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有怎樣的聯絡?

時間 2021-05-31 19:06:54

1樓:Triacc

別人的評價有對你的預設在裡面

你稍微做了點什麼

他們就覺得你的「人設」崩了

但你自己的評價恐怕才是你的人設

只有你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但是你不能欺騙自己

傾聽內心的聲音

他會告訴你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2樓:阿太

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自我認知是乙個偽命題,在塑造自我的過程中,「自我認知」的本質其實是一種「自我定義」,也就是自己給自己下結論,「我,是乙個什麼樣的人」,「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自我的定義根本不是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定義,而是來自於他人對自我的評價。這些人的自我定義通常會被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朋友老師對自己的看法,社會價值觀和社會評價等多種環境因素所左右,甚至被決定。

這些因素,都應該歸納在「他人評價」裡。

對於他人評價在「自我定義」(即「自我認知」)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乙個可以很好地用來解釋的例子便是星座學。

從邏輯上來說,某乙個月出生的人全都是乙個性格,另乙個月出生的人全都是另乙個性格,十二個月出生的人跟貼了五顏六色標籤的收納板一樣整整齊齊地按月份生產性格,這種可能性咱不說是零(免得遭到一些幻想派無意義的言辭攻擊),至少也是小到乙個肉眼幾乎看不到的數字,而這種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件,在數學上便被稱為「不可能事件」。

但是邏輯上這樣愚蠢荒謬的星座學依然有人信,這其中的與題無關的因素我們不談,但與題相關的一點卻是極其重要的——當正常人在成長過程中被告知自己是什麼樣子時,因為心理處於未成熟狀態、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對自我的認知處於極其模糊的狀態等緣故,人通常會接受這種被強行推過來的自我定義,甚至往這個定義的方向努力。這也是為什麼不信星座的人的性格不符合星座學理論,但是信星座的人的性格卻符合的原因。(至於星座學建立的基礎——「人類共性」這一點,我們不在這裡談論。

)而對自我的認知如果僅僅是被這些文字因素影響還不夠構成對自我的定義,要達成對自己下結論,還需要現實因素的輔佐。比如乙個孩子如果從小被讚譽「聰明努力學習好」,那麼為了不讓社會環境(即父母老師)失望,孩子通常會往這個方向努力,而如果在這種努力下他的努力大多獲得了回報,只是偶爾經歷了小的挫折和失敗,那麼精神因素與現實因素相結合,這個小孩在潛意識中對自我的定義也就完成了——「我是乙個聰明努力成績好的孩子」,哪怕他的顯意識拒絕這種自我認知,潛意識依然會幫助他塑造這樣的自我,在文字與現實構成的環境因素沒有變動的情況下,這種自我定義會越發根深蒂固。

但是這些都是潛意識的自我定義,雖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在這種不被自己左右的偽「自我認知」、偽「自我定義」中度過了一生,但是還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拋卻了他人對自我的影響,拒絕了環境對自我的定義,對自由的渴望與對枷鎖的憎惡使他們,不管條件優裕還是困潦,都走上了自我決定自我的道路。

這,才是真正的自我定義。而自我認知,不過是心理學的乙個偽命題。

人對自我的認知被他人及自身經歷所影響,在這種被充斥著環境因素的泉水所澆灌的土壤中催生出來的自我,既不是真正的自我,也經歷不起風雨的摧殘。只有拒絕了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選擇自己對自己下結論,才是真正的自我認知,自我定義。而也只有這種自我認知、自我定義可以不被環境的好與壞影響,可以在周遭的環境動盪不安中依然恆立。

迷茫,通常都是由於在環境的變化或即將變化中人對環境強塞給自己的自我定義產生了懷疑,而真正自我定義的人,永遠不會迷茫,因為他們從來不讓他人決定自己,因為他們從來不讓現實限制自己,他們自己決定自己是誰,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高度(寫到這裡結論已下,沒錯這就是一篇雞湯文,不過是有理有據具有現實意義的雞湯文)。

人對自我的定義被他人與自身經歷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他人及自身經歷。大多數人在經歷諸多失敗後會將自我定義為乙個失敗者,而如果乙個人在經歷失敗前對自己下了乙個這樣的自我定義:「我是乙個永遠不服輸的挑戰者」,那麼即使經歷失敗,他也不會將自己定義為乙個敗者,並且會一直挑戰下去,直至撞破南牆或者撞死在南牆上。

這世界上平庸而失敗的人佔比百分之八十,而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對自我的定義究竟是來自自己還是來自環境,決定了你的一生會如何度過。

