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本翻閱的右開(左翻)本文本排版是絕對不允許橫排的嗎?

時間 2021-06-01 08:59:06

1樓:追雲

主要是你看不慣的,港台日本文學書籍都是直排。

這是個民族習慣,還有排版美觀的問題。

其實,你去看看90年代之前的中國大陸報紙,雜誌裡面也是橫排與直排都有,當然主要還是橫排為主。

10多年前,我看讀者這樣的雜誌,裡面的詩歌基本上都用直排。當然也就是詩歌。

2樓:

漢字從右往左的書寫,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1。一般解釋是因為書寫於竹簡之上時,由於竹木易劈成長而窄的木片,所以從上往下書寫。而執筆者左手執簡,右手寫字,則從右往左書寫更為便利。

紙被發明和改良以後,最早的裝幀形式大約是「卷子」2。一方面是由於紙本身的柔韌度;另一方面也因為竹簡木簡是卷起來存放的。而且卷子畫有豎格,一般認為是仿竹木簡而畫。

所以,當紙漸漸被用為最主要的文獻載體時,直到明清線裝書的興起,仍然沿用以前的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閱讀習慣和書寫方式。

所以中國傳統書籍是豎排左翻,被台灣沿用至今。而橫排右翻的裝幀形式是清代中後期從西方傳入的。因為一些人認為從左往右的閱讀順序適合人眼的生理結構,能使閱讀更為迅速快捷。3

在傳統中沿用從右往左的書寫形式,而且不得不用橫排的例子也有,比如匾額、對聯橫批等。

個人認為,漢字文字的左翻豎排形式更多的是因為傳統積澱(最初有其一定的客觀因素),如果做成右翻豎排,從閱讀上看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改善也沒有多大虧損,主要是不符合歷史留下來的文化習慣(所以沒有人會這麼做)。但是右翻橫排是借鑑的西方裝幀形式,變成左翻橫排一是不符合人眼的生理構造,二是從漢字書籍裝幀形式的起源的角度來說,半中半洋,實在是太奇怪。

注:《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冊。

」《墨子·明鬼》:「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可知先秦時期竹簡已常用,而且開始很早。

簡牘直到公元3-4世紀才被紙取代。

西晉初年傅咸《紙賦》:「攬之則舒,舍之則卷。」

參考果殼網:大陸為什麼要把豎排文字改橫排,什麼時候改的?http://www.

3樓:

當然不是。

你們知乎流傳三句話:

脫離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

問為什麼之前,先問是不是;

打破規則之前,要知道規則是什麼。

這個回答簡要講解第三句。

右開本豎排的確是習慣做法,但死摳規則未必百戰百勝。Typography 不能脫離內容。文字為主的話固然不建議搞各種花花腸子;但如果內容層級豐富,包含插圖、圖表,版面又比較寬裕時,橫豎搭配可以避免單調,是非常實用的做法,甚至並不僅限於 CJK 文字。

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正文豎排,頁底注釋以及圖片說明橫排。至於標準很簡單,好看就行。

(這本是排得一般……改天再補充案例。)

4樓:

我認為應該不是吧,

覺。。。。然

的。。。。一

是。。。。會兒

xi。。。。zuo

慣。。。。一

了。。。。會兒

, 。。。。右

,!吧對,煩麻很

台灣留日博士的日本攝影清單

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本月 應收賬款 期初餘額為117 000元,本月收回應收賬款70 200元,應收賬款 期末餘額為93 600元 庫存商品 賬戶期初餘額為100 000元,本月完庫商品銷售收入為90 000元 本月銷售商品取得的現金收入為120 000元 不含增值稅...

地鐵為什麼要設計成一會開左側的門一會開右側的門?

長腿小姐姐 這個和客流以及站台的設定有關。比如西安地鐵4號線北客站北廣場站他要做到和城際鐵路換乘然後它的下行站台就和城際鐵路是同乙個站台 島式站台 這樣的話從機場過來的人到了北客站北廣場,只需要下車去換對面的車可以到市裡去。他減少了換乘時客流對沖和客流交叉。比如說北大街那個站為了做到減少對沖和交叉,...

開右舵車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Maxim Zhang 哈哈哈,這個問題突然出現在我的時間線,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好嗎!本人06年拿的駕照,到今年15年,頭8年一直是開左舵車,後面移居香港,從開公司車到自己買車,以開右舵為主,回內地開左舵為輔。目前來說,自己腦子裡面有兩種系統,互相並不會打架,各自順暢執行。要說到開右舵車有什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