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句話本身有邏輯謬誤嗎

時間 2021-06-04 00:33:15

1樓:「已登出」

「樂」是一種主觀的意識活動(「魚有意識」是辯論的前提條件,所以不需要展開論證),眾所周知,世界上不存在讀心術,別人的意識(內心的想法),你只能通過各種推測手段(如心理學)來感知,而這樣的感知結果不一定是真實的。所以這句話沒有邏輯謬誤。

2樓:無語

這句話有侷限性,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邏輯錯誤。

我們說,現代科學可以根據一些行為現象資料以及儀器分析來判斷動物的一些習性,大致推斷出動物的「喜好」。即不嚴謹的「魚之樂」。這種情況下,幾乎就是非魚也知魚之樂。

但以當時的條件,沒有什麼有效的手段以及指導思想去得出可靠的結論的情況下,似乎「只有魚」或者成為魚才可能知道魚之樂。這是一種帶有歷史侷限性的「正確認知」,正確但無趣。

後面的反問就屬於純抬槓,「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我雖然不是你,但我們有很好的資訊溝通工具-語言,所以並不需要我是你,一樣也可以互相了解對方的思想。

即便在今天,我們仍然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知魚之樂」,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大腦的執行機制,不能真正分析魚的語言和「思想」,我們只是依據其行為做猜想(當然,這種猜想總比張嘴就是知不知要靠譜些)

捎帶說一下,邏輯是一種強大的推理工具,但它並不能糾正事實認定錯誤,不能糾正由於認知缺陷和偏差產生的錯誤。邏輯錯誤有大概率導致結論錯誤,但也有可能歪打正著。邏輯正確有大概率導致結論正確,但若事實本身錯誤,幾乎一定導致結論錯誤。

所以,邏輯並不能完全替代實踐檢驗,尤其是在未知的領域,邏輯推論只能作為一種可能性存在。舉例:天空是藍色的,布料也是藍色的,布料是顏料染藍的,所以天空可能是某種顏料染色的。

不考慮事實認定錯誤,這句話邏輯上沒問題。

3樓:榴蓮味兒

此外我奉勸大家不要輕易對別人說「我能明白你的感受」 親你不是他你永遠不能體會他此刻的感受更不能體會他聽到這句話後失望的感覺子非魚你永遠不能把自己正正好好的放在對方的位置思考所以你永遠體會不到對方的痛苦和快樂有點像男性都知道女性生孩子很痛苦但是男性永遠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痛苦因為這種痛苦在每個女性身上都有差距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無法衡量它的度試想乙個男人對乙個女人說「我能明白你生產時的痛苦」 你猜那個女人會不會翻白眼

所以我覺得這句話只是個人理解的角度不一樣而已重點是理解這句話的人的邏輯而不是這句話本身的邏輯

如何反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千夜 這不是邏輯問題,這是修行境界問題。譬如打坐,你坐在那裡冥想叫枯坐,莊子走路也是打坐。因為冥想這個詞本身就是錯誤的,打坐表述的是表象形式。 宙巡 在我看來,這裡有2個很大的漏洞 一 漏洞1 莊子的漏洞 惠子的話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裡假定了2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假設1.莊子是人 等價於 我知 ...

關於 子非魚 ,莊子詭辯了嗎?

莊子是在說不可知論。不同個體不能相知,只是一種經驗的總結,不是通過邏輯推出來的結論,所以不能作為普遍性真理。就像看到是太陽東昇西落,就以為太陽永遠東昇西落,以為這是真理,但是如果有一天太陽西公升東落了,我們還能把它怎麼樣嗎?怎麼確定不存在西公升東落的情況。所以莊子無論說什麼,只要不存在邏輯上的錯誤,...

都說人與人的悲歡互不相通,那麼莊子「子非魚」理論是否只是在強詞奪理?

餅子 子非魚正是說明了 不同個體的悲歡並不相通 啊!你不是我你怎知道我的感受?你不是我,你也不需要知道我感受!我知道誰的感受都與你無關。我覺得我知道就可以了,就算我不知道,你贏了就對了。 Alisa 一然 首先,人與人的悲觀是否相通,這個有定論麼?我倒覺得有些是可以相通的。所以在論據不穩的前提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