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這類西北現實主義文學,都要有乙個傻子角色?

時間 2021-05-07 00:21:47

1樓:Anny

感覺有點類似於戲劇裡丑角的存在。。。。豐富的故事情節既需要主角這樣的"大石塊"也需要像瘋子傻子一類的"小碎石",更具有完滿真實感,又有點荒誕色彩

2樓:衡毅華

題主知不知道,現在精神病人犯罪是不用服刑事責任的,書本上也一樣,人們本身就對傻子有本質上的歧視,更不在乎他說的話,所以用傻子來襯托這篇文章的內涵。

3樓:鬱離

此處不妨從80年代的文學整體環境下來看

尋根文學的出現並不是乙個root,而是roots(此處參看的是《文學的根》的英文翻譯,中文缺單複數變化,很難manifest);於是乎這個尋根的過程需要像乙個新的文化體現,審美形式來進行呈現:在文學的subject-matter上,邊緣的,在權力關係外圍的文學群體(如傻子)是需要被探索,書寫的(韓少功的《爸爸爸》以及陳忠實《白鹿原》皆是明證),英美現實主義傳統中的Bucolic Pastoral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men, man and nature)在中國,尤其是文革結束後黑暗的大環境下是不可能成為主流的,敘述傷痕,尤其是智性的,知識分子身份的創傷成為了一種療癒傷痕的方式(此處比如說韓少功的《歸去來》一文中的身份互換,莊周夢蝶的傳說的重新書寫,將楚文化本身和知識分子的迷惘進行double-codification)有如福柯的《瘋癲與文明》之中,痴呆和瘋病作為權力的邊緣和需要被歸於heterotopia的群體,作者敘述反映了權力的互動也反映了知識分子本身的處境,乙個新的表達形式可以繞開直接面對傷痕以及上峰政治凝視

其二,當代尋根文學主要受到福克納,馬爾克斯等人的影響,在福克納《喧嘩與躁動》中的Benjamin的形象塑造,百年孤獨中的傳說體例都成為了尋根文學的模仿物件。鄉村給予的新的審美形式需要的是antilogical & prelinguistic的反映,這些是傻子這樣的角色可以做到的,乙個清澈透明的鏡子,未受現代文明和政治風波的漸染

4樓:許宜修

你這話問的。其實,傻子形象也是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之一,甚至能做撐起作品的支柱。很多平常人不會脫口而出的話,不會毫無顧忌去做的事情,傻子做出來不僅僅是包含著可笑的意味,更多時候帶給讀者的是震撼與沉思。

任何一種角色的塑造都不是沒有用意的,否則,陳忠實先生,路遙前輩不會去安排他們的出現。

5樓:silent葉子

樓主舉的例子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題材都是西北鄉下的,而據我了解,城市的人多而人情冷漠,沒人真正關注乙個傻子。而在鄉下,由於之前的生活環境,幾乎很多村子都有乙個傻子,其實也不一定是真的傻,只不過是看起來舉止無常,話語荒謬,與普通已融入環境的人不一樣而已。而作者就是藉由傻子來冷眼旁觀這世界。

《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哪個好看?

贊看 都好看,是不同的風格。平凡的世界講的是苦難,白鹿原講的是人性。平凡的世界更適合十幾二十歲的人,單純的人。白鹿原更適合二十幾三十歲的人,經歷過一些世事的人。讀平凡的世界的時候二十歲,看完了能聞到黃土的味道。讀白鹿原的時候三十歲,看完了腦裡是乙隻白鹿。看完都沉浸在其中。但是個人認為兩者都有瑕疵,平...

看《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這些書,對生活有什麼幫助?

snolight Lee 平凡的世界的文學質感據某些文藝青年稱不強 但是它的經典也許不在文學性上 居書房雅居自會藐視江湖粗鄙 販夫走卒卻會反啐你裝你奶奶個爪兒? xuenarui帥帥帥 要想公升遷快,年年當先進,當乙個 溝通達人 把 從上到下從內到外 的職場關係都平衡得特別好,成為領導身邊的紅人,讀...

有人把《白鹿原》,《活著》,《廢都》,《平凡的世界》作為現代四大名著,你認為呢

白鹿原 可以算作是一部,其他就算了。理由如下 白鹿原 是中國儒家倫理的變遷,時間跨越三代人 白 鹿兩大家族了近百年興衰變化。妥妥的中國文化。活著 廢都 平凡的世界 背後的思想根源都有來自西方哲學的嫌疑。活著 中國版的西西弗斯的故事,苦難與自由。廢都 虛無主義的典型作品,源於工具理性和終極關懷的二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