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中的「黨」作何理解?

時間 2021-06-03 19:01:03

1樓:未央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黨是一種組織形式。進入這個組織的成員,就要遵從這個組織的規章制度和組織文化,這種有無形的組織形式,也有有形的組織形式。

一般黨,是由乙個或者一群擁有相同價值觀、相同信仰的人集結起來而形成的乙個組織。有了組織就要有領導或者領袖,領袖在組織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有了這種能力和地位的人在封建社會的帝王眼中是十分可怕的,深受帝王的忌憚。因為帝王只能允許所有的臣民聽服與自己。

絕不能允許有人通過精神或者組織來控制或影響他人。

在就是有了黨,就有了乙個可以左右文武百官思想和行為的組織,如果黨(組織)的領袖對統治者有什麼地方不滿的話,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領袖地位或者整個組織的力量來對抗統治者,這對統治者來說十分可怕,整個朝廷可能會被這個組織架空。皇帝成為有名無實的傀儡。

所以,古代封建社會很多帝王都在口誅筆伐的責罵朋黨,渲染朋黨之禍。與其說帝王討厭朋黨,不如說他們懼怕朋黨,因為朋黨會影響帝王的絕對權力和統治。

2樓:「已登出」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

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為黨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

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呼!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鑑矣。——《朋黨論》歐陽修

不同典籍中的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 和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是同乙個意思嗎,為什麼延續時間不一樣?

我記得有這麼個說法,說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講的是昭穆方面的問題。祖宗立在中間,兒孫按昭穆排列,到第六代就可以別出一家。也就是說,乙個家族持續五代以後,就會分為好幾個家族,家族分枝,主家力量就下降了。是不是這個意思,我自己猜的 獨魚僅一 從宗法角度來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說法是更有道理的。周宗法講...

如何看待某些人認為婚姻中應不爭對錯的理念?

滿天繁星不熄滅 婚姻是把愛情轉化為更高階感情的形式,如果總是糾結在對錯中,那麼你又為什麼要這樣的活著?為什麼不換種活法讓自己更舒服一些?並不是勸你離婚,而是希望你改變自己活著的狀態。 Dream M 1如果超出婚姻原則,比如,一方長期賭博,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而另一方又一直為了這個家庭在辛勤的付出,...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否適用於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如何借鑑古人之經典哲學思想而又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規律?

別忘了這一篇後面還有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呢。善利萬物 包容天下的同時,水也是注定要忍辱而負重的。老子早就明白了善利萬物而不爭不一定有好報的結果,不是一種功利性強的做法 但也正是這樣,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水被他評價為最接近他倡導的大道。故踐行這句話,我個人認為,得到的更接近於心靈的自足。而從中所獲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