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理解的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的本意是什麼?

時間 2021-05-31 04:25:44

1樓:april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最直觀的翻譯,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感到生氣,不正是君子嗎。

小的時候感覺很簡單的道理,別人不了解就不了解,有啥好生氣的呢。

現在已經工作了四五年,再回頭看這句話才發現真的深奧。

千人千面,主要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不被理解的絕望

生活中有太多的誤解和矛盾,都是因為無法溝通無法理解對方的感受。而當自己的感情被誤解的時候會產生委屈和失望的情緒,當自己的觀點被誤解是會產生憤怒和焦慮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一旦產生往往會阻止雙方進一步的溝通,使後面的溝通會變成發洩或者爭吵,而不是真正的交換意見。

2.無法共情的痛苦

最近情感也有些問題,一直在品位這句話。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的程度是需要很強大的內心的,因為人都有表達欲,希望別人能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感受會被共情。而當傾訴物件的經歷和感受不同無法產生共情時,難免會產生失望或者更劇烈的情緒。

現在只能說不要強求吧,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

懂得都懂。

像是笑話,感受,情緒,沒法解釋,當解釋的時候已經變了味兒。

3.或許是成長吧

到底多麼強大的人才能做到就算不被理解也不會產生負面的情緒的?或許是自己的內心已經足夠強大到已經不再需要其他人理解自己吧。與自己和解的內心的平靜。

玻璃心的人會容易因為各種事難過,小的時候和父母爭吵,覺得自己得到的愛不夠,後來才明白,就算是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緒,沒人會無條件的愛你。

上了大學和EX爭吵,覺得自己得到的陪伴不夠,後來才明白,自己不應該依靠誰的陪伴。最後也放手的很灑脫。

現在也再和男朋友爭吵,覺得他無法理解我,無法溝通,現在才明白,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你,感受你的情緒。

並不是誰的錯,而是對他們太過重視,有時太重視反而是枷鎖。

與自己和解,與自己磨合,不再需要愛不再需要陪伴,甚至連理解也不需要,才是乙個合格的成年人吧。

情緒失控的時候我會問自己,乙個合格的成年人該怎麼辦,腦子裡總是一片空白沒有回答。現在會浮現出一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希望以後能達到這個境界吧,真的想減少一些難過,真的不想被討厭,真的想做乙個合格的成年人。

自己讀了幾遍寫得觀點太亂,應該沒人能看得懂吧…真是,不知所言

2樓:

並不是那個意思,孔子是個教育家,但當時的群眾普遍知識程度不高。他的意思是,即使老百姓不開化,不被理解。他也不會氣餒。不會放棄通過教化群眾而施行仁症的理想。

3樓:別焰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悟為兌為體,時習為反覆為坎水為用,合為水澤(習坎初變)——悟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道合為震雷為體,為論道有鴻儒為坎水為用,合為水雷(習坎再變)——證道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顯然是傳道,當為水火既濟(習坎三變)。為學問心得為經綸抱負,為言傳布道為文化輸出。

如同孔子學院的紛紛關閉,君子者當不慍而反省也。

所以子又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雖已內聖(習坎遊魂:地火明夷),如何外王(習坎歸魂:地水)——傳道要得法,不能急於求成,須得投其所好。

本篇是孔子對坎卦的領悟與發揮

參見請教大家一下,《論語》學而篇第一章該怎麼理解?

4樓:鄧英傑

一、人不知的含義

有兩種理解,1.知作名詞看,知即智;人不聰明;2.知作動詞,人不知(省略賓語)。此處賓語可能是:自己/他人/外界事物等。

二、慍的含義

重點參考:

【我的親同學孟德巨集】辨析丨溫還是慍:不?不火_江水

慍之言,蘊也。慍,從心,從昷(wen音溫)

