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為何一直沒有翻譯為現代文通俗版呢?

時間 2021-05-06 06:01:12

1樓:a3626793

三國演義裡的有些詩句以及各種表,如孔融薦禰衡表等,一般人理解起來確實有難度,如果只是讀故事,當然可以不顧這些,可對有些人,譬如本人而言,如果還沒理解這些佶屈聱牙的東西,便宣稱自己讀完了三國,無疑是自欺欺人。我估計樓主跟我想法差不多,我們並不是想讀白話版三國演義,只是需要一本能夠提供翻譯,解讀與賞析的工具書而已。這樣的話,至少當別人問我「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時,我不會連乙個典故都說不出來。

2樓:蘇軛

四大名著不都是白話文嗎?初中生就可以流暢的通讀了,至於你說要理解深一點的,那些什麼含義,陰謀,《紅樓》裡面的各種各種怕是要窮盡一生。裡面除了《紅樓》生字兒很多,好多字典都查不到之外,起碼可以讀懂劉備是織蓆販履的,關羽是看家護院的,張飛是殺豬的,宋江是個小官吏,但是江湖人都叫他哥哥,猴子沒有電視劇集上那麼「美」豬也是像野豬一樣,大觀園裡有很多搞基的……

至於那種再翻譯版的,記得小學的時候也看到過《西遊記》的,那種感覺,現在想起來就像你看老版的電視西遊記跟那個動畫片美猴王(好像是這名字)就是主題曲是: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的那個一樣的感覺,雖然沒啥毛病,但就是感覺怪怪的。然後,《紅樓》是絕對不能翻譯的,不然就沒意思了……

3樓:丸子

嗯,我倒是覺得,讀不懂的人肯定不多,因為這原本就是古時的白話文,我小學六年級就已經能通讀理解了。

如果您真的認為《三國演義》是中華民族的文學瑰寶,那我還是建議您沉下心來,細細品讀原本。畢竟無論是誰去翻譯成現代白話,無論怎麼翻譯,都一定不會是最原汁原味的《三國演義》,除了羅貫中本人,誰也無法理解他寫書時的原始感受。

順帶一提:近代時興起消滅古文的文化運動,原本就是極端的。失卻傳統的中國文學,恐怕就不再是真正的中國文學了。

正因如此,近年來才會興起古文復興之風。不先毀滅一次,就不會知道珍惜,這原本就是人之通弊。

文字何罪?皆人之罪也。

所以,我還是由衷希望您能沉進書中,去體會我們中國最傳統的文字魅力。

4樓:天下合瘦中堂李

三國演義小學時候讀的了,當時除了有些生僻字不認識基本能通讀,雖然有的細節理解不了但是基本情節發展脈絡對話內容還是能看明白的,你這居然讀不懂。。。有點著急啊

5樓:望北歸

都已經是白話,稍微有點知識背景的人都讀得懂,你還要怎麼翻譯,再說了,人家那個時候都是那麼說話的,翻譯成你想要的那樣,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6樓:魚看不見的海

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了,三國演義是文言文。

感謝樓主的提醒。

我上小學六年級的弟弟因為我的緣故玩三國殺,三國無雙,看完易中天品三國還把三國演義翻了幾遍。

7樓:鳴鴻

《三國演義》的話,應該是有一定文言文基礎的話就可以了,最初可能不習慣,慢慢就很輕鬆了,也不用乙個字乙個字讀,像老羅的那一堆詩,還有詔書,奏摺之類第一次讀可以大概看看,不要深究。

如果真讀不下去,可以先聽聽說書,這個就白話多了,容易接受。

8樓:柳生連也齋

倒是覺得不用這麼嘲諷題主啦,其實古白話誰會看不懂呢?只是沒有那麼流暢罷,比較容易煩罷了,畢竟跟今天的說話習慣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9樓:床上沒枕頭

不請自來

兄弟,我小學的時候也看不懂,覺得無聊沒意思。

現在我上大學,覺得理解起來沒有問題,並且有的句子讀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知識決定你的理解力

10樓:芒果茶

很多人,只是你的想法,並沒有實據論證。

《三國演義》這本書,半白半文,可以說,乙個初中生的學識就能看懂(我小學就看了很多遍了),更別說高一級的學識,要知道高中生可是要求看古文觀止的。

還是一句話,興趣使然。有了興趣你哪怕是看《周易》《抱朴子》,你都會靜下心啃,沒興趣,你連《三國演義》都嫌看不懂。

11樓:雪夜星辰

三國演義這種我初一讀起來就毫無壓力的古白話書,你竟然覺得難懂?大哥你語文課上文言文還怎麼學啊。

三國演義哪有什麼難懂的語句?只不過有些次兩個字變乙個字,完全不影響閱讀啊?

