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口相聲和評書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30 05:38:52

1樓:

實話告訴你吧,沒有區別!

人家自己說叫單口相聲就是單口相聲,人家說是評書就是評書!

就跟電視劇集和電影的區別一樣,沒有本質區別!

相聲和評書都是民間藝術,沒人給他下定義。

我說一段繞口令,我說這叫評書它就叫評書,我說它叫單口相聲它就叫相聲,我說這叫京劇就叫京劇。

2樓:蜜柚甜心

從沒想過拿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比,既然提問讓比,那咱就試著讓他們比比。相聲和評書雖都屬曲藝,但也是不同的行當。而就單口相聲來說,雖然跟評書一樣都是乙個人表演,而且是以說為主,但還是有很大差別。

表演同樣一段故事,評書在講述中不要求抖那麼多包袱兒,表演者講得引人入勝,觀眾或聽眾聽得津津有味,這就夠了。哪怕表演過程中沒有乙個地方逗人發笑,也不算失敗,只要受眾聽得進去。單口相聲則不同,既要吸引觀眾聽進去,還要想著往裡加包袱兒,一段單口相聲故事挺精彩,但觀眾自始至終沒有笑一次,那也不算成功。

當然,我們聽到的評書一般來說總要逗那麼幾下,而且有些演員還挺注意這方面表現,觀眾聽了也能樂,但這不是強求和必須的。就單田芳來說,他的評書經常出現風趣詼諧的段落,比如學徐良學山西話,學房書安沒鼻子的發音,都挺可樂,而且由於他是東北人說話自帶喜感,好玩兒也是他評書的聽點之一。另外他的歲數比郭德綱大得多,所錄節目又多,雄踞電台幾十年,有著深厚的聽眾緣。

相信在中老年受眾裡,沒聽過郭德綱的多,沒聽過單田芳的少。再說郭德綱。很多人都知道他並非從一開始就學相聲,而是評書開的蒙,因此在評書表演方面也有一定的底子。

由於後來精於相聲表演,以至於他現在即使是單表演評書,也會往裡加很多包袱兒,觀眾對此也有很大期待,因此他的評書也就和單口相聲沒太大差別了。這還是沒有比出結果。要不咱不橫向比了,咱比他倆在各自行當裡的水平吧,這就好比很多了——單田芳儘管說書無數,但其表演在評書界不算至高水平,比如比起袁闊成和田連元;反之,看郭德綱的表演在相聲界的水平呢?

我看,就讓後者勝出吧。但至少有一點郭德綱比不了單老:一部作品哪怕再長單田芳總會說到最後,讓聽眾聽到結尾心裡踏實,不會像郭德綱搞那麼多爛尾工程。

3樓:Jagupower

評書有完整的情節,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情節吸引觀眾。單口相聲故事結構不完整,只是選擇故事中的一段來擴充套件鋪開,加入包袱,以包袱的趣味性吸引觀眾。

4樓:李扶蘇

一般來說是長度包袱結構性

雖然混著來的也不少

然後郭德綱那個一眼望不到盡頭掉坑里就一直下落看見亮都掉美國去了的作品我認為是評書雖然說的很次

除了郭德綱這個

其他的還基本都是按照以上三點來的 ...

嗯 忘了最重要的一點評書關鍵在評評評

思想境界要高一點[笑]

風格上來說就是評書更有意思一些(耐人尋味)相聲更有趣 (生動而富有變化)

5樓:舒駿

這個問題聽過劉寶瑞先生的相聲應該知道。其中說《兵發雲南》一段開場就回答過這個問題。說相聲相比評書或者講故事要相對誇張一些。

說相聲在台上就得把台下觀眾給逗樂了。沒逗樂了這相聲算是白說。算是火候不夠。

6樓:兔尾巴老李

總的來說,說書的包袱是為了故事服務的,所以包袱第一不能多,第二不能跳出情景,第三不能破壞故事的氛圍。當然這三條不絕對,也有不按規矩來的,這麼做的一般是評書相聲兩門兒報的演員。

