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人類簡史》中所說的「農業革命是乙個陷阱」?

時間 2021-06-09 08:57:20

1樓:

作者認為「農業革命是乙個陷阱」,是因為他覺得進入農業社會有弊有利,但是弊端沒有被大部分的人了解,所以大家被騙了。

這句話很容易被理解成農業革命弊大於利。但是其實作者沒有具體比較利弊哪乙個更大,更沒有具體的下這方面的結論。結合這個回答[1],我覺得作者可能是在引導大家認為弊大於利卻不明說,簡稱夾帶私貨。

至於農業革命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這個問題很難精確回答,因為那些利弊沒有辦法衡量,從不同角度看結果也不一樣。主流觀點應該妥妥的是利大於弊,畢竟這是歷史的選擇。

[1]《人類簡史》裡反覆強調,狩獵採集者的食物、生活,比農業革命後的人、甚至比現代人還要好。這個說法準確嗎? - 喪心病狂劉老溼的回答 - 知乎

《人類簡史》裡反覆強調,狩獵採集者的食物、生活,比農業革命後的人、甚至比現代人還要好。這個說法準確嗎?

2樓:Mirrage

他說採集狩獵才符合人的本性,可惰性也是人的本能啊。如果可以在家門口集中可食的植物動物,誰願意每天出門陪其它動物賭命?農業是人類理性的選擇,體現了對安全和穩定的追求,應該可以說是人性的產物。

難得有了理性,何必死按著本能。傲慢確實危險,可強行無視人的特殊性不是更糟嗎?

-------以下是可看可不看的情緒化反駁-------

農業讓更多的人手得以騰出,社會分工更加精細。高度分化後的人類社會就像多細胞的生物,看似更加脆弱,不如單細胞生物穩定堅韌,可是與一點酒精就可以置之於死地的藍藻相比,海帶的進化路線真的就是更劣的嗎?用時常的「及其脆弱」交換了長期的「格外堅強」的多細胞生物,從總體上看來,生存質量還是要高於長期「一般堅強」的單細胞生物的。

雖然像人類這種混到星辰大海或死的物種也是太奇葩就是了。但改造環境的願望和能力是不會因為幾句話消失的。)

因為歉收餓死在家的漢代小女孩,在部落可能來不及長大就要因風寒、中毒或野獸夭亡。危險因素永遠不會消失,更細緻的社會分工(分化)可以讓保護者更強大,生產者更高產,總體上帶來更加安全豐富的生活體驗。

無法評價作物單一的觀點,畢竟沒有在農村生活過。對農村的印象主要來自坐火車時掃過的風景和古詩裡的描述。不過我還記得詩經裡的「採採卷耳,不盈頃筐」和首陽山上的薇。

不知道符不符合作者心中「一種減少了就多採另一種」的理想生活?農耕和採集本來就是相輔相成,同時存在的吧?

直到現在,小區裡還到處都有挖苦菜的人呢……

真菌感染還好說,一般只涉及個別物種,造成的災害可以理解為作物單一的鍋。不過整整乙個地區都只依賴一種作物,這似乎也不是農業社會的常態啊……這個鍋甩給農業真的好嗎?

至於自然災害……都赤地千里了,死亡人口多還不是因為人口總量大。採集時期遇到這種氣候,恐怕也得被迫遷徙……

耕種不適合人體的生理結構……猿猴還不適合直立行走呢不是?

至於小麥馴化了人類……這個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家貓馴化人類」說。可這馴化到底靠的是什麼?難道小麥也會賣萌嗎?……就算這是乙個擬人的修辭手法好了。

佛法中所說的「中道」與儒家所說的「中庸」,是同乙個意思嗎?為什麼?

擎朥置腹氣自華 當然不一樣!必須不一樣。我是潮汕人,我們潮汕人最大的愛好,除了喝濃茶,就是搞迷信拜老爺。不管什麼山,什麼廟,但凡有神仙,什麼祖宗祠堂 三山國王 天后宮 媽祖廟 關帝廟 樹爺介之推 水仙爺夏后氏大禹。這不都是先民事蹟值得後人追思的麼?我們總要拜一拜,沾點福氣。更別說大聖人的宗廟 寺廟 ...

怎麼理解乙個銷售人所說的「乙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男生就應該去做銷售,挑戰自己,鍛鍊自己」?

Ferrarixh 第一次回帖 其實銷售這個東西,每個人都在做,我們認真讀書,就是為了努力提公升自己的優勢,在用人單位選擇我們的時候看得就是我們有哪些優勢適合這個崗位,我們找工作,銷售的是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去吸引用人單位來花工資購買我們的能力,讓我們為他做事 同樣,銷售,只不過是我們在賣實際的...

如何理解原研哉所說的後現代主義設計是 乙個設計時代的老化 ?

張諾舟 個人理解 原研哉說的應該是指後現代主義設計是乙個設計時代的末期。設計中的設計 這本書我也讀過幾遍,我感覺原研哉老先生對新技術還是很感興趣的,他自己在書中說到他一想到自己是出生在技術革命之前就感到擔心怕自己落伍。後現代主義設計裡充斥著各種反叛,情感情緒和不確定性,這就和功能性設計的理念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