昷的意思是含於內而不外露。比如溫水的溫,既不沸騰,也不冒熱氣,只有伸手進去試探才知道溫度;又比如瘟疫的瘟,不是一刀見血封喉或者缺胳膊少腿的病,外在幾乎沒有表現。

因此,類推慍,就是心裡憤憤不平、生氣。張舜徽先生在《說文約注》中說,「慍之言,蘊也。蘊積在心未得洩也。凡心有不平蘊於內則為怨,發於外則為怒。怨與怒實相因。」

三、人不知而不慍含義

對於人的無知,無論是不知己,還是不知人,還是不知萬物,對於人的這些缺陷(狹隘而無知),我看到,我知道,但是我的內心不起波瀾,始終懷著慈愛的心對待眾人,幫助眾人。即,仁者,愛人忠、恕而已。

5樓:如文教育

這句話重點在於關注個人的成長吧,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仍有很大啟示。畢竟這是個博關注、博眼球的時代,不少人急於得到他人的關注、了解,也常常因為自己無法被人了解而感到失望。這種索要評價、博得關注、確認形象的過程,容易使人失去自己成長的節奏。

這句話建議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能力的提公升上,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成長、為人處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積月累,他人自然就會對自己有更好的印象,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獲得了成長。

《世說新語·品藻》篇有段對話傳達了同樣的意思,很有趣,分享給大家:

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雲:「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大家有沒有寧作我的勇氣和堅持呢?加油啦!

如果需要文言學習技巧,請看:

6樓:大康

首先問你個問題,當有人突然給你提了很傻的問題,以至於傻到讓你覺得冒犯了你,甚至莫名其妙的生氣,你會有這樣的經歷嗎?

在傳道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誤解,甚至會遇到自以為是的人,這些「愚者」的話語裡面,滿滿的都是自負和無知,還有脾氣和情緒。

「人不知而不慍「,這裡的「知」通「智慧型」的「智」。沒有「智慧型」才會處處顯露貪嗔痴疑我慢,這樣的人如果你是老師的話,會不會想用粉筆砸死他呢?

這裡就提到了乙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是乙個已經悟道了的高人,那說明你有修為,你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如果你因為有能力而無法包容其他人的「愚」,那麼再有修為的人,都不能稱之為「君子」。

不要小看這一條要求,真的是非常高非常高了,想象一下,你在家裡遇到父母的無端責問,你會生氣回懟嗎?在公司裡遇到那種說了很多遍仍然不明就裡的下屬,你會惱火嗎?更不用說你是個老師,遇到又盲目自負,又愚蠢的學生了。

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條真的是對人很高的要求。

7樓:卜l卜l

】事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做事情讓人快樂。

做事大都從學開始。學以致用,學是為了做事。學屠龍術,反覆練習,卻沒有龍可以殺,「學」不能變成現實的「事」,就不快樂。

】人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交人情讓人快樂。1)與人結交其樂無窮。2)與人鬥其樂無窮。得道多助,有人來投奔,說明我做對了事,得道。

】地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好地方讓人快樂。

1)人不知

。家天下的古代社會,大隱於市「人不知」,很難做到。只有原子化的現代社會,沉默的大多數,個人很容易「人不知」。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無道所以隱居,隱居所以人不知。或者是身在窮鄉僻壤,遠離中心,不為人知。

2)而不慍

。就像陶淵明歸園田居,離開人 = 離開事。但是,生活還可以擁抱大地。找一處桃花源,好地方,也能保持君子不器,快樂的生活。

。遠離大眾,遠離紅塵,深山、草原、海島,也有人快樂的生活著。

3)不亦君子乎

。離開過載的「他人」和「事情」,在沒人知道我的地方,放鬆神經,更容易「誠意正心」。就像有的人靈修、齋戒、瑜伽、農家樂、打Golf。不亦君子乎。

。君子第一步是「明明德」。真誠自我、表裡如一。不異化,不鄉愿,不工具。。暫時離開他者,離開事功,赤子之心面對樸素大地,不必裝蒜,不必功利,更容易「明明德」。

8樓:藍過小姐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這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品格本身就是道,如果人不知我,我慍,我跟他爭辯,一定要他理解我,這就有違道了。