單口相聲的故事是為了包袱服務的,整個節目的核心價值就在於逗觀眾樂,或者使觀眾覺得有趣,具體到故事怎麼怎麼樣,是次要的。這就形成了包袱隨便抖,如果是相聲大會還能隨意拿前場後場的演員抓哏,完全不必在意故事的情景和氛圍這樣的方式表演方式。甚至故事本身你也能隨便改,說廣泰回家你也可以把廣泰說死,只要現場效果好,沒演員的不是。

還有就是,說書先生的傳統中還有乙個高台教化的使命,人物故事臉譜化,忠臣孝子得捧,昏君佞臣得罵,可以說代表了底層人民最樸素的價值觀。相聲就沒那麼多顧慮了,儘管使勁抖包袱。

先說這麼多,算是我再挖一坑,近期填大坑之後再來說。恩,是的,要把內邊的扣子圓了。

7樓:DanielZZZz

郭德綱有段關於這事的單口,解釋了這裡的區別。單口不能搶評書的料,所以有了妥協後的八大棍限制。具體自己去聽下,轉述不是完美的

8樓:王禹斯

評書重在乙個「評」字,傳統評書是幾乎沒有人物對話的(加入人物對話算是評書在現代的乙個革新),基本就是乙個人以第三人稱講故事,邊講邊評(有點夾敘夾議的感覺),而且傳統評書藝人為了吸引觀眾,都會在一次說書的最後留乙個「扣子」,也就是懸念,也就是「且聽下回分解」,下一回開場就是「書接上回」,先概括上一回的內容,回顧幾句,然後繼續說。還有就是,評書應該是看,在廣播時代演變成了聽,其實評書藝人配合內容的表演也是頗見功力的,身法、架勢都很有講究。

單口相聲更偏重「相聲」,包袱比較重要,再就是往往都是小段的故事,或者比較鬆散的長篇(類似系列劇),這個其實和評書小段很難區分。

再有就是評書的歷史很久,至少在東漢就出土過說唱俑,表現的就是評書的雛形。而相聲一般認朱少文為祖師,其實朱少文是發展了對口相聲,在朱少文之前是有單口相聲的,很可能單口相聲的起源是評書的開場段子。就像相聲有定場詩一樣,評書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類似的形式,比如在正書開始前,現用乙個短篇吸引大家靜下來,這種短篇乙個是短,乙個是吸引人,短笑話之類最為符合,可能在慢慢的發展中就成了單口相聲的雛形,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猜測,不過評書出現的早,單口相聲出現的晚,是公認的。

看見樓上有人舉了張壽臣老先生的例子,其實評書表演藝術家裡也有運用相聲的包袱手法的高手,比如田連元老師,不論長篇評書還是評書小段,都運用包袱的手法為評書增色不少

單口相聲和脫口秀有什麼區別?

小秋 單口相聲屬於傳統曲藝,有的與評書一樣需要結合歷史和人物來理解,其創作主要是圍繞一件事來鋪墊講述,重在敘事塑造人物,用到說學逗唱,可能聽到最後才會心一笑。脫口秀屬於舶來品,往往圍繞乙個主題進行笑點的安排,通過時下一些社會現象,或者司空見慣的人與事,凸顯某一類人的共性反差引發笑點,也許偏激也許自黑...

脫口秀表演和單口相聲有什麼區別麼?

相聲是中國獨有的。相聲是中國的傳統藝術,經過了好幾代人演變而來,這裡面凝結了無數的相聲先輩們的經驗和血汗,經過好幾代人的傳承和改良發展起來的。個人觀點來看美國的脫口秀在批判和諷刺方面的效果,顯然是最強的。表現形式方面。比較正式的有新聞訪談類節目 面對面 實話實說 等,比較輕鬆如如明星訪談,吐槽大會 ...

如何閻鶴祥評書單口相聲的水平?

李世一 自問自答,看法如下 問題主要有兩點,其一嘴上愛吃螺絲,常常錯字漏字 其二台上愛忘詞,自己甩出去的扣子說一會收不回來。這都會影響舞台上的演出效果,但角兒人緣好,錯了觀眾也愛看,也不計較。優點特點主要有這幾點 1.真實性強,作品裡大多數可考的細節基本都經歷過親自考證 書本 實地 經考證後的故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