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為之美,惡矣 皆知善為之善,斯不善矣。究竟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10 01:31:13

1樓:純情大將

大家擁有了政治正確觀念之後,就不會接受其他的觀念,那麼天下人要完蛋。

結合時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中國是乙個馬列共產主義國家,這是標準的西方政治正確觀念。那麼請問這對於美國解決盤繞在他頭上的問題有什麼幫助嗎?這對於解決中美僵局造成的不堪後果有什麼建設性的幫助嗎?

只要劃定正確的標準,那麼假以正確之名所做的事就全部都是好事嗎?

大家都覺得買華為等於愛國時,這對於華為只是乙個盛極而衰的訊號,因為違背了天道。

2樓:小說讀者

偽善也。老子的話,有的時候講的很極端,他會講一些極端情形的事,或者說一般人比較容易忽略的情形,而對於一般正常的感覺,他忽略不講,其實天下皆知美為之美,也有真的就是美的,但他更願意揭露,那個其實是惡的情形,這是《道德經》的風格,你可以這麼理解。

3樓:ankazen

天下都知道買房能賺錢時, 買房就不能賺錢了.

世界是不斷運動的, 而美和惡這樣的對立面, 是相互轉換的.

為何對立面會不斷轉換, 運動會不斷往復?

是人們有可欲.

在系統之中, 人人追求確定性, 確定性出現時, 大家一擁而上, 會導致確定性消失.

如果乙個東西是是美的, 人們在基於這個確定性行動, 當人越來越多時, 確定性消失, 這個東西變成惡了.

如果你想更了解對立面如何轉換, 可以去讀寫08年金融危機的《斷層線》. 次貸如何從優質資產, 變成泡沫, 導致地層突然斷裂的.

4樓:

道家是怎樣定義美和善的呢?

在道家看來,天下萬物,自然而然的,才是純粹的美。在道家看來,合於天倫的,就是善,不合於天倫的,就是惡。

什麼是天倫呢?就是魚兒要在水裡游,鳥兒要在天上飛,這是造物者設定的倫常秩序,若是非得壓抑它們的天性,讓魚兒在天上飛,鳥兒在水裡游,那就是違背天倫,是惡。

在道家看來,判斷美醜和善惡的標準,就是天道,而人類所發明的語言和文化體系所衍生出來的文明秩序,你有一套,我有一套,搞的百家爭鳴,到底哪個是對的?老子認為,這些都是人道,是人類的發明,而並非天道。

所以這句話該怎麼翻譯呢?

天下人都在口口聲聲說,那些美好的東西是如何如何美,那一定是夸夸其談不正當的。天下人都在口口聲聲說那些所謂很正確的行為,一定不是真正的正確。因為這些都是人制定的標準,並不符合天道。

5樓:饕餮有悔

理解《道德經》,必須具有宇宙視角。

人在地球的生存環境,是道——天——地——人,層層錨定層層制約的關係,自然界(道法自然)造化出來的萬物都是和道的,是天地人系統的鏈條。

人行事處處抱道不離,那麼行事的結果就如同道造化萬物一般,保證萬物之間的平衡、發展。

然而,人的智力認知屬性,具有功利性,從而產生不尊重道法自然的認知傾向,會產生割裂天地的行為。

蒼蠅、蚊子太噁了,最好全部消滅。需知,蒼蠅和蚊子消失了,會產生很多問題——很多種依賴它們為生的生物都要滅亡,自然界屍體腐爛的速度會變慢,等等。狼惡,殺狼,大羊為美,多多養殖,必然造成草場退化。

人類對自然萬物一旦有了集體的美醜、善惡的認知偏向,那麼就已經走向割裂天地的路上了。

這樣,就好理解「天下皆知美為之美,惡矣;皆知善為之善,斯不善矣。」這句話的深意了。

6樓:王不知

這個世界是灰的!

背後的道理,是黑與白的內涵,混雜過後,是灰色。

人人都是好人。識善、為善。這種設想一定是錯的。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你喜歡的,一定要知道,它裡面肯定有不好的東西。

你厭惡的,你也一定要知道,它裡面肯定有好的一面。

這是解決之道!

世界是唯物的。好壞既定。你只能在唯心上下功夫。不要妄圖,人可以去改變事實。

接受現實的能力,可是很了不起的能力喲!

7樓:一路向東

道德經有乙個比較通用的概念,就是二元對立是人的主觀形成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意思就是當有了美這個概念的時候,惡的概念也就同時出現了,否則就不會有美!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陰影的地方,是因為光照到了這個地方,他們是不可分割的,提到乙個東西,另乙個其實也就在他的背面附著著!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想告訴人們平靜中立的看待問題,最好不要加入主觀因素,這樣才能全面的看待一件事情,當沒有站隊沒有立場的時候,心態也是很超然脫俗,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受!

8樓:liupanfeng

當天下人只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時候就已經是惡了;只知道善的東西是善的時候就已經是不善了。

也許老子在告訴我們不能只談論美的善的東西,我們也要談論醜,惡,也要知道什麼是醜什麼是惡。不僅要有欣賞美稱讚善的行為更要有識別醜惡抨擊醜惡的能力及勇氣!

