱意」。

而這個聖人,「善防護已」,這個初果聖人;初果、二果還都是有欲的。他有欲,但是他能夠;善者能也,他能夠防護、能防止、保護心的清淨,使令這個非理分別不生起,所以煩惱意也就不生起了。他這樣用不淨觀保護了以後,「正行善舍」,他的心就在那個善捨的境界上活動,這叫做平等位;或者是在無記中活動,「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這個「善捨」,就是「善防護已」,使令非理分別煩惱意都不生起,這就叫做善捨;這個舍是善,它是良善的、是清淨的、是有功德的,所以叫做善捨。捨即是善,名為善捨;也就是把惡,把愛著於欲的這個煩惱意、這個非理分別停下來了,這就叫做「舍」,而這個舍是善捨,是這樣的意思,善即是舍。

「無記舍中」,「無記舍」就是也不是善、也沒有惡;也沒有善也沒有惡,這種心情就是有欲的人,有的時候也有這種心,他也是有這種心。但是唯有修行人才能有善捨,因為他有不淨觀來對治,對治有效的時候,心就能夠不善也不惡,那麼也沒有惡,也沒有善,沒有這個分別,沒有善惡的分別,「由是說名行平等位」。這樣意思就是聖人在善防護已、善防護以後,他的心情對於欲的事情,心裡面不分別:

也不是特別的厭煩,但是也不取著,是這麼一種心情。這反倒是乙個非常正常的境界,這是「由是說名行平等位」。

「于勝事」就是欲的事。「于勝事中為遊觀時」,他修不淨觀來對治自己的欲心,對治有效了以後,他又來觀察自己的心究竟是不是還有欲,所以這個心還去思惟、去緣這個欲的境界,緣欲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心是平等的,「行於平等」,這表示這個人的不淨觀是修成功了,這個意思。「而不依彼今心流漏」,這個時候雖然是遊觀於欲,但是心裡面沒有「漏」,沒有煩惱出來。

「是故說言等住於舍」,這個「等住於舍」是這麼個意思。

住者:謂於所緣不流散故。

就是這個修不淨觀、學習離欲的這個人,他對於所緣的境界,就是那個離欲的境界;他心安住在離欲的境界能夠不流散、不動亂、不散亂,這叫做「住」。若是不離欲,在欲的境界上,心裡面是動亂的,多諸煩惱是動亂的。

「謂於是處不染汙轉,於諸煩惱得離繫故」,這是說修離欲的這個人;現在是《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是定,而這個說定的這段文裡面,就是很廣地、很詳細地訶斥這個欲。這個意思也很明白,因為有欲是不能得定的;如果就算是能夠修禪定,因為沒有斷欲的關係,欲能破壞這個定,所以這裡面一直說欲的過失,說無欲的功德。「由於是處不染汙轉」,他沒有欲的時候他心清淨,遠離一切煩惱的染汙。

因為什麼呢?「於諸煩惱得離繫故」,他對於很多很多的煩惱都已經解脫了,不被煩惱所繫縛了;若有欲的時候他就為煩惱所繫,無慾的時候煩惱就不繫縛他。沒有理由再生貪心,沒有貪心,也就沒有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就都解脫了。

沒有煩惱的時候,心當然是清淨的,心當然是安樂。這是「標離繫」。

「以於厭等棄背行」,這個修不淨觀、離欲的這個人,他對於「厭」、對於「惡」、對於「違」、「背」這些棄背欲的修行裡面,「正流轉時」,正在這樣活動的時候,正在這樣修不淨觀的時候。「心無罣礙」,心裡面沒有欲來障礙他、沒有欲的障礙。若是修不淨觀沒有成功的人,而有欲的人,欲能來障礙他的無欲,能障礙他的不淨觀的。

這個不染汙;第乙個是心裡面沒有罣礙,第二個是「無功用舍」。就是修不淨觀的時候,這個欲不來搗亂、打擾他,這是乙個不染汙的相貌。第二「於舍無有功用」,就是棄捨欲這件事很自然地,不需要特別勉強就能捨掉這個欲,這也是不染汙的乙個相貌。

