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於中,入流亡所」是什麼意思或境界?

時間 2021-12-29 23:44:02

1樓:月天子

「聞」之一字,有妙圓之理與事。

所謂妙理,實無能聞者,也無所聞法,何故如此,以不離所聞聲上說有能聞,今於所聞聲之事緣中求,無別有聞之自相,以由耳根,以及四大動合,以及作意,令耳識起,耳識起上假名聞。今此聞不自生,不離耳,四大動合,以及作意力故。不他生,一一緣中無聞故,如耳根是四大聚集性,無有了聲之能,四大動合風等無情,何能了聲?

作意心識不緣外境,若作意心識能聞,不應待耳根為緣。故一一緣中無了聲之用。

又此耳識即是依了聲用,非離聲相,此識別有所了。故一一求諸緣,此聞無他生義。

一一緣不能了聲,豈合諸緣而生了用?以諸緣合時,諸緣自體不變故,與未合位不異相故。

又不可說由空生此了,非離諸緣而空處而有來生。若從空來,空自能了聲,何關我心?我無能了,而空是我了。應木石不能了聲,空為木石所了,木石了聲則非無情。故定不應理。

故不離諸緣,不在諸緣,也無自性。諸緣有法寧有方所?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循業發明。隨俗假名說為耳聞。

故今說聞,非指肉耳,由能發識上,從增上緣建立說肉耳為根。真實根者,即聞即心即如來藏妙用之性理。

由依此理故,故說初於聞中,非初於耳聞中。由聞性理,達遠離種種能所二相,得根通達,成圓妙明心。依此心起慈悲功德。

此上於聞之理得信受,方能於聞性中住,入法性流。

雖然如此,然初作意修行,如何相應?以意念起,必有所緣。故今得遣於事相之分別,依此,更於此中依聞與聲辨別一異。

若聞與聲是一,應聲滅而聞性滅。聞性若滅,如何更聞於聲?若聲與聞性定異,以異體各住不相交涉,應離於聲,聞能自聞,聞不自聞,將何知聞所在?

故聲之與聞,不可一異,而非一異,則如何能分別此是聲,此聲從外來?若非一異,如何分別此是聞,此聞在內住?故由不可分別內外,不能分別戲論此是聲聞之名字故,隨不可說而遠離於言說。

由此得起無分別作意。於此中隨於信受,漸入忍受。

由此相亡於內外之理,本來法法能入圓明。但由有情心念走使,於耳聲,以及意上分別戲論之聲最為惑重,又於耳聞中,能緣十方聲,故於十方圓理有增上觀想。故於耳根為最利。

音韻學中的「於況反是什麼意思」?

麻治WINTEN 於況反 的 反 也可能寫作 切 指的是反切,是一種給漢字注音的方法。於況反 整體代表在古代的某個時期中,某漢字的聲母與 於 反切上字 的相同,其韻母和聲調與 況 反切下字 的均相同。想通過反切反過來檢視是何字,需查閱 廣韻 等韻書。本例而言,即查詢 於 的聲母以及 況 的韻母與聲調...

初發芙蓉vs錯彩鏤金是什麼意思呢?

Asparagus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美學史上出現了兩種對立的美學觀,即 錯彩鏤金 和 芙蓉出水 這是中國古典審美的兩種價值取向。源自鍾嶸在 詩品 中曾引入了南朝詩人湯惠休對顏亭之詩與謝靈運詩歌不同美學特色的評價,就說 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顏終身病之。重自然還是重人工,這是中國古典審美的...

c 中float是什麼意思?

風之頌 英文單詞的翻譯為 飄移 浮動 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翻譯為 浮點數 或者 浮點型別 這個 點 就是指數學上的小數點。所以,浮點數 顧名思義就是指小數,對於不同位數的小數 如0.123,1.23,12.3 來說,這個 點 小數點 的位置是可以變化的,左右移動,像不像船在水面上飄來飄去的浮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