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有沒有史詩?

時間 2021-06-02 09:51:19

1樓:

1、從內容形式上來講,史詩的主要內容是講述英雄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基本上是在神話框架內展開的,所以神話色彩是史詩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通常有史詩的民族都有比較系統的神話體系。反觀中國古代,周代替殷商入主中原以後,革除了殷商尊神敬巫的風氣,重視「宗法制度」在維繫社會關係中的重要作用,運用理性手段和道德意識來調節社會關係,確立等級秩序,由此確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脈絡和走向。由於道德因素消解了神話因素,因此中國的神話全都散落而不成體系,史詩便失去了形成的土壤。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都是處在差不多的時候,《詩經》的敘事和申請幾乎沒有什麼神話色彩,而《伊利亞特》和《ODYSSEY》卻充滿了神話意味的原因。

2、從傳播方式上看,史詩主要通過語言,由吟遊詩人(通常是盲人一類的)以詩歌的形式四處表演,口口相傳,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沒有文字。在沒有文字的時代,詩歌韻律和諧,便於記憶,必然會成為吟遊詩人的首選體裁,同時在表演和傳播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發展和豐富這些作品,使它們能夠成為體量龐大的敘事型詩歌。而中國,漢民族自殷商便出現了文字,這些文字雖基本上只為統治階級、貴族階級所使用的,但它卻為歷史的書寫和確定創造的條件。

3、從功用上來講,史詩從某種意義上是具有史書職能,因為它承載著歷史事件,使這樣的詩歌具有了某種記載的意義,這也是史詩能夠出現和儲存的原因之一。但在中國,因為有了文字和史官制度,歷史得以真正被譜寫出來,使人們不再需要口口相傳去儲存歷史,只要看書即可了解,而周王室的史官,又深受周王室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注重理性,作為高階知識分子,他不可能寫出和吟遊詩人一樣的作品。史書中的歷史敘事的部分在中國已經被嚴謹的歷史散文所承擔,剩下的詩歌部分便更多地承擔言志、詠唱的職能。

2樓:

談到「史詩」,就不得不提乙個很浪漫的職業:吟遊詩人~~~

吟遊詩人是在某些歷史時期產生的,進行文化傳承和文學普及工作的流浪者。

但是在中國範圍內,這幾個人把吟遊詩人這個職業給BAN了。。。

第乙個是蔡倫:蔡倫改良了造紙術,讓紙張和書寫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使得「書」這種東西在很早期就被平民化。

第二個是漢武帝:他開創了大學制度和科舉制度,合併成為了原始的全民掃盲制度,由於掌握文字人數佔比提公升,官史制度得以繼承和儲存。導致了說唱,傳唱這一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第三個是明末的話本文學(評書藝人),史詩這種形式基於說唱發展起來的,在民眾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經過唐宋兩代詩詞的普及。到了明末,通俗文學興盛,文字朝著口語化發展。英雄傳記,奇聞怪談等故事變成了白話文本,由評書藝人廣為傳頌,雖然評書藝人一定程度上和吟遊詩人很類似,但是所用的文學載體和內容都已經不同了。

舉乙個簡單的例子,《水滸傳》是評書藝人講得比較多的一部書了,從內容上來看,和史詩也非常類似,但是其形式是白話本,而不是詩歌。

所以在華夏文明中,吟遊詩人這個職業就被BAN掉了,而史詩這一技能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3樓:復活終結

學過文學史的都應該知道,文學體裁的誕生和社會形態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絡。史詩這種文學體裁誕生於氏族社會瓦解奴隸制社會形成的過程中,而漢民族是沒有經歷過嚴格意義上的奴隸制社會的,甚至氏族社會的形態也不是那麼嚴格,應該說漢族從氏族社會開始就產生了封建文明,所以漢族沒有史詩。

4樓: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時代,

希臘史詩《伊利亞特》時代, 我們已經有了《左傳》

英國盎格魯撒克遜史詩《貝奧武夫》時候,是唐朝,西班牙史詩《熙德之歌》時候,是宋朝

除了《吉爾伽美什》時代,我們要史詩做什麼?

如果說,孔子與儒家沒有漢民族屬性,不用忠於漢民族,那麼,是不是說,漢民族也不用為孔子與儒家背書?

長風 你說的 忠於漢民族 是指什麼?你說的 漢民族 為孔子和儒家背書 又是指什麼?你這個 漢民族 是乙個確定的主體?忠 中心。其物件只能是一件事,這件事可以是職,可以是責,也可以是道,也可以是德,但是 忠 的物件,不可能是乙個人,乙個自主意志。因為意志是會變的,意志,是不確定的,不確定的東西,沒法作...

漢服 真的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嗎?

題主你這樣其實已經中了他們的圈套,按他們的思路考慮問題了。所謂的漢服和漢服運動怎麼發展起來的,關注這方面的老網民很清楚,開始是一小撮人,打著旗號,然後開店,除了他們的店其他都是山,後來人多了,分杯羹的也多了,然後各種這個那個的形制才來了。說白了都是生意和話語權。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所謂漢服圈對形制搭...

為什麼經過三國的血腥洗禮,漢民族沒有走向復興而是繼續衰落?

化作紅 賈南風 女人也能頂半邊天,看老娘暴走一波,敲掉絆腳石!司馬諸王 兄弟是吧?叔侄是吧?砍的就是你們!鄰居家那個別看熱鬧了過來幫忙贏了家裡地給你點。張軌 這什麼幾把皇帝,什麼幾把朝廷?長安套路深,我要回涼州!前涼是漢人政權,保證了一定的漢人文化不被中斷,他那兒是西晉滅亡漢人當時的三大去處之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