「心正安住彼聖住中」,說這個修行人他的心安住在聖住裡邊,「是名為得,觀察能得聖住道理」,你能夠安住在聖住,這叫做「得」;怎麼樣才能得呢?你要「觀察能得聖住道理」,你常能觀察: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一切法都是寂滅相;你這麼思惟你心就住在那空、住在無相的境界,住在無願的境界裡面。

這個地方,心裡想什麼,心就住在什麼,就住在那裡。你心裡面想那一朵花,你心就住在花那裡;你心裡想那棵樹,心就住在樹那裡;你心裡面思惟欲,你心就住在欲那裡;你心裡面思惟空、無相、無願,思惟一切法寂滅相,你心就是住在那裡。這心的煩惱就由你思惟什麼,你心就順著那個境界,引起你內心的清淨,引起內心的染汙。

所以我們能夠如理作意,修學四念處,心就遠離一切煩惱,心就得清淨,心就能安住在空、無相、無願三三昧。這是聖人的境界,所以若是修四念住這是轉凡成聖之道。

「謂解脫諸纏故」,就是滅除去一切現行的煩惱,這叫做「解」;就是解出去了,沒有它的繫縛了。

第二個名字叫做「脫」,脫是什麼呢?「謂解脫所緣相故」。這個「所緣相」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所緣緣」。我們內心裡面有煩惱,一定要有乙個所緣緣,然後煩惱才生起。那麼煩惱的所緣緣就指欲、就指一切引起欲煩惱的境界;你心裡面和欲的境界一接觸,這個欲的煩惱就出來了。

人的欲是那樣,有兩個情形:乙個是有外邊的所緣緣,引發欲心的活動;第二由內心的欲心的動,也就現出來所緣緣的相。總而言之,所緣的相、能緣的煩惱是不能分開的,有所緣相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所緣相。

現在這裡說,「脫」指什麼說的呢?「謂解脫所緣相故」,就是心裡面緣這一切能引起欲煩惱的相的時候、也沒有煩惱;就是不為一切相所繫縛了,這就叫做「脫」,這麼意思。前面這個「解」是心裡面沒有煩惱,怎麼知道沒有煩惱呢?

你緣這欲引起煩惱的境界,心裡不動了,這是不一樣。

「離繫者」,這第三個名字,「謂解脫隨眠故」;原因在那裡呢?為什麼心裡沒有煩惱,為什麼去緣念欲的境界而煩惱也不動呢?原因就是「離繫」的關係,「謂解脫隨眠故」,就是他修佛法中的不淨觀把煩惱的種子解脫了,所以沒有欲了;就是欲的境界出現了心也是清淨的。

所以問題就在這裡,如果煩惱種子沒有斷,這件事是不行的,那就是不清淨了。

「從諸欲緣所生諸漏者」,從各式各樣的欲的所緣境,你的心和這個所緣境一接觸就會生出來很多很多的煩惱,叫做「所生諸漏」;這一句話需要解釋。「謂除欲貪,於欲界中的餘煩惱」,這句話裡邊,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一定是欲煩惱在內;實在這欲煩惱不在內,因為前邊說的是斷除欲煩惱,所以這裡邊就應該除掉它。「於欲界中所餘煩惱」,那麼指什麼說的呢?

就是欲界裡面有其他的煩惱;因欲而有的一切瞋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21妙境順出離-觀察於欲-善捨無記舍-無常苦故變壞法故厭惡-棄捨欲得禪定清淨信心無罣礙解脫諸纏

《披尋記》三七六頁:

六種順出離界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無相、六離我慢。由是六種善修習故,定能出離一切恚等,是故建立六種順出離界。

「六種順出離界者:一是慈、二悲、三喜、四捨」慈悲喜捨。「五是無相、六是離我慢」,這加起來叫「六種善修習故」,你善修習這六種法就能出離受,也就是出離了愛、出離了欲。

「定能出離一切恚等,是故建立六種順出離界」,你修這六種法門決定能夠出離一切恚等這些煩惱,所以「建立六種順出離界」。

謂我已修慈,乃至我已離諸我慢;然我猶為疑惑毒箭悶亂其心,是故慈等於恚害等非正對治。

「如經廣說:謂我已修慈,乃至我已離諸我慢」,這個修行人,他依據經上說的這個法門,他去修行。然後他對人說,我已經修了慈的法門、也修了悲的法門,慈、悲、喜、舍、無相、離我慢等,「乃至我已離諸我慢」。