「周昕舞刀來迎,被策一槍刺死」,怎麼翻譯嘛,想了半天也只能是翻譯下「周昕揮舞大刀來迎戰」。

這感覺就像把魯迅的散文翻譯成現代話一樣,完全沒必要嘛。

12樓:

不是,,沒看懂題主到底什麼意思。

『三國演義』本來就是白話文啊,已經很通俗了啊,還想怎麼通俗……

或者題主指的是類似青少年版那種的?那可以直接去買青少年版的看啊(非貶義),因為本來就是白話文了,你再翻譯也就翻譯成青少年的閱讀本啊(-ι_- )

13樓:失眠的暗黑龍

我第一遍讀三國演義是小學

四、五年級,看的是豎排版的,字型不繁不簡,應該是建國後簡化字過程中的某版,生僻字有現在台灣還在用的那種注音。大概十分之一的字不認識,就這都通讀完了,請問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有什麼理由看不懂?

14樓:說書人

因為沒有翻譯的必要。

讀不懂就快去提公升一下姿勢水平吧。

四大名著都挺好懂的,我還記得小學時就有一篇直接節選自三國演義原文的《草船借箭》。閱讀難度一點都不算大。

15樓:

我覺得:

1.初中畢業應該就能讀懂吧

2.看不下去的人絕大多數並不是因為看不懂,是人的問題不是書的問題3.本來買的人就少,白話版的買的更少,成本高回報低,出版社不幹

16樓:粵蠻寧泊

不論是羅貫中的明代版本《三國演義》或是毛宗崗父子的清代版本《三國演義》,原名其實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本來就是通俗讀物,是當時的白話,對像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普羅百姓,也不像《水滸傳》那般混入了許多方言口語,按理是識字的都看得懂。反倒是,比明清的基礎教育普及多了的現代人,竟然會讀不懂,倒是奇怪...若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受過良好語文教育的大眾,反而看不懂以前的通俗讀物,那倒值得人反思...

如果題主真認為《三國演義》是文化瑰寶,那沒理由不去刻服那一點點的閱讀困難,去直面這個瑰寶的真容,是麼?若只是遇上輕微的閱讀困難,就把它改寫以遷就讀者,那寫出來的作品,還是原來的《三國演義》嗎?那麼輕易就被改頭換面的,又能稱得上是瑰寶嗎?

如果題主認為重要的其實是「三國的故事」本身,而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文學作品,那麼讀不讀得懂,又有甚麼關係呢?現代喜歡三國故事的人,恐怕是由於《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也越來越少了吧...

17樓:劉易

咋沒有啊......我小學時聽老師教導去讀四大名著,想找個正經白話文版的都費勁,全是普通話版的。

雖然很多的都不全(諸葛一死就結束,或者沒有左慈戲曹等等),但至少了解故事是沒問題的。

讀不懂的直接跳了也沒怎麼影響閱讀...

一直沒有翻譯為現代文通俗版就是因為現在的白話文版是只要有過初中學歷的正常人類都能讀懂的(文言文都學了...)。

讀不懂的話,耐心讀讀也不至於理解不了的。

再說了,白話文版的已經很通俗了吧...這都讀不進去,又怎能有耐心去認真了解其中的內涵呢?

何況白話文三國都看不懂,就算是鬥破蒼穹...也讀不明白吧。

18樓:

多了去了,各種普及讀本。

既然是普及讀本,就沒必要逐篇翻譯。

再者說,三國演義的故事這麼火,電視劇集,遊戲,什麼沒有?

大多數的學生都看得懂。

頂多是不愛看。

和翻譯不翻譯沒關係。

為何三國演義裡稱張角為秀才?

無名 秀才就是茂才,因東漢避劉秀名諱,改稱茂才。雖然明清也有秀才,但彼秀才非此秀才。明清秀才只是縣學普通生員。東漢茂才名額有限,乃地方州治推舉,皆是顯貴世族之後,成為茂才即封官,比如劉備擔任豫州牧時,向朝廷舉薦袁紹公子袁譚為茂才。我猜想三國演義提到張角為秀才,原因有二 一來警告莘莘學子不要想入非非,...

假如沒有三國演義,你會認識多少三國時期的人物?

機器貓叮噹 曹植 七步詩 曹操 望梅止渴 孫權呂蒙魯肅 孫權勸學 周瑜小喬大喬 赤壁懷古,赤壁 曹沖 曹沖稱象 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 隆中對 各賢臣 出師表 張昭諸葛瑾黃蓋等 赤壁之戰 碧藍軍團 首先關公肯定認識丞相也認識還有貂蟬 這幾位已經成為文化符號了跟演義影響不大 曹操劉備孫權肯定會記得考試要...

現代人討論三國歷史的時候真的會受《三國演義》影響嗎

南小荊 非常受影響。比如被吹上天的樂進,張郃,于禁,徐晃,趙雲,黃忠,馬超等人。全史地位可能和你根本沒聽過的譬如 馬隆 王鎮惡 曹景宗差不多甚至不如,是不是非常破壞你的三觀?我告訴你汾陽王對曹操的功績能力人格等等方面幾乎全包圍,根本不用歷朝帝王出馬,你是不是根本不信? 鐘荀cp粉solo人員 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