9樓:

人不知(我的想法)而(我)不慍

網上現在多了許多槓精,他們的境界正處在「以為對方了解了自己的想法並懟自己而生氣」太以自己為中心

普通人差不多就是「知道對方沒搞懂自己的想法但還是很氣」,這些人是會和槓精互噴的

最後就是孔子的境界了

10樓:公西

我覺得從《廉頗藺相如列傳》裡可以看到一點點這句話的問題所在:

原文節選:

「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

「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以藺相如這樣以國家大義為先的人,也會因為門客誤解自己準備離開而焦心,對欲去者施以長篇大論予以挽留,以證明自己的「清白」。那麼孔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要想做到有多難,顯而易見;這句話究竟是對是錯又值得深思——從另一方面來看,不爭是為了不挑起紛爭,而爭則是為了讓「廉頗聞之」,旁敲側擊讓他明白「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道理。所以「人不知」可能不僅僅是「慍不慍」的問題了。

況且乙個人的觀點和理論,本身不就是要讓「人知」了,才有存在的意義、價值嗎。

11樓:宮子宮子醬

個人理解:發生了一些激起內心波瀾的事情時,回頭複習一下學過的東西,鞏固加強擴充套件自己的道,這樣很快樂。有的時候,和能聊的人相聊,在相談中審視修正自己的道,也很快樂。

如果沒有人能理解,自己也不生氣的話,而是堅持自己的道,可謂君子了。

12樓:

別人有不懂的知識,來向你請教,雖然這個知識對一般人來說是一種常識或者很簡單的一種知識,或者可以通過簡單的搜尋就能獲知的答案。你向其解答的時候,心裡面沒有因為別人的不知而不高興,沒有因為別人不事先去搜尋直接發問而不高興,沒有因為別人不肯動腦子而不高興。即有容忍的胸懷的意思。

13樓:姚廣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不知什麼?不知道你是個儒門子弟,不知道你身為儒門子弟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責任和擔當),只看到是默默無聞,看到你是個普通人。儒家裡有乙個很重要的概念,窮達,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窮時人不知、窮是常態。

而不慍心裡沒有憤怒沒有委屈,心平氣和的接受,獨善其身,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做好當前的事情。

不亦君子乎?

就是乙個君子。君子是儒家裡用於描述優秀的儒家子弟的名詞。

論於開篇第一章即回答了所有想加入儒家的人乙個問題「加入儒家能獲得什麼?」

能公升官發財嗎?不能

你能通過經常的學習研究儒家學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你默默無聞獨善其身,你就是儒家眼中優秀的人。

《論語》學而篇第一節注

有什麼東西是喜歡宅的人不知道,而經常出去玩的人懂的?

不似人間煙火 竊以為,如果真的是要在旅行中成長,去乙個地方應該必須去的是當地博物館科技館,景點其次。不要去吃網紅實物,訂酒店去酒店官網訂 馮醫生 看景不如聽景好 1.中學時學習了小石潭記,感覺環境如何清幽美麗,去了你才發現就一條小溪。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其實揚州的月夜跟其他地方沒什麼...

狐臭的人不知道自己有狐臭嗎?

黑人頭 我輕度狐臭,非遺傳,基本上不怎麼外散,因為我問過好多身邊的朋友,他們都說沒有味道,我自己也是鼻子往腋窩稍微湊湊才能聞到,所以呢,我這個是自己知道外人不知道? 這個因人而異,有的人能感覺得到自己的狐臭,但是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啊。就我自己來講,我是從初中有狐臭 輕微 到高二有人告訴我才知道的,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根本做不到怎麼辦?

Abreez 這句話是有背景的,要結合前面兩句一起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知識,練習並且實用在生活上,讓自己日子過的舒服當然心情愉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問做到一定的程度,有朋友會不嫌麻煩很遠都來拜會你,當然很快樂。最後你有一群以治學為道的朋友,大家難免會有爭論,因為你知道的他還不明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