9樓:伏莫逆

天下人都在說,美好的東西怎麼怎麼的美了,那一定是夸夸其談的不正當的。天下人都在口口聲聲說的那些所謂很高明的行為,一定不是什麼真正的高明。

10樓:竹酒醉千杯

此句是說惡生美,不善生善。惡乃美之根,不善乃善之根。惡指的是付出給予一類人們天生厭惡的事,美說的是收穫得到等天生讓人喜歡的事。

付出於根,才能收穫於果,故而惡生美。善長的人在剛開始都是不善長的,人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善長到善長的,所以老子說不善生善。此處扣合首篇的名可名,前名生後名,其實說的就是根生果,類似的還有:

無生有,有生萬物,以及此句後面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後相隨。第一篇講道與名,而此篇專講「名」,以「美惡、善與不善」開篇,就是明確將名分為前名(根)與後名(果)。

11樓:西江月鷓鴣天

所有人定義了美的同時,其實也在同時定義了另一事物的醜惡。

所以何必去分別美和醜呢

不應當以任何理由給人貼上某種屬性的標籤?(突然感悟

12樓:不務正業的攝影師

我來大白話說

大家都知道美是美的時候,惡矣

美或不美不是誰或者大眾來評判的

當大家都覺得美的時候

這就有了標準

有了標準就區分了美或者是不美

就有了好與壞

就有了孝與不孝

就有了善與惡

這是不好的

我好像有點解釋不下去了

13樓:張易傑

其實就是佛陀所說的「分別心」,人不應該有分別心,一旦分別心生起,善惡就出現了。

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即萬物都是平等的,這平等在美的體現上也是等同的。它們本無分別,有分別的只是我們的心。故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所以佛陀告誡我們:要放下我執,萬千生命就都是平等的。莊子也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只有站的高了,眼界寬了,以道的角度去看,萬物為一,就是莊子的齊物論。

14樓:小錦蓮蓮

借花獻佛一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美的標準不見了,美才出現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當天下人對美這個名稱有了定論,大家就厭惡醜了。有了這種好噁之心就糟糕了,所以「斯惡矣」是:那就糟糕啦!非常口語化的東西。

美跟醜是必然存在的,老子不可能去否定他。

老子只是說:對於美,每乙個人有不同的標準;對於醜,也每乙個人有不同的標準,這才是自然的現象。

現在用人為的——這才是時尚的,這才是高貴的,那就是低賤的,這才是美的,那是醜的,天下就大亂了!

因為美有固定標準後,所有人都集中到這來,我們拿這個男人跟女人做比喻好了:男人都認為這個女人美,所有男人都去追求她,對這個女人好嗎?當然不好。

對醜的人公平嗎?當然不公平。什麼叫做情人眼中出西施?

就是本來就沒有一定標準,你看他美,我偏看他醜;你說他醜,我覺得他美。

老子意思是我們不要有固定的標準,而不是他在否定美跟醜,因為這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去偽存真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個「不善」不是惡,很多人看到不善認為是惡,這也是名在作祟。不善只是不好的行為,或者是假裝的善,它不一定是罪惡的,所以千萬不要對立。

如果大家都知道,善是有固定標準的,那每乙個人都裝模做樣去符合那個標準,就是善人了,善人他就可以做壞事了?

老子所講的話都是不幸言中。現在人大部分是這樣——我捐一千塊我就榜上有名了,我就是好人好事代表了——我就可以放心地做壞事了!

15樓:

善惡美醜多少高下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把其中乙個歸為善另乙個歸為惡本就沒有理由

就顏色來形容

世間萬物本就沒有絕對性

怎能定善惡美醜多少高下

善有更善惡有更惡

美有更美醜有更醜

多有更多少有更少

高有更高低有更低

16樓:

個人理解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美的東西之所以美,是因為人心裡有厭惡的物件。 都知道好的東西之所以好,是因為人心裡有不好的一面。

總得來說,乙個人要是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實際上心裡也同時承認了自己是個壞人。

乙個人覺得自己很善良,實際上本身仍有惡念在干擾。

所以啊,要是在打坐靜修的時候,千萬不要有自我的思想意識,來進行自我審判,不然最後很容易凌亂,神經衰弱甚至神志失常。

道德經邏輯承接 如何從「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 」得出「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 」?

孚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經 以前一直疑惑,無為之事 和 不言之教 根本接不上 恆也 為什麼前面要...

如何評價《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第 75 集為天下局?

文發軍 扯淡 樓主你聽到過音訊君臨天下開拍了嗎?估量現在劇本都還沒弄好玄機得把大部分精力先放在電影版上.君臨天下開拍一點音訊都沒有.也就是說,君臨天下目前能夠說進展能夠算0 就算玄機日益精進,速度躍公升好了.估量快的話2014年頭才能夠上映.慢的話2014暑假。玄機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一年一部 不過很...

「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中的「美」為什麼是水大的意思?

祿棗福梨 你都不往下看嗎?後面 莊子 的作者都說了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野語有之曰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河伯說 民間有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