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學最近三四十年的進展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還有實用價值嗎?

時間 2021-05-10 16:05:03

1樓:被千錘百鍊的小W

個人愚見

把需求劃分高低很可笑;

所謂「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實就是實現需求的需求。是個套子型別,隨便什麼都可以套上去。

其餘的還可以看看

2樓:仿若盛唐客

需求層次理論只是馬斯洛心理學理論的衍生理論,並非核心思想。馬斯洛的基礎理論是本能理論,是研究健康的普通人如何自我實現的心理學,是普世的心理學,是讓每個普通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心理學。需求層次理論只是整個馬斯洛心理學理論斷章取義的結果。

3樓:往事只能回味

迷茫了。有的人說是都是環境的產物,很多不確定性存在。而有的說是存在的可能性。

而如此來看,科學的作用就是將亂的東西,找到之間的共通性了。

問題算是解決了吧。馬斯洛並不是適合每個人的。那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

4樓:藍色森林

參看我的另乙個回答Baumeister & Leary (1995) 提出了歸屬感是人類最基本需求。不能滿足歸屬感,人很難獲得幸福。

目前在社會心理領域,比較流行的是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rory). 是Rochester大學的教授 (Ryan, & Deci, 2000) 經過對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的元分析建立的模型。這個理論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系統,具體可參考 About the Theory

滿足下列三個基本需求的情境有助於well-being (主觀幸福感)

Autonomy 自主:自我管理的氛圍,不會感到被脅迫。

Competence 勝任感:可以感到自己很有能力,有點類似於自我效能感

Relatedness 歸屬/鏈結:滿足社交體驗、歸屬感以及得到他人尊重。

這三者廣泛存在於群體中,且具有個體發展上的穩定性。

此外,該理論得到了跨文化、跨情境的驗證。以及在家庭、教育、培訓、工作場合、醫療健康以及各類組織機構得到實踐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Tay and Diener (2011) 針對123個國家及地區進行了基本需求和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發現普世性的基本需求的確存在。歸屬感及社交的需求與積極體驗聯絡很大。同樣地,缺乏自主(autonomy)往往伴隨著消極感受。

參考文獻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497-529.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Tay, L., & Diener, E. (2011).

Nee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2), 354-365.

5樓:My涯堂

馬斯洛的理論可能存在侷限性,畢竟時代在發展,有些問題深究的話確實與當年的情形不一樣。但是沒有到要廢止的地步。

一是因為該理論仍然反應了人的本質特點和需要,我們不能說個體之間有差距就否定一般理論;

二是當前沒有更先進的理論能夠取代它;

三是乙個歷史上有價值的理論的存在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歷史意義的,你可以否認它的完善性,但是不能否認它提供給人的基礎價值。

因此目前這個理論仍然是可用的,如果不是對專業的心理工作者,對一般的人進行需求培訓,還是能夠說明的問題的。就當是個需求理論的初級版本吧,可能接受程度上更合理一些。

6樓:顏鎮鍾

「冰山模型」將個體以行為展現的「素質」的構成劃分為不同層次,這些不同層次(價值觀、自我形象、特質、動機)從各個層面影響個體行為,也從剖面作為整體展現了個體,從整體和各層面上解釋了績效的產生。其中,冰山的底層,就是動機(或社會動機)。麥克利蘭通過 3 種社會動機,解釋個體被什麼所激勵,適合何種工作(對於動機和崗位的不匹配,可通過價值觀調整)。

「素質」的「冰山模型」是目前在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中實踐較多的理論。

————

注:實際上,麥克利蘭認為與工作績效直接相關的動機有 3 種,分別是成就動機、親和動機和影響力動機,但由於他最初通過「主題統覺測驗」(TAT)研究的正是成就動機,方得此命名,他在 1987 年發表的《人類的動機》(Human Motivation)對其動機理論進行了整體論述。

7樓:凌晨

感覺馬斯洛的理論是一種工具,不是有用沒用的問題而是怎麼用,但好像也不需要特別的說明,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用,都跳不出那幾大需求,哈哈,我有點廢話了

8樓:

我不是學心理學的,只能從管理學方面回答關於實用價值的問題。

在最近出版的《管理學》第十一版 Stephen.P. Robbins著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介紹早期的動機理論(p427)中說:

馬斯洛的理論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得到普遍認可,尤其是在管理實踐者中,這要歸功於該理論的直觀的邏輯性和易於理解的內容。但他的理論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援,而僅有的幾項驗證其效度的研究也缺乏說服力但書在後面的p438中的當代動機理論整合這一節中,作者其實也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進行了整合。也就是說,在當代管理學實踐中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並不會單獨應用,而是使用的發展了的,整合其他理論的乙個符合模型,具有參考價值。

國內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董克用主編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激勵理論這一節中也介紹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五種需求的次序是普遍意義上的,並非適用於每個人,乙個人的需求的出現往往會受到職業、年齡、性格、社會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的影響,有時可能會出現順序顛倒的情況。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們的需求進行了內容上的區分,揭示了人類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這對於管理的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馬斯洛自己也承認,這一理論並沒有得到實證研究的證明。這也說明了馬斯洛理論現在還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於當代的動機理論最新的替代成果,本人非專業,無法回答。但需要再強調的是,管理學在應用心理學動機理論的時候往往會採用整合模型,而非單一的理論。最後貼出羅蘋斯書中整合的當代動機理論的整合圖:

看心理學之類的書會不會產生心理疾病?

小蘋果 本人有疑病氣質,本身膽小,內向沒朋友,不知道算不算社恐,之前選擇逃避就是自參加想的社交,做個老實人或者透明人,有點逃避,雖然有時難受,但逃避會讓你放鬆。但當我正視問題並不斷看心理學的書想解決問題,只會讓我胡思亂想,越來越痛苦。所以有問題需要解決,但首先還是要做到放鬆淡化問題保持情緒穩定,別因...

有哪些心理學的入門書籍可以看呢?

感謝你的信任 1.心理學與生活 美國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2.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美國羅傑.霍克3.情商 美國丹尼爾.戈爾曼 情商之父 丹尼爾.戈爾曼成名巨作4.夢的解析 奧弗洛伊德 圍城夜話 個人建議謹慎閱讀自主抉擇 還是找諮詢師速度快些 記得找好的諮詢師 因為光看書無法進行必要的訓練 ...

人格的結構 榮格心理學入門 原作者 耳以

ycxs 張無忌的媽媽告訴他 越是漂亮女孩說的話越不要相信。我覺得這句話也適合爸爸對女兒說,只不過把女孩變成男孩。越是長的帥的男孩說的話越不要相信。不過我覺得你說了也是白說,因為張無忌就沒聽他媽的話,你覺得你家丫頭能聽你的話嗎? 你可以去愛人,但你要確定他值得。遇到喜歡的人不要自卑,其實你真的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