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理解心經的含義??

時間 2021-05-30 17:36:22

1樓:

這算是乙個很經典的月經問題了。《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摘抄。裡面佛教關鍵的知識點都提到了。

比如菩提薩埵、般若、波羅蜜、五蘊(三科)、空性、四諦、十二因緣……這些知識點後面所連線的都是大經大論。比如三科四諦十二因緣,對應的就是阿含、婆沙或者俱舍論順正理論。般若、空性與之相關的是大般若經、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

所以說,《心經》算是大乘佛教的綱領性作品。

若是想簡單、機械的了解一下《心經》說什麼。那只要一本工具書就可以了。比如《法相辭典》、《佛學大辭典》之類的。

假如想深刻的理解《心經》,那得學貫大小乘各經論、充分了解印度思想史了。

2樓:

心經雖小,卻是大般若經的精華。文字雖短,解釋起來卻得大動干戈。而我顯然沒有這個能耐。

我給題主提供乙個思考的切入點吧。色空關係,這個問題仔細琢磨進去很有意思的。

心經說空色相即,就是說空色是一回事,說空就是在說色,說色就是在說空。雖然如此,空色畢竟還是不同,否則只說空或只說色不就夠了嗎?為什麼要同時使用空和色這兩個概念呢?

如果空色一致,那麼是不是說一切皆色或一切皆空都是正確的呢?

所以題主你看,我們平常在唸心經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幾秒鐘的功夫就小和尚撞鐘朗朗上口地念過去了,可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其實是不符合我們的日常邏輯的。這就是乙個很好的思考點了。心經肯定是符合邏輯的,可為什麼心經描述的色空關係如此迥異於我們日常的理解呢?

我覺得,如果能夠思考並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題主對心經乃至心經背後的般若系經典的理解一定會更上層樓的。

至於什麼是正確回答,其實見仁見智。無論是三論天台,還是唯識華嚴,都註解過般若系的典籍,不能說誰對誰錯,但根本的旨趣都是對上面問題的回答。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但首先要找到正確的問題。

3樓:Lucky

靜坐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默背一遍,看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後會逐字默背。

觀自在菩薩。有說寫的是觀音大士,有說寫的是證悟到的佛果。最近個人可能體會到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內觀於自身的佛性。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喜歡行多於思,思而不行多生煩惱。很多想法,思考必須化為真正的行為才見到產生的結果,思考應對的方法,而有所得。

行深,不斷深入的用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型付諸於行為時,照見五蘊皆空。

以上均為個人理解,不喜勿噴。

4樓:懶猴子

《心經》是般若法門的高度濃縮,是觀自在菩薩對自己境界的說明,都是果上的功夫。

所以,如果境界不到,我覺得沒有辦法真正理解,但可以作為修行的方向標。

5樓:非常名

很簡單。

心經是在描述,打坐,當中的狀態。

上坐能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除一切苦。

那麼問題來了。

請問,下坐以後呢?能不能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能不能除一切苦呢?能不能有妙用呢?

我是說在現實生活當中,在現實工作當中,能不能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不能除一切苦呢?有沒有妙用呢?

瑜伽冥想,早在,佛陀發現佛法之前2023年左右,就有了。瑜伽冥想的宗旨也是為了解脫,但是他們不究竟。要是究竟就不用佛陀發現佛法了。

為什麼說不究竟呢?

因為佛陀苦修六年瑜伽冥想,說跟成佛沒關係。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所以說,不究竟。

現在是末法時期,99%的修行人都是盲修瞎練。

沒學,離佛很近。

學了,離佛很遠。

地獄門前僧道多。

做夢娶媳婦,淨想美事。

打坐玩幻覺,竟想美事。

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6樓:普波居士

心經的含義就是讓見性成佛的,是修如來清淨本心的。要得清淨心,就要放下貪嗔痴的執著心。要放下貪嗔痴,就從嚴謹持戒開始。應當如是理解。

7樓:月面寶陀

最近在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其文600卷,心要精華就是250餘字的心經。心經就是般若法門,超越一切文字與尋思境界,但靠證悟。

8樓:十里塵華笑春風

心經,在自己沒有一定修悟之前,不宜以文本來理解,那些解釋心經的都是自己修悟之後,才豁然通達而形於文字解釋的,當然這並不妨礙未悟前,做為日常的預備薰修。所以僅就日常預先薰修,而非意思意義本身來談自己的理解。

心經,主要濃縮為,照,與見。觀照,覺見。誰來照見,觀自在菩薩,此菩薩是誰?

觀自在,能觀自己存在的是誰呢?自心。自心在何種狀態下,觀照覺見一切生命活動現象皆為遷轉流變無有恆常主宰?

在行入甚深的超越言語思維的無分別智慧型中。在此智慧型的光明下照見一切之真實本然。此真實無有任何生死涅槃。

本身也並不存在乙個得到不得到的問題。如此得無所得,自然自心逍遙自在,毫無任何牽絆縛掛與障礙,如此無有恐怖(這裡點明人在面對威脅個體生存的老病死的根本不安全感,即生存焦慮),不再做日常顛倒的與所照見的真實本然不符的任何無根虛幻之夢之心想。

總而言之,像此等諸了義佛經,在未修悟前,很多皆是不求甚解(想解也解不了的,即使自己去看了悟者的解釋通常也不會是非常明白通透)的薰修而已,只是為以後的悟入做一薰修的種子,至於何時這顆種子開花(悟入,徹底明了經義)結果(證果,證入究竟涅槃),則不僅需要多方面修行因緣條件聚合齊備,並也需要一定時節因緣的節點。願有助益。

怎麼理解心經?

心經是佛菩薩在果地對 心 為何物的白描,普通人雖然可以從字面意思去做邏輯層面的解讀,但終究會因為沒有相應的證量而無法真正的體會其中含義。經典很重要的乙個作用是印證,印證不是基於文字去揣度後面的境界與狀態,而是達到相應的境界與狀態後拿與經典印證。所以,題主不必糾結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不妨以不求甚解,不...

我對《心經》的理解?

施財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舊譯,鳩摩羅什所譯。觀自在菩薩是新譯,玄奘法師所譯。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渡自在,這是觀自在的含義,智悲雙運,自覺覺他。菩薩是梵語音譯,全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是指有情的眾...

如何理解「在理解法律的真正含義時,最不應當去垂問的人,就是立法者本身」?

不認同。當你提及 真正含義 的時候,其實已經預設了乙個前提 法律的含義可以區分為真正的和虛假的。這個前提等價於 1 對某個法律的含義來說,它要麼是真的,要麼是假的 或者 2 對某個法律的含義來說,它要麼是正確的,要麼是錯誤的。顯然,前者是描述性的命題,後者是評價性的命題。如果在 1 的意義上談論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