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解?

時間 2021-10-20 22:08:09

1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 「性空」與「相空」

幾乎所有的佛教徒都會知道,佛教是講「空」的,諸如:「四大皆空」,「萬法皆空」等等,但有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萬事萬物是存在的,為什麼偏偏說是空的?

」這主要是搞不清兩個概念「空性」與「空相」的差別。一般人認為的「空」,是「空無所有」,「不存一物」,就象若把房子裡的家具等全部搬出去的話,就說:「房子空了」,若把整個虛空處理過後,讓它不存日月星辰,不留氣體微塵等等,就認為「宇宙空了」……其不知這也是一種「存在」,是「空的相」,是「相的一種」,與佛教講的本質意義上的「空」,有著很大不同。

佛教的「萬法皆空」的「空」是「性空」,是指「某一事物」,「體性」是「空的」,也即是說:「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合和而形成的,找不到乙個本體的自我」。「因緣」時時在變化,暫時存在的事相,終歸要變異。

「因緣合和」就是事物的「空性」。所謂「萬法因緣生,還從因緣滅」,即是說萬法的「空的體性」,即「空性」。比如乙個蘋果,它是由「蘋果皮、核、肉、水份、維生素」等等元素組成的暫時的「相」,每乙個元素都不是蘋果本身,蘋果是實實的「存在」,但它的本質是「因緣的合和」,這就是「性空」。

《楞嚴經》上講:「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ou)發」(空相是從覺性中遇緣而生的,就象大海的表面上生起的水泡),這裡的「空」即是一種「相空」,而「大覺」之「覺」,是理體上的「性空」

2樓:菩提心

色即是空。要證入色即是空,需要證得一切智才能明了。

空即是色。要證入空即是色,需要證得道種智才能明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者的圓融無礙究竟圓滿,需要證得一切種智。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其實就告訴我們這些,在入法界品之前,善財好比是我們,只能聽聞華嚴海會,我們雖然還無法親臨華嚴海會,但在佛的文字般若加持下,可以聽聞到華嚴海會。

當善財聽完華嚴海會,就發起了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於是就開始五十三參的成佛之路,第一參是文殊菩薩,證得一切智。後面詳細敘述每一參的善知識,是善財道種智成就的過程。最後參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善財一切種智成就的過程,普賢十願導歸極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入法界品就是要我們學習善財,聽完讀完《華嚴經》的華嚴海會,就能發菩提心,成就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行普賢行,所有功德回向淨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3樓:我不知道

看了各種五花八門的解釋,咱再添上一種。

舉個例子,我做了乙個夢。夢見小A正在啃豬蹄,在這個夢裡小A認為自己和豬蹄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醒了之後的我知道那只是乙個夢。

自性生萬法,萬法是小A,我就是豬蹄,在你認識到自性之後,萬法和我(你他)都是乙個夢罷了。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