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界有幾種修行的方式呢?分別有什麼成就?

時間 2021-05-11 23:57:26

1樓:人間修行者

正道:修性,修命。完!

修性,與宇宙大道本質貼合…

修命,自身能量層次的提高…

邪道魔道,不是太了解…都有其各自方法,提公升自身能量層次這個是共性

2樓:空生

1. 揚公升:如果你繼續體驗與創造不同的外在世界體驗,了解越來越高層次的自己,或者說體驗真正宇宙的無限種層次與自己的存在面相,你可以選擇揚公升到高次元,這是一的法則中Ra的道路,也是很多所謂外星生命體和絕大多數人類合適的選擇。

如果揚公升是你的選擇,那你就無條件的去愛你遇到的一切,了悟他們都是遺忘中的天使,去幫助他們,奉獻自己。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各種選擇本質上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2. 靈修:如果你想看到自己內在的更高層次面相與宇宙的內在本質與經驗,你可以選擇靈修向內修,修禪定中有或睡夢瑜伽,出體探索等,體驗內在宇宙實相,回歸內我。

也就是賽斯的道路。回歸就是合一,成為內我的一部分。如果回歸,這個回歸部分就不會再經歷投胎。

雖然內我的其它能量可能還有在轉世中的部分。這種合一中也依然可以存在個體性,但與佛教中有一種徹底放棄個體性的合一或者終極涅槃還是有區別的。

生老病死只是體驗,而我們有選擇的權力,靈修與佛法都可以超越生老病死和輪迴,揚公升雖不能超越,但高密度對生老病死的體驗也不會像第三密度如此令人恐怖。高密度外在次元存有的死亡甚至是喜悅的,疾病也幾乎不會有。出生也不像第三密度這樣刺激。

摘自某群聊內容

3樓:彌陀你好

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一、三論宗又名法性宗

隋吉藏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此宗的學統,在印度是:

龍樹一提婆一羅睺羅一青目一須利耶蘇摩一鳩摩羅什。在中國則是:鳩摩羅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詮一法朗一吉藏。

二、瑜伽宗又名法相宗

瑜珈宗又稱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

三、天台宗

天台宗始創於北齊慧文禪師,據《佛祖統記》卷六,天台宗《東土九祖記》說,慧文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論》卷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之偈,朗然悟入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創立一心三觀法門。

四、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又稱華嚴宗,此宗傳承為杜順一智儼一法藏一澄觀一宗密。該宗推杜順為初祖,實際創始人為法藏。杜順原名法順。

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西北)人,先學禪法,後住終南山宣揚《華嚴經》。智儼天水(今屬甘肅)人。師事杜順。

受具足戒後,各方參學。法藏依智儼學《華嚴經》,深通玄旨。28歲以後,開始廣事講說,參加譯經,著述100餘卷,正式創立華嚴宗。

五、禪宗

禪宗的禪是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

六、淨土宗

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實際創立者為唐代善導。歷代祖師並無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

是依《無量壽經》等提倡觀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淨土宗。

七、律宗

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因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又因道宣住在終南山,又被稱為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八、密宗又名真言宗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切如來秘密之教。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4樓:伏靈

佛說多少法門來著?反正很多種。修行方式也就很多種,但是身體是一樣樣的,所以成就(理解為境界沒錯吧)也是一樣樣的只是高低不同,說法不一。但除卻身心皆是外道。

5樓:墨隱

其他不了解不說。就佛法而言,至少也有八萬四千法門,而所有法門,總攝起來不外乎止觀二字。

至於成就,攝論中說得很簡潔卻很明確,第一能斷煩惱,第二能得智慧型,成就法報化三身

6樓:

就一種方式——悟,在知,不在求,把握住這點,就不會被求佛、供佛、打坐、修道、吃齋念佛、殺生飲酒等等各種修法、戒律迷了眼,壞了心。

悟的內容:就是個緣起性空,這是人家說的,真正的理解發出來可以有無量無邊的內容。這個是修行的內容。隨時都是,隨時都有,處處皆是,處處皆有,無量無邊的修,簡單說,活到老,學到老。

具體做法,隨緣、惜緣、不攀緣。

所謂隨緣,即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即緣起而為,立足當下。

所謂惜緣,即吃飯是吃飯,睡覺是睡覺。即行而為緣,著眼未來。

所謂不攀緣,即吃覺,睡飯,顛倒妄想,不要偏離隨緣、惜緣。

7樓:歪頭

總說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

《圓覺經》分說二十五種,諸修行人皆以此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圓成佛果,成就圓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龍藏》,大乘單譯經,423部)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于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 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 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 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 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 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 並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 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 不久證涅槃。」

奢摩他中文名止,三摩缽提中文名觀。禪那,獨斷煩惱,名闢支佛。

二十五清淨定輪隨自己的因緣,選一選二,或者並修皆可。

圓融無礙,入頓覺,入禪,順逆自在,不厭生死,不住涅槃。好去。

8樓:印謙

儒家:格物致知;成就內聖外王;

佛家:明心見性;成就脫離輪迴;

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鍊神還虛,練虛合道;成就得道成仙;

9樓:散仙

自淨其意,心誠則靈,凡人談修行,酒色財名氣(氣指什麼自己去查中庸),貪嗔痴慢疑外加一睡,這些陋習先修正,做不到這些,妄談修行,老實做人行孝

10樓:白鹿青崖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學手冊,上面記載了修行概念、方式、目標、次第、果位及常遇到的問題等;

關於修行的方式從眼、耳、鼻、舌、身、意圓通;色、聲、香、味、觸、法圓通;火、地、水、風四大圓通;虛空藏菩薩空大圓通;彌勒菩薩識大圓通;大勢至菩薩根大圓通等二十五真實圓通行;而二十五行無優劣差別之分。而在如來滅後,若入菩薩道求無上乘,文殊菩薩對佛說偈言認為觀世音菩薩耳門圓通最為第一,佛偈在《楞嚴經》卷六;

修行應從習經入手。

什麼是真正的修行呢?修行的明師是怎樣?

曳尾泥塗 1 修行,要依據經典。怎樣讀懂經典?和我們在網上隨意發表意見不同的是,中國古人,對於遣詞造句,一向非常嚴謹 慎重。因為 立言 的事,古人輕易不敢做。所以,修字的使用,也必是精準的。這個,叫做 信 綜合先秦含義,信的本義為 言語或文字的表述與事物本來狀態相吻合。比如言與行的吻合,叫做誠信。又...

蘇軾有修行的境界嗎?

吃茶去 有。東坡居士前世乃是五祖戒禪師,因修禪廢淨 境界未到,不能出離輪迴,後為東坡。作東坡時,仍未明了靠自力難出生死苦海 佛力之不可思議,臨命終時遺失正念,未能往生極樂世界。由戒禪師修禪之功,轉為東坡,東坡雖開悟,實大不如戒禪師,未出輪迴,便仍要在生死海中沉溺,東坡之後不知為誰,但必泯然眾人矣。斷...

生活到底是怎樣的修行呢?

Annie 生活中修行,就是對觀四諦,對向涅盤。四諦 苦,集,滅,道 諦,是真實的意思,四聖諦就是佛陀所覺醒的宇宙人生四個真理 苦 集 滅 道。苦諦,世間唯有苦。集諦,苦生起的原因,是依於無明煩惱,不覺醒世間的真相,進行錯誤的虛構造作,從而集結了世間的苦果。滅諦,依於佛所覺醒的真相,生起智慧型,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