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除貪嗔痴?

時間 2021-05-31 16:03:49

1樓:「已登出」

雜阿含經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無常經:像如是的經教,乃阿難我,和諸大德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乙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應當觀察色是無常。像如是的觀察,就為之正觀。能正觀的人,就會生起厭離無常之心,能厭離的人,就會將其喜貪滅盡,喜貪滅盡後,就叫做心解脫。

同時也應該像這樣的去觀察受、想、行、識,都是有變易,並無常住。像這樣的觀察,就為之正觀。正觀的人,就會生起厭離,會厭離的人,即其喜貪之心會滅盡,喜貪滅盡的話,就叫做心解脫。

像如是的,比丘們!心解脫的人,如果想要自證的話,就能自證!所謂證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像這樣的觀察五陰為無常那樣,也應觀察「五陰是苦,是空,是非我」。

這時,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納受,而願意奉行!

2樓:飛龍小院

題主能提出這麼有深度的問題,先隨喜讚嘆你。如何戒除貪嗔痴?我簡單提一些看法,供你參考。

一、首先什麼是貪嗔痴?

貪是對喜愛的東西過度。嗔是對討厭的東西失態。痴是對客觀規律的無知。

二、其次貪嗔痴的根源在哪?

為什麼有過度失態或無知?因為人心不清淨。人不相信自己本身是清淨快樂的,而去關心外面的人事物。一旦發現以為美好人或東西,如果不自我關照心念,就容易忽略了節制、慈悲、理智。

所以你發現沒有?貪嗔痴的根源,不在貪嗔痴本身,而是執著外相,以為外在美好是實有。不知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如露亦如電。以為正確,而顧此失彼,犯了貪嗔痴而不自知。

三、再次,道理明白後,培養好習氣。

不在消極面想太多。多看積極光明面。慢慢養成新好習慣,慢慢就戒除了壞習慣。

四、學習正見,幫助他人。

多去學習客觀規律,包括傳統文化儒釋道,諸子百家,科學和哲學。

好好賺錢養家,好好幫助有緣人。

3樓:灰色化妝

洗衣機真的是壞掉了。一開始還只是需要手動放關水,現在連脫水也不應人了。由奢入儉難啊,回到過去的用手擰乾,心裡頓生委屈和氣憤,但又能和這個呆不講話的大傢伙說什麼呢。

回過頭看,這是貪嗔痴。貪是對順的境界起貪愛,嗔是對逆的境界生嗔恨,痴是不明事理。這刻,我忘記了用手洗衣才是平常。

洗衣機壞了,不過回到了平常。如果在新貨到來前安下了平常心,這就算一次小小的修行,禍兮福所倚。

4樓:查暄

貪嗔痴戒不掉,也接不得,你若要做的是如何引導貪嗔痴往乙個正確的方向發展。正如電影《哪吒》一樣,為什麼哪吒本身是魔丸,最終卻成為了英雄呢?

5樓:橙小子

喜歡吃的東西少吃,不喜歡吃的多吃點。

喜歡看的東西少看,不喜歡看的多看點。

受福的時候不喜,受難的時候不悲。

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說話,忍。恢復理智後再思考。

少放縱,多學習。少固執己見,多傾聽他人想法。

要有信心戒除貪嗔痴。一切不離生活,歸根到底,自己的心怎麼去認識世界。發現不對要及時調整,長此以往一定會有進步的。

6樓:阿東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法華經》

7樓:「已登出」

不知道你指的程度是什麼?就我個人來看,貪嗔痴是自身的問題,如果沒有危害自己和家人以及社會的話,完全沒有戒除的必要,相反要進行合適的引導。有貪,不滿足,有企圖心,因而你會上進;有嗔,有性格,不會隨波逐流,有主見;有痴,無知有時候是福,知己無知,因而不自滿,不驕傲,知人外有人方能虛懷若谷。

人貴知自己有不足,當你察覺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時,才會克制,這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如何理解女人的貪嗔痴?

抽菸喝酒不燙頭 貪嗔痴,這是從佛家的角度說,眾生皆有自己的所求所願所愛所恨,無關乎男女,老弱幼小,本性所致,佛家修心修身修眾生,以求無貪嗔痴。倒過來看,如果乙個修行的人從一開始就是想著,我要成佛,我要修成正果,我要戒掉心中的執念和過往的種種,其實也是貪嗔痴的表現,貪圖修成正果的名,修行過程的種種自我...

如何與「貪嗔痴」的人相處?

德遵普賢 幫助他們放下貪嗔痴,因為佛告訴我們,眾生的自性都一樣,都平等,只是因為妄想執著障礙自己了,不知道自己的真如本和佛菩薩一樣,所以大搞貪嗔痴。佛法的存在就是用於對治貪嗔痴,所以首先你自己要做好,為人處事得當,對工作認真,對家庭負責,看到你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他們才有興趣向你學習,度他們的機會不就...

貪嗔痴體驗夠了是不是就不會再貪嗔痴了?

八種貪心如同電力發動馬達驅動了不善行為,如偷盜 欺騙 搶劫 邪淫 私通 酗酒嗑藥等。二種瞋根心 在不善行的背後,如殺 害 侮辱 中傷 毀謗 說人壞話等。例如,為怒氣或憎惡所使,在被狗咬時會想去打死它。二種痴根心 巴利文 moha 有二種意思 無知 無行無明 和錯妄 邪行無明 根源於無知,或根源於錯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