所以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自我認知百分之百與環境有關,而環境包括文字因素(即他人評價)與現實因素,所以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處絕對相關關係。但是在這種認知中塑造的自我是「偽自我」,經不起壓力與挫折,擁有這樣自我的人很容易在環境的變化或即將變化中迷失、迷茫,所以這種自我認知是錯誤的。

Don't let others decide who you are, let yourself decide. 「別讓他人決定你自己是誰」,這句話絕對不是乙個空話,但大多數人哪怕並不把它當做空話,也往往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

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請自己對自己下定義。

不要用現實的成功與失敗來決定你自己。不要用他人的讚譽與詆毀來認知你自己。讓你自己決定自己是誰,並在下了這個定義後,為成為這樣的自己而努力。

這才是真正的自我認知,這才是真正的自我定義。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到你。

3樓:唯心行洞秋毫知天命

他人的評價能使你更好的認知自我,他人的評價更像是自我認知的一種假設,而你需要好好想清楚裡面的關係,因為不同的評價,有不同的效果,有些評價對於你來說很重要,有些卻不重要,這些評價沒有乙個標準,所以很難去定義,這時候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4樓:Sophia

自我認知和他人評價都是你的投射,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不必太執著,太認真,自我認知也會隨著經歷和知識的迭代,而不斷更新,把注意力放在提公升認知上,會讓你獲得更真實,更像自己本來的樣子。

5樓:玖零後的羊羊

自我,這個詞是很寬泛的,可以理解為思想,也可以理解為目的,甚至可以理解為主動行為,這都是取決於你。

自我認知,是建立在各種現象的綜合考量,你自己對行為的評估。

他人評價呢?

他人評價,其實只是他人用他們的經驗對你做出行為的一種想法描述,你非要做個對比,這就像乙個是影評,乙個是導演寫的簡介,都代表不了影片本身,也代表不了所有收看者的意願。

所以,兩者的相同點在於目標,其他都是交集,無參考價值。

6樓:哆啦A夢沒有大雄

我記得以前一群信教的人跟我講過,人在一出生的時候上帝就給了他倆個袋子,乙個放在前面,乙個放在後面,放在前面的就裝好的東西,放在後面的就裝壞的東西,所以人自己就只能看到好的自己,而看不到那個壞的自己,而這時候就需要他人來幫助自己,讓自己把自己壞的東西找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洗澡的時候,在你背後永遠有你夠不著或看不到的地方。你洗完澡後對自己的評價是已經很乾淨了,但其實那個地方卻還是一團烏漆麻黑,而他人的評價就像突然從背後伸出來的乙隻手,他拿著帕子,對你的後背就是一頓亂搓,你感到很疼,覺得他傷了你,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的後背也正在變得乾淨了起來。

總的來說,自我認知就是對自己各個方面的總體把握,正確的自我認知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但人生路長,我們走著走著可能就歪了,這時候就需要旁人來指正。

孔子曰:三人行

7樓:張三瘋了

要我說沒什麼關係,但人就是這樣,他一直在追求他人良好評價帶來的優越的自我存在感,這或許算是社會化的乙個體現,換個層面,沒有對比,自我的個體性要怎麼體現哈!

但即便這麼說,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在程度上會有所差異吧,凡事過猶不及,適可而止吧!

生活只是個浩大的遊戲,不要等時光老去,才驚覺原來自己當初在意的那些評價只是個屁!

怎樣提高自我認知?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

小珧多吃飯 提公升自我最重要的還是要有 輸入 意識。任何事情都是乙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看得多了,思考得多了,進步得就會快一點。零輸入指望呈現提公升效果,是很不現實的。其次是 自律 執行力非常重要。很多人念書的時候喜歡記筆記,記得工工整整卻從來不看 工作後喜歡囤護膚品化妝品或一些零七碎八的小東西,卻很...

有哪些能夠提高自我認知的技能?

木木聊就業 學習,讀書 學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讀自己有興趣的書籍 累積到一定的知識內容後,會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時需要自己不斷填充新的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可以特別針對某些方面進行知識強化,比如 社會學 經濟學 心理學 營銷學等 溢誠教育嚴老師 1 明確自己想做什麼想要什麼。2 想要達到你所想...

設計與製造之間有怎樣的聯絡?

魚丸 多看看前人的設計和工藝。要理解設計的思路和用意,工藝的限制和流程。還有就是你現有的加工能力,現有能力下設計最優方案。多下車間和工藝,按理說我也比較支援先做工藝後做設計的思路,雖然慢到底子紮實。但現實我更願意直接上設計,因為這個崗位更好。所以你要付出的就更多了,多請教一下工藝,多下車間看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