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壽則多辱?

時間 2021-05-29 22:20:25

1樓:颯爽陳姑娘

對「壽多則辱」一詞感觸頗深

奶奶88歲了,已呈老態龍鍾之像,眼睛患白內障,耳朵聾,偶爾大小便失禁,跟她講話要慢速,大聲。

她還有很多聽不懂的話,要解釋給她。

她吐槽大哥,二哥,三哥,吐槽大姑小姑,說她們變了,爸爸也變了,都變得沒有耐心了,不願意理她。都玩自己的手機,手機裡有什麼呢?

她覺得所有人都嫌棄她,事實上,是她自己嫌棄自己。

其實,我也不願意跟她講話,雞同鴨講,還要大聲,慢速,時刻解釋,比上課還累。

她也看不慣我的髮型,穿搭。

她唯一不吐槽的就是媽媽,因為我媽一日三餐伺候她。

活得久有什麼好?

被時代遺棄得乾脆利落,毫不留情。

她的小夥伴們大都死了,沒有死的,也難以自理,像風中的殘葉,苦苦支撐。

我多次表達活到七十歲就很好,老不至於糊塗,尚能自理,該見識的見識了。

忽然想,如果是個有錢有勢的老人,會不會活得快活些,一想到船王何老,生前與死後悲涼,老了就是麻煩。

這一輩子,活得太短不夠本,活得太久,也沒什麼意思。

還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吧。

2樓:關情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屈平沉江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

北里有賢兄,東鄰有小姑。隴畝油油黍與葫,瓦甒濁醪蟻浮浮。黍可食,醪可飲,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發奔流竟何如,賢兄小姑哭嗚嗚。」——李賀《箜篌引》

3樓:

生命的長短從來不是自己可以限定的,珍惜此刻就好,因為你不知道你下一刻遇到的是什麼。

比較讓人熟知的就是《徒然草》釋「壽則多辱」:「壽則多辱。至遲四十以前合當瞑目,此誠佳事也。

過此則了無自慚形穢之心,唯思於人前拋頭露面,且於夕陽之日,貪愛子孫,而於萬類情趣一無所知,思之實可悲可厭也。」。

意思是:天生萬物,而以人之壽命最長。其他如蜉蝣,早上出生晚上即死;如夏蟬,只活一夏而不知有春與秋。

然而抱著從容恬淡的心態過日子,一年都顯得漫長無盡;抱著貪婪執著過日子,縱有千年也短暫如一夜之夢。人的壽命雖然稍長,但仍不可能永留人世。以過客之身,暫居於世上,等待老醜之年的必然到來,到底所圖為何?

莊子有云,壽則多辱。所以至遲四十歲以前,就應該瞑目謝世,這是天大好事。過了這個年紀,還沒有自慚形穢的覺悟,仍然熱衷於在眾人中拋投露臉;等到了晚年,又溺愛子孫,奢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他們功成名就,把心思以為地放在世俗的名利上,對人情物趣義務所知,這樣的人,想起來就覺得可悲可厭。

其實發生這種思考,不過是因為厭世而已。

4樓:

你也可以換個角度,認為人的生命是「壽者多幸」。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多面性。生命也是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交加。只取一面而談太過片面。

當然,30而死,60才葬的人,當然是更會覺得生命是壽則多辱了。

如何理解「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亦有所思 這和剝極而復,月滿則虧,物極必反是乙個道理。即,事物當展到頂端之後就會呈現衰弱之象,這是符合規律的,反之亦然。這個物壯則老,指的就是反之!從周易開始,這種發展的極致成為了一種樸素的哲學觀念。按字面解釋,只要物 壯 則必 老 那麼可能得出乙個消極的結論,即,不 壯 則不 老 其實不然,真正的...

如何理解「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張易傑 這句話其實挺好理解的。仕,本義就是為官,其實質就是為道。為力行,亦即篤行。學,本義就是為學,其實質就是為學,為學習,亦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優,本義是有餘力,其實質就是有餘。仕而優則學 即為道日益,則為學日損,故通過 學 亦即為學 來益之。學而優則仕 即為學日益,則為道日損,故通...

你是如何理解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在愛情裡,太聰明了總是不好,偶爾糊塗才能長久。你自以聰明,翻了手機,知道了他的過去,他的秘密,這能增進你們的感情嗎?肯定是不能的,結果只會是猜忌和爭吵。 可以用情至深,能夠思考的深邃.這是超越常人的天賦,但從生命延續的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是一種缺陷.因為身體本身很可能沒有與精神相匹配的處理這種ou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