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忘記一件事情,是因為我們生理方面的原因,還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呢?

時間 2021-06-01 03:59:00

1樓:candy唐

弗洛伊德老說,我們會遺忘是因為潛意識告訴我們這個要遺忘,或者說,為了保護我們自己,我們就忘了這件事情,而其實這段記憶並沒有消失,它一直存留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

比如那部《愛德華大夫》,因為在幼年曾經看到弟弟在樓頂玩的時候,死於意外,當時那個場景是下雪,所以弟弟滑下去的時候出現了白色灰色條紋,長大後他忘記了這件事,但是他卻從來不用條紋的東西,即便是刀叉劃出的聲音都會讓他痛苦。所以這些記憶並未忘記,但是潛意識為了保護他,就選擇了遺忘。

不過生理因素是肯定會有的。心理因素是在這個基礎上之後發生的。

2樓:無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導論》裡有關「失誤動作」的部分說,我們遺忘或者遺失某樣東西,都是我們潛意識裡希望它發生的,都不是偶然的

3樓:

這個問題,據我的了解,目前心理學對於此問題還在不斷研究和探索中,呵呵!我個人認為這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去分析,還有當事人的身體狀態和具體事件及發生環境等等所有的因素疊加在一起,這個問題分析起來就比較複雜了,所以很難說是有這兩個主要因素中的哪乙個嘻嘻……!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4樓:Villiamin

簡單的說,生理是客觀,心理是主觀,二者的影響都存在。或許就像我們想忘記一件事情卻總是忘不掉一樣,主觀的心理因素會多些……

5樓:

記憶最終都會是物質的。包括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需要神經元(突觸)的改變,長時記憶則需要蛋白質的合成。

下面的內容來自維基百科:http://

zh.wikipedia.org/wiki/%E9%81%97%E5%BF%98

根據目前大腦研究對解釋記憶的生理基礎所提出的理論,人在記憶的時候,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特異的突觸聯絡。當人要記憶多件事物的時候,這些單個的突觸聯絡就會成為「網路」。網路帶來的好處是,當資訊需要被讀取的時候,過程的切入點並不一定要是該資訊本身,還可以是該網路上的其它節點。

再遵循這個切入節點與所需資訊的節點之間的連線(該過程被稱為聯想),大腦就可以同樣得到需要的記憶資訊,並且將它裝載到「記憶體」中。這也解釋了某單一的事件與其他事件建立的聯絡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遺忘。相反,孤立的單個事件容易被遺忘。

遺忘因此有兩種:第一種是記憶突觸聯絡的消失。第二種則是記憶突觸暫時失活。

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就是大腦讀取該資訊的嘗試失敗。但第二種解釋更能說明,為什麼人對「有印象」的事物,能更快的再次去接受或是再記憶。這也是預習被提倡的原因。

而複習,則是大腦不斷重複讀取某資訊,一方面重新啟用那些失活了的記憶突觸,另一方面則可以建立更多節點與該資訊相連線,以達到下一次更快讀取該資訊的目的。

害怕想不起每一件事情,害怕記不住每一件事情,心理遇到門檻了,應該如何克服?

yanan 這只是我的猜測 題主可能太完美主義了,比如你想不起來一件事,你的理智告訴你這就是件小事,但是大腦深處會覺得這件小事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我的人生會失敗,所以會拼命地想起來。我認為呢,你想不起來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安慰自己,雖然這樣很傻233。像這樣 想不起來這件事情不會讓我的人生失敗的!要是...

是堅持做一件事情難,還是堅持不做一件事情難?

神亞特蘭大 做一件事容易,堅持做一件事卻很難 本來應該早就完成了今天的工作,但是,這樣那樣的事情讓一天的時間一晃而過。直到現在才發現,距離明天已經不足乙個小時。做一件事容易,堅持做一件事卻很難。堅持十天八天或許都還能做到,但要持之以恆則是難上加難!決定了做一件事,便是乙個好的開始,堅持幾天,就會覺得...

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我們真的有資格去評價嗎?

高考不上600不改名 怎麼說呢 沒資格吧 我們只能說,對方的看法在我們看來是怎樣的,是對或是錯,但是仍然要尊重對方的看法 三觀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同,人們的三觀與他們的經歷有關,但是每個人的經歷都不盡相同,三觀自然也無法完全相同 既然我們三觀無法完全相同,那麼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自然就無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