「然我猶為疑惑毒箭悶亂其心,是故慈等於恚害等非正對治」,我修是修了,可是我現在,我的內心還是為疑惑就像毒箭似的傷害我。我心裡面是「悶亂」;「悶」就是心理面不通達、不是那麼開朗,有疑惑在心,心裡面不開朗。「亂」、心裡面動亂,還是不能夠安下來。

「悶亂其心」,就是我的心有悶、有亂,被這個疑惑的毒箭所傷害。我修了是修了,但是我還是有這種感覺,「是故慈等於恚害等非正對治」,所以佛說的這六個順出離界,對恚尋伺、害尋伺這些惡法、不清淨法,不是正能對治的,不是真實能消除這些過失的。這個人說這種話,這是不對的,這個人說得不對。

後面文解釋的意思,就是說你修行的有問題,所以就是沒有效;若是修行得很圓滿成功了,決定是能對治的。第二科「明所為」。

經上說這「六順出離界」,我們應該明白,這是佛為了對治眾生的「邪執」:就是我這麼修了,我還是沒有能離我慢,我還是沒有能夠除掉了疑惑,我心裡面還是悶亂的;說這種法門對恚害等不能對治,這個人說得錯了。為對治這個邪執,所以建立這六種界,這是「所為」;這六界的所為,六界的目的是這樣的意思。

《披尋記》三七七頁:

是中恚等離欲對治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害、及不樂、貪、恚。由修慈故,能對治恚;由修悲故,能對治害;由修喜故,對治不樂;由修捨故,對治貪恚;是故建立前四順出離界。

「是中恚等離欲對治等者,此中等言」這個「等」這個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是中恚等」這個「等」字,「等取害、及不樂、貪、恚。由修慈故,能對治恚;由修悲故,能對治害;由修喜故,對治不樂;由修捨故,對治貪恚;是故建立前四順出離界」,這解釋這個話。

這個恚「等」字就是那個害,有恚尋伺、有害尋伺,這樣意思。文上說是,這裡面還有乙個「不樂」,不快樂其實就是那個嫉妒。「貪」是什麼?

就是那個欲尋伺;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由修慈故」,修慈這個法門就能對治那個恚,修悲的法門就對治害,「由修喜故」對治那個不樂;別的人修行成功了我心裡面歡喜,那叫做喜;別人修行成功了我不歡喜,我嫉妒你,叫不樂。現在修喜的法門,別人修行成功了,我歡喜,「由修喜故」。

「由修捨故,對治貪恚」,把這個欲尋伺、恚尋伺也都棄捨它,當然這裡面也包括了空、無相、無願這個三三昧。「是故建立前四順出離界」。

人類是如何產生美男美女的概念的?這種判斷除了區域性 種族性或者文化性之外還有哪些規則?

大發發 人類是如何產生美男美女的概念的?這種判斷除了區域性 種族性或者文化性之外還有哪些規則?答 在 美學 概念出現之前,個人認為 美男美女 應該都是因為被 追捧 而產生的,至於被 追捧 的原因無外乎就是題主所說那些吧。比如原始社會的利於生存和繁殖,或高階的符合當下的宗教和文化。這種能力在進化中扮演...

如何理解心外無物,心即理?

史思明 這是作為 義理之性,天地之性 外在超越的 性即理 來說的。性即理 類似康德的 絕對律令 實踐理性 康德稱之為道德的神學。心即理 是內在超越,由 道心 結構一切。不管哪乙個,都已經接近兩個世界的說法。不符合中國乙個世界 沒有 人格神 的傳統。 隨風 同歸於 寂 的寂用 存在與不存在 理解似有不...

如何解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TheEarl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為王陽明提出的心學思想,意為要了解宇宙的奧秘,達到對事物真相的認識,只須返視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go go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即理,它指的不是說這個事情沒有進入你的心,它就不存在,而是指這個事情沒有進入你的心的話,那對於你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宇宙間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