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意生身是指什麼?

時間 2021-05-31 12:43:08

1樓:司馬義

我有受時故有身、我有想時故有身、我有行時故有身、我有識時故有身。我攝受種種形色時故有身。故五蘊者是名有身。

當來有愛、或有貪、或有喜、或有種種染住時,叫做有身集。

當來有愛、或有貪、或有喜、或有種種染住時,盡卻、斷除、離欲等,叫做有身滅。

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叫做有身滅道跡。

實修者,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

只要你能見正法,自然會忽視外法。阿含經是最早的文獻。若依此,沒有比它更接近原始佛教。

2樓:普波居士

意生身者,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摩化身,摩奴末耶身。非父母所生之身體,乃是初地以上之菩薩為濟度眾生,依意所化生之身。此外,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無色界、變化身、界外之變異身等,均屬意生身。

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是現量,第六識是妄想,第七識是執著(恆執第八識為「我」)。若破了妄想執著,第七識就會出來,出來一次,就會形成乙個意生身。

意生身指不假父母精血等緣,唯由心意業力所化生之無實質之身。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音譯摩奴末耶。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無色界及變化之身等均屬此身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雲(大正2·244b):「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即將中有之身稱為意生身。

3樓:Sissy

乙個人,祂一定要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三地滿心的無生法忍,因為這樣子的結果,祂才能產生意生身;因為有了意生身,祂在投胎的時候,這個意生身能夠離開這個胎位,然後在外面遊走;等到要出生的時侯,才回到胎中,然後出生。所以乙個人,如果祂有意生身,有三地滿心以後的意生身,祂在入胎以後,祂就可以去除胎昧。所以宗通者,一定要在三地滿心以後,才不會有胎昧。

摘自正覺同修會官網

什麼是大家說的 原始佛教 ?

所謂原始佛教,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共識,是一些修行者認為即使是變化最少的上座部佛教仍然不夠純粹,新增了很多後人的觀點,要知道最早的一次佛教集結,只有戒律和經藏,沒有論藏,所以他們對待論藏的態度就非常謹慎,但是,經藏很零散,而且其中對具體的修行細節沒有足夠詳細的描述,所以才有了論藏乃至阿毗達磨的出現,它們...

原始佛教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是烏合嗎

花開生兩面 原始佛教的出現不知道吸收了多少原來大乘佛教的信徒,很大一部分人忍受不了大乘佛教現在魚龍混雜的現況,改學比較純粹的原始佛教。失去了那麼多的信徒,地位也被拉低了那麼多的 大乘佛教 不暴跳如雷才是怪事。他們很多人滿口的 慈悲 但絕大多數人只是表面上的口頭慈悲,當你動了他們的蛋糕,挑戰了他們在華...

佛教中的「永不退轉」是指什麼修行境界?

不退轉的要求很高了,就是等級非常高的修行人,也不一定是不退轉的境界,不退轉就相當於投胎後還能保持投胎前的許多慈悲心 智慧型 通常神通肯定有,就是自己不一定願意用 退轉就等於你之前考這個卷子,滿分,這次覺得自己學的特別好,或者健忘了,就只考了八十分。也就是說退轉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堅固。退轉是很可怕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