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中庸》?

時間 2021-05-30 02:06:30

1樓:胖胖

中庸,以中為用,不走極端,何謂極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舉個談戀愛的例子吧,你倆卿卿我我時,她要天上月亮你也想摘下來給她,可一旦分手,她移情別戀時,你恨不得立刻讓她死在你眼前。

這就是走極端,不合中道。

2樓:年關將近

中庸之道可以看作是成功學的一種,普通人取中庸之道比較容易得有限的成功。而非常之人必行奇險得非常之功,如項羽破釜沉舟,孔夫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3樓:課堂留守

中,是不有之有,不存之存。不偏之謂中,這句話太對了。不偏一方,不落一隅。問題是,在哪兒?怎麼呈現?

庸,用也,何為用,如井水一般,汲之為用而不竭,是為庸也。源出不窮,用之乃有,是為庸。

可以讀讀《井》卦和《中孚》卦。

4樓:鴦寚礥蕋

往小了說,避免鑽牛角尖;

往大了說,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都需要去極端化。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

這就是《中庸》一書的意義。

5樓:萬乃石

人們對「中庸」這個詞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這是和稀泥的意思。

其實「中庸」這個詞的中並不是說正好在中間,誰也不得罪的意思,而是應該按照孔子的家鄉話,發三聲「腫」音。山東人說「中」(腫音)的意思是,合適、可以、沒錯、就這麼辦,的意思。是一種對正確意見的肯定,而且後面往往會跟著乙個行動。

第二個字「庸」在這裡總是被誤解為「平庸」,認為是在說千萬別出頭,要把自己埋在人堆裡。但其實「庸」在這裡是「平常」的意思。結合起來就是:

「把最恰當的行動,融入到最平常的生活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力爭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恰到好處。恰到好處,絕對不是和稀泥。

比如你是個老師,看到兩個學生打架。各打五十大板,就是和稀泥。而中庸的做法是,先問清楚到底是為什麼,根據原因和經過給出足以服眾的處理結果,然後教育同學們,讓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教員的文章裡面,就經常教大家用中庸的方式認識問題。

比如在《實踐論》中說:既要反對經驗主義,也要反對教條主義,應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說:既要反對關門主義,也要反對冒險主義;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說:

既要反對右傾機會主義,也要反對左傾機會主義。。。教員總是在告訴大家,什麼事情都不能做過頭,不能走極端,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這才是中庸

6樓:湯平

中庸就是:不偏而常恆。

小生孔子,雖祭祀天道,具三分慧根,終誤人不淺。

道,乃恆古長存,藏萬物中,天地終極,唯其不偏而常恆,唯悟道可居中庸。

7樓:DaRenXin

中庸意味平天下的境界。

也就是中庸境界,儒學中認為中庸只有君師才有,也就是天之驕子才有的境界。

如果人世有人達到中庸境界,那麼天下就可以平了。

但是要中庸境界平天下必須是儒學中人,還有儒學中人的中庸境界也就是唯一的儒學平天下境界。

好像很繞?

其實不是,是這樣的,夫子曾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啥意思,要等到中庸境界這種天命本位的君師,不用天下來換?你以為啊!

以為啥,舉個例子,商鞅以為變個法就不用車裂了。

很多人以為就是一馬平川就可以等到中庸境界的儒學正統十級段位德位至平天下的中庸境界,想得美?

不脫一層皮都是好的。

好好等待吧,千萬別期望中庸境界的儒學正統十級段位德位至平天下。

因為要想中庸境界的儒學正統十級段位德位至出來,busi也是canfei.

儒學正統,保留其解釋權。

8樓:趙冬

乾坤之中萬物生。這是永恆不變的現實,和古老的易經所表達的世界模型。

中庸是代表的終極含義,是類似西方的民主。但是。中庸所代表的民主,又顯然比西方之類的簡單民主,要高明許多許多。

中庸的數理依據是起於易經。

從兩儀,到四象,到八卦,到六十四卦,易經似乎就到此為止了。其實,陰陽即可以生化萬物,必然不會止於此。一百二十八卦,二百五十六卦,及至於無窮(∞)卦,才會達到我們真實的世界。

我想,這才是易經所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只有∞卦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那麼我們的《易經》為什麼只用兩儀八卦至六十四卦來演繹世界的變化呢?

