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詩經中的興

時間 2021-07-02 12:03:32

1樓:鄒俊東

《「興」之誤》

關於《詩經》的寫作手法,「賦」是敘述,「比」是比喻。「興」是後代文學罕見的手法,而前人解釋《詩經》中卻廣泛存在。朱熹有言: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朱夫子之言,大概是講「興」為「觸景生情」。例如,前人認為《周南·關雎》的「關關雎鳩」是「興」,這是詩人見到沙洲上的水鳥,便聯想起男女相戀。

如此解讀貌似有道理,實則是治學馬虎。如果完全拋棄「興」,來解讀《詩經》會怎樣呢?我們就以《秦風·蒹葭》為例來試試。

每首詩通常會有乙個起畫龍點睛作用的關鍵字詞,也可稱作詩眼。《秦風·蒹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漢樂府·長歌行》有「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三國曹操的《短歌行》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這三首詩中的「露」字,就是詩眼。

「譬如朝露」很直接地講,「露」是比喻「時日苦短」。再看《蒹葭》和《長歌行》中的「露」,何嘗不是比喻呢。從先秦到三國,三位詩人運用了相同的比喻元素,唯有曹孟德直言不諱。

若回到《詩經》找相同的詩眼,發現還有三篇:《鄭風野有蔓草》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小雅蓼蕭》有「蓼彼蕭斯,零露湑兮」;《小雅湛露》有「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將《詩經》中的這四篇集中在一起比照解讀,頓覺撥雲見日。

結論便是:棄「興」不用,《詩經》各篇詩意便清晰了許多。我懷疑,後世經師是因為不明詩句喻意,而用「興」來搪塞過關。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2樓:半畝田

賦、比、興,是《詩經》藝術特徵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

興,是觸物興詞,依朱熹的說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說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從而引起詩人歌唱,大多在詩歌開頭。

關於興的運用有幾種情況,首先是在開關起調節韻律、喚起情緒的作用,興句與下文在內容上的聯絡並不明顯。如《小雅·白華》以同樣的句子起興,抒發的卻是怨刺之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無良,二三其德。」這種與本意無關,只在詩歌開頭協調音韻,引起下文的起興,是《詩經》興句中較簡單的一種。

另一種,也是《詩經》中常用的情況,就是興句與下文有著委婉隱約的內在聯絡。或烘托渲染環境氣氛,或比附象徵中心題旨, 構成詩歌藝術境界不可缺的部分。如《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起興,茂盛的桃枝、艷麗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禮的熱鬧喜慶互相映襯。

而桃樹開花(「灼灼其華」)、結實(「有蕡其實」) 、枝繁葉茂(「其葉蓁蓁」),也可以理解為對新娘出嫁後多子多孫、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願。

3樓:鄉愿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為興!以一物喻所詠之物,為比。簡單講,興就是不恰當的比。

桃之夭夭,是興不是比,為什麼?因為所詠為嫁事,非嫁之人!但桃花又可比於所嫁之人,灼灼其華,其葉榛榛,人面桃花相應紅。

學問可從其相別處領會,西式;也可從相交合處領悟,中式。興與比,這是中國特色的治學主義,缺點是煮一鍋粥,不產生科學一一分科之學,難以專精。

4樓:不周山

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藉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於我們常用的象徵修辭方法。興就是以情寓於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興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如何理解詩經「葛生」?

泊舟 葛生 或說是現存最早的悼亡之作。我認為也是現存最巔峰的悼亡之作。相較讀完蘇軾 明月夜 短松岡 的悵然,相比讀完納蘭 清淚盡 紙灰起 的心痛。讀完葛生之後,只會讓人鼻酸想哭。百歲之後,歸於其居。百歲之後,歸於其室。萬物生長,葛藤遮蓋樹梢,蘞蔓爬滿荒野。我心愛的人就葬在這裡,沒有人陪伴他,乙個人孤...

如何準確理解孔子和《詩經》的關係?

小錦蓮蓮 當時的詩歌怎麼可能只有三百篇?民間加各國王室,加周王室,不說很多,上千篇還是有的吧。就是把各國的詩收集起來整理哈。我們的 高中生必讀XX選 也就這意思哈。我們現在可以說古人狂妄自大,但當我們在讀XX選的時候,不也輕鬆一些?總有經典要被選擇,我們不可能讀完所有書。為什麼被選擇就錯了,不公平了...

有哪些詩經中的絕美句子

南行兮 讀詩經,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讀出畫面感,能夠模糊感知很多豐富的東西。王風這一篇,我以前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每句的開始都是彼黍離離,而後面則是寫的是苗到穗到實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