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萬法皆空,大乘何以度人?

時間 2021-06-02 15:02:17

1樓:普照

馬克思說,透過表象看本質,抓住本質找規律,運用規律改變世界。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空是本質。因果是規律。

運用規律改變世界。就是利用種善因,得善果的規律,發願度眾生。

菩薩六度萬行,普賢十大行願,所有功德,悉皆回向眾生解脫。

行善法就有功德,有功德就能利益眾生,能利益眾生,就能度眾生。

功德圓滿之際,就是成佛了。

即使度盡眾生成佛了,也還是萬法皆空。

2樓:

好有一問。

主流佛教界的很多說法都是對佛意的誤會。

萬法皆空是指什麼都空了都沒有了,就是個誤會。

試想,如果什麼都空了,因果就沒法存在了,一切就沒法存在也失去意義了,什麼也幹不了了,幹了也是空,也是白幹。佛也成不了了。

所以除了空,必有不空。

事實是:萬法皆空,出生萬法的如來藏不空

大乘佛法,正是以這個不空或者說兼具空有的如來藏為核心,以成佛為目的的方法。

大乘以此度人。

何為如來藏?

學佛的覺醒

如來藏中藏如來

南無佛法僧

3樓:喜悅無處不在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此是不著空義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是不著有義

4樓:護法居士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不退轉。在大會坐。

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

世尊。世尊所說隨法修行。隨法修行者。云何說名隨法修行。

佛言。天子。如我所說隨法行者。

不修行一切諸法。是名修行一切諸法。何以故。

若人修行一切諸法。彼法不作亦非不作。若法不作亦非不作。

是則名為隨法修行。

如是行者則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漏不行無漏。不行世間不行出世間。不行有為不行無為。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則名為隨法修行。

若不修行一切法者。名為修行。以世間人有法相者不如實行。若有法相彼人則無如實修行。

若人不能住於法中。不如實行一切諸法。以一切法無有對故。如是說名如實修行

爾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

世尊。若能如是如實行者。是人畢竟如實修行。何以故。實法行者名為畢竟。如實修行非是住於邪行道者。住正道者有隨法行。

世尊。行正行者無有邪法。何以故。諸法平等無差別故

5樓:光之子

這個問題有存在的必要嗎?

先空了,空了自然就知道了。因為這是乙個遞進關係,明白了如何做到萬法皆空,達成了,就先把自己給度了,自己度了就知道如何度人了。

6樓:

以下內容摘自《入菩薩行廣釋》:

有情若非有,於誰起悲愍?立誓成佛者,因痴虛設有。如果有情不是真實存在,那麼菩薩對誰起悲愍呢?

為度化眾生而立誓成佛之事,也是基於愚痴虛假設施而有。

不能正確區分勝義實相與世俗現相者,對大乘教法中所說的無我不能正確理解,他們說:若我等有情不是實有存在,那麼菩薩對誰生悲心呢?因為你們許有情無有絲毫自性,本體猶如虛空一樣,那麼菩薩無有任何所緣物件;而且若一切法皆空,痛苦也是空無實存,輪迴也無實存,這樣菩薩不應再有生悲愍的對境,所以,如果按汝宗所許之無我理,則菩薩生大悲心不應理。

中觀師答曰:在勝義中,無有任何生大悲的對境,也不存生悲心的菩薩。因法界實相中,清淨離戲,不存在任何可緣執之相狀,眾生、輪迴等都不存在,下文也將闡述「此等諸眾生,畢竟無生滅」的勝義理。

勝義實相中雖是如此,但在執著假立蘊聚等為我的眾生迷亂心識前,以現相而言,輪迴苦樂等諸法無欺地存在。眾生處於迷亂之中,感受著種種如夢一般的虛幻痛苦,卻不能自知醒悟。因此勝義中雖無苦樂輪迴,但在世俗現相中相對於迷亂心識,無欺地存在著一切輪迴痛苦,眾生如進入佛教修道,也會無欺地滅除痛苦,獲得安樂果。

所以為了這些眾生遠離一切妄執苦境,獲得正覺果,菩薩立下誓言:為利眾生願取證佛果。這種取證佛果的誓言,從勝義層次抉擇,當然也是一種愚痴,是以一種痴心而虛設假立的法,仍屬所知障,是一種細微無明執著。

但這種細微的無明痴心,在未得佛果前,不能捨棄,因它是對治輪迴諸苦的一種善執,如同渡越江河大海的舟船一樣,是必需工具,然過河後,如同舟船一樣也應捨棄。或者說這種痴心好比夢中夢到痛苦境時斷除痛苦的方法一樣,雖然同樣是迷夢執著,然而也是必需的,否則就會一直處於迷夢痛苦中。月稱論師說「不察共承愚痴事」,在未觀察下共許的愚痴執著,在世俗層次而言,也需要承認。

修悲心的對境也是如此,基於世俗迷亂眾生,因為無欺存在著苦樂感受,故修大悲極其重要。

7樓:張三兒

萬法皆空和度人沒什麼邏輯關係啊。

萬法皆空就讓他空著

大乘行己行空,人觀而自度,因大乘起,到他人自悟而止,緣來緣去就已經度了,也空過了

8樓:張沐

大乘以何度人?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止觀)、般若。

趙樸初居士對「六度」的解釋(選自佛教常識問答): 「度」梵語是「Pāramitā 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即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

自業他業,各領其受。魔障業障,二向緣由。隨緣消業,莫造新秧。

如果問都是空,布施有何意義?

首先,空不是虛無。他不干涉現象界的執行,只負責解釋現象界的本質特徵,即森羅永珍的現象界的本質是緣起的、無自性的、無主宰的,也即是空的。如龍樹菩薩所說: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又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再者,布施時要三輪體空。

【三輪體空】

布施之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執著之相,稱為三輪體空。(一)施空,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稱為施空。(二)受空,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稱為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資財珍寶等物,能體達一切皆空,則雖有所施,亦視為空,故不起貪想,稱為施物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上]((參見:三輪相)680)p681

FROM:【《佛光大辭典》(第三版)】

正如《金剛經》所雲:不住相布施。

說了布施,其他五度呢?

三輪體空的精神一以貫之。詳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93初分成熟有情品》。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講什麼?

燕塵 江味農居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中對此有現成解說,摘抄如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卷四 震旦清信士勝觀江妙煦遺箸 上言福德,凡屬善果,無論大小,皆福德也。此言勝報身,乃福德中最大最勝者。然無論大小勝劣,皆是約果明義。約果明義者,明其莫非緣生也。佛說緣生之要義,茲更概括為三種言之,層層深進。一 ...

「諸法空性,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這個說法正確嗎?

傳世金典 諸法空性,萬法皆空,因果真實不虛 也就是不空 此乃聖教量,斷無可疑。所以疑者,佛學基本概念理解未到位也。法者何也,一切現象,包括一切物質現象和一切心理現象,緣起緣滅,故說是空。因果是什麼,因果是規律,是法則,法則指的是現象之間的規律。經云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不可把法...

既然「萬法皆空無自性」,那麼「輪迴」的主體是什麼?

oaker 比如網上有無數美劇,可是你只追 權力的遊戲 一季結束了,追第二季,第二季結束了追第三季。輪迴的主體是劇。你是看電視的人。 南無阿彌陀佛 圓覺經 有云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于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