有乙個數學形式可以解決這個是什麼原因!

那就是著名的帕斯卡三角。當然,這個三角最早是中中國人發現的!

9樓:樂活

實話說,《中庸》在本人心中的地位還是挺高的

不過因為很久沒讀過《中庸》了,所以下面說的都是基於之前看書的記憶,如有錯漏,就請多包涵了

在本人看來,《中庸》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以下兩點

第一點是開篇的那句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一句三段話分別涉及到了五個主體:天、命、性、道、教

前幾十年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一篇叫《性自命出》,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於情,情生於性」

這裡也涉及到五個主體,天、命、性、情、道

《中庸》的五大主體,涉及的範圍更廣泛,從上天一直講到教化或儒教的誕生的理由,其中更是隱含了儒家的宇宙起源觀,就是孔子一直不肯跟大多數學生講的性與天道

在這裡,則明言天命之謂性,而命則自天降

天命是乙個詞,卻包含了兩大主體,天和命

在這裡,天命是附屬於天,是由上天所出的,跟芸芸眾生沒有關係

更關鍵的是這一整段裡對性的描述,宇宙萬物之性皆由天之命所授,這等於在說宇宙是通過天之命而創造的。

那什麼是命呢?

命者,令也

所謂天命,實際就是來自上天的命令。所謂天命之謂性,換句話說,就是上天通過命令創造了蘊含靈性的宇宙

這裡是不是已經接近神學了呢?

在本人心中,「中庸」的合理解釋應該就是順命了,這裡順的命指得就是天之命

孔子在《論語》中說自己五十歲知天命,七十歲才從心所欲不踰矩。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說的就是中庸的狀態

由此也可以看出,知天命不代表就可以順天命,因為天命靡常,唯變所適。

另外還有關於天命與命運的關係的,這點是個人覺得很多學者沒有說明白,或者是迴避了的地方

現在人聽到命,會很直接的聯想到命運,兩者雖然是不同的東西,但也確實是有關係的

那關係在哪呢?

天命之性賦予萬物,萬物皆受天命,然受天命各有不同,由此天命摩蕩之謂運

於萬物來講,屬己之命為性,非己之命亦為命,性在內,命在外。命再進一步擴充套件為生生不息之大化流行,而性如一葉漂流於命運海洋。

然則,人在感嘆自己命運漂泊無依時,當明知,命運之海,乃眾生之性之所彙。

這樣想,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孤獨了呢!

再說第一點,「誠」吧

中庸的後半段主要就是在說誠了,而且還通過誠把天人溝通了起來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易傳》

這裡寫的是「易」,實際上說的是天。

上天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但可通過至誠而感通,非天下至神還不能如此。

而《中庸》裡就有至誠如神的說法。

這裡通過「誠」,把天命之性又追溯回了天,實現了儒家之道的統一。

你怎麼看待「中庸」?

太極 太極圖告訴我們 一 見仁見智永遠存在,這是自然而然 勢所必然 理所當然。二 相對客觀有主觀,相對唯心有唯物,相對微觀有巨集觀,相對矛盾有統一,高低 內外 正反 大小 長短 遠近 新舊等等。三 有所變有所不變,有絕對的相對有絕對的絕對。矛盾是絕對的相對,統一是絕對的絕對。變和不變 絕對和相對,既...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惡魔笑我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 怒 哀 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唉!中華...

你對中庸的理解是什麼?中庸的人會更容易成功嗎?

Excel Brain excel brain 中庸與極端 均值回歸,物極必反,調節迴路,VS 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增強迴路 均值回歸的自然規律 i007 這還用說嗎?中庸不好,孔子談這個幹嘛?但是,中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隨時可以不做英雄,每個人都可以閃亮,內心價值比法律道德高大上,家庭比工作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