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基調是否悲傷?

時間 2021-05-06 20:38:19

1樓:乙個點

純淨理智的悲傷。

—— 基調哀婉,幽玄,清雅。

島國物哀美我只能戳到源氏物語,非常戳,很雅很唯美。(非美學愛好者,本金瓶大俗者,但就是戳得到。)

後面的太宰芥川三島川端。。。沒乙個能戳到的,我讀《雪國》都很容易生氣,根本不夠「潔淨」,他們都太清高了。追求「美感」只求極端的剔透。

我朝顧城海子異曲同工,不曉得為什麼那麼苛最易碎最剔透。

本是打造琉璃質的空靈通透,這些作者想抓它破碎的一瞬,他們覺得這是最哀美。可這破碎的一瞬,高雅的琉璃就成了尖刻的玻璃,碎一地一片狼藉,還不值錢,美感喪盡。

他們覺得最美的瞬間,反而是我覺得最打歪的瞬間。

但源氏物語是正統,它真懂物哀美。

是種「剔透+韻意+哀婉」的空靈堅韌,雅到頂了。

光源氏渣地出水芙蓉,思想小俗地無拘無束,犯錯犯地清新朝露。談情說愛以外的景致框架,幽玄地格影陰翳。

給我的感覺是,這種悲傷很容易出現,但也很不容易被打碎。在打碎那瞬間。。。就是後世啥櫻花飄落全是偽物,好做作的,根本比不上原意境的千百分之一,後世的都繞不出虛無和迷茫的匱乏,狹隘。

倘若不得不打碎時,畢竟這是所有生命的必然,有生有滅。那就將哀思化作清風放歸山谷,天長物凡,山川寂幽;萬木蔥蘢,靜候新生。

本人是個道系青年。

如果我朝道家思想重視的是交替時新生的那部分,島國的物哀思想重視的是上一場結束時的那份悲傷。實則一前一後,相互輔佐。

這份意境當真哀而不傷,婉而不喪,同時也淒美到至醇至高。悲之深,徹寒侵骨,懼涼一剎,若尺八嗚鳴悽空 —— 時空仍在,且緩緩哀矣,幽深綿長。

都說了,向死而生根本不夠絢麗,向生而生才夠絢麗。你予我言,太不捨了。

失你倥傯,別離難斷,思若刀剜,淚已珠線。

我好想念你......

後世文人瓦解其價值意義的瞬間,一秒把剔透的琉璃變成破俗玻璃,之前嘔心瀝血刻意雕鑿的一切,全部崩空。

玩歪了。

虛無就是虛無,沒任何美感,死物無美。

月與月影。

—— 發散,關於物哀。

大唐就如當空明月,仙正清朗。源氏物語就如水中漣漪間月的投影,美地當夜陣亡。

源氏物語裡,有乙個沒有黑化前的島國,真是個清幽含蓄的美人。毫不自負,對大唐有一種不卑不亢的信任與崇拜。大唐如月,其如月影。

他們很喜歡,甚至是只喜歡當月影,這是明月本身不會有的美感。

那時的「物哀美」最清正,柔弱非怯懦,沒有後來的喪怨死刻。

物哀本質追求的是一種「願意讓渡部分自我的快樂,去替人替世共情悲傷,著上溫婉靜謐,讓哀意並不羞恥與迴避。」—— 此念良善足以民族之傲。跟後面學歪的「精神病」文人們實在差別太大。

源氏物語中,允許悲傷自然流露,自然沉浸,不批判不壓抑,且能站在理性立場上的輕言撫慰,同是進退,實乃可人。

紫式部是個女性,爾後日本人追求的溫柔也好,可愛也好,小卻勇敢也好,全源於此文的渾然天成。

但都不如它。

它表達出的理智與胸襟,是我第一次在島國純文學裡感覺到。柔小,又很容大。

月影之形本不如明月高懸強大,月影脆弱,常會波紋打散,虛實偏晃。但只要明月存在,月影就會存在。

至於月影怎麼就在幽深的湖裡狂暴,黑化了。。。那是因為明月漸漸也被烏雲遮了,還來了個通天大月食。好在如今明月也在剝雲見霧的程序中。。。

怎能不遙念盛唐。

一千年也好長了。

香魚與《源氏物語》

蔣亞凡 許老闆許諾了500萬的冠軍獎金,球員不想要?高層運作讓舜天贏的話難道錢要足協給恆大?恆大財大氣粗,根本不需要為了什麼面子去迎合中國足協。其次,看首發陣容,恆大全主力,舜天半主力,這是誰放棄的節奏?舜天亞冠慘敗主要原因是第一次打亞冠,又是長途跋涉,對手又是南韓冠軍,號稱南韓巴薩,丟球過早,導致...

源氏物語中最精彩的章節?

源氏物語中精彩的章節不少,大家答了很多,我也湊趣寫偏愛的 鈴蟲 篇。這本書有繁華 有美眷 有宴樂 有風雅 有嫉恨 有競爭 有離散。唯獨 鈴蟲 篇,短短幾頁,褪盡虛華,無贅言,寫盡女人們無關源氏的真情與忠誠,即便現代人閱讀也會有所觸動。鈴蟲 接續 若菜 兩貼和 柏木 這三篇是乙個完整的悲劇,講述了三公...

如果曹雪芹寫《源氏物語》會怎樣?

從藤原彰子生下後一條天皇和朱雀天皇,一條天皇死亡,彰子出家開始,寫藤原家道長一脈的事大概就差不多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祗園精舍鐘聲響,訴說世事本無常 婆羅雙樹花失色,盛者轉衰如滄桑。驕奢淫逸不長久,恰如春夜夢一場 強梁霸道終覆滅,好似風中塵土揚。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螃蟹 我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