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皆苦嗎?

時間 2021-05-08 23:42:08

1樓:六華

苦與樂是相對而言的。苦與樂是從主觀角度而言的。

當大口喝酒吃肉是快樂的,當難受吐了一地是苦的。

佛祖老人家坐在簡易房子,經常吃不飽相對普通人來說是苦的,但相對於他自己是樂的。

自己認為的苦,在別人看來完全可以是樂;自己認為的樂,在別人看起來完全可以是苦。

2樓:劉泊序

眾生太大了只說人生真苦生老病死不得不承受色身的自然衰敗著各種想貪愛的得不到得到也是短暫無常厭惡的離不開想想人間有一半人有精神問題四億人有抑鬱症每年幾百萬人抑鬱症自殺輪迴那更是此苦綿綿無絕期!

3樓:文蒼

不用為了餓死凍死擔憂

就是有一堆法教的喜歡找事

我準備收拾他們

大茅山派丨小茅山派

魯班法丨蛇教

梅花教丨閭山法丨梅山法)

茅山法丨梅山法丨少林法

南傳驪山法丨排教丨祖師派

蛇教丨魯班法丨元皇法

玉皇教丨華陀法丨雪山法

峨嵋法丨觀音茅山教丨普庵教

蓮花教丨峨眉總佛法

梅山法丨魯班法魂巫教

血傳玉皇派丨散發教

玉皇教丨紅蓮法

華光法丨青罡法

天竺法丨茅山法

閭山法丨瑤山法(三妹法)

壯族狼根法丨梅瑤二教

三元教丨六壬仙教

神傳玉皇派丨觀音教

茅山三清派丨紅蓮佛教

白蓮教丨茆山教

閭茆二教丨老茅山

青罡法丨紅蓮法

華光法丨十星教

紅林大教丨玉皇教

閭山法丨北傳茅山法

六壬法丨金英法

崑崙法丨大聖教

西天佛法丨玉封教

茅山法丨白鶴法

白蓮教丨鳳陽教

金堂教丨通天教

龍都教丨法令門

陰山法丨大刀教

神師教丨七姑教丨金花教

南傳茅山法丨六壬法

西天佛法丨白蓮教丨玉皇教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南傳金英法丨六壬法

金獅法丨茅山法

西天佛法丨列位法

崑崙法丨呂山法

天和法丨閭山法

六壬法丨驪山法

4樓:胡道子

給乙個沒味覺的人吃黃蓮,他會覺得苦嗎?給乙個有正常味覺的人吃蜂蜜他會覺得苦嗎?苦樂自受,皆因,因(味覺)緣(苦物)相合才會展現體會的。

因人而異。狗吃屎,樂也。人飲溺,惡也。

但都是瞬間而已。今天想吃辣椒,吃辣椒樂。明天,不想吃辣椒。

吃辣椒苦也。

5樓:stanleyqiu

佛法中講的的苦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苦是不一樣的,只是借用了「苦」這個字來描述「無常」的特性。所以佛法會說:無常故苦,無常故無我。

只有從佛法的智慧型上去洞察三界六道的無常才有能體悟佛陀說的:無常故苦,無常故無我。

6樓:Kevin

「苦」的巴利語是dukkha,是身心受到逼惱而不安的狀態。進一步則是有漏皆苦。我們往往以為只是自己的身體難以把控,而錯以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實際上心總是在圍繞五蘊打轉,無時無刻、甚至在睡夢中還在希求、排斥、懊惱、悔恨等等。

苦和痛不一樣,有痛不一定苦,有苦不一定痛。苦主要是精神層面的。痛主要是生理的,若不願接受,會產生苦的感覺。

貧窮的人,因為貧窮不是自己選擇的,心中不平衡會覺得苦,出家人比貧窮人還窮,由於是自己選擇的,所以甘之如飴。在同乙個環境,相同的狀況中,由於各人心境與福報不一樣,感受的苦與不苦也不同。

在佛經中把苦分成三類︰

生理的苦──生、老、病、死。生之苦我們都經驗過,但都不記得了。生之苦不僅僅是從娘胎出生之苦,也有生存之苦的意思。

事實上生命存在的過程就是一種苦的感受,我們的身體每一分鐘都在變,細胞在生滅,生命也在變化。生了之後就開始老,如同由新變舊,生命結束以前的每一秒鐘,都是老的過程,有些年輕的生命也會死亡,從出生至死亡,天天都在老去。身體每個部分都總是在受到逼惱而不安。

心理的苦──生、住、異、滅,是精神的苦。包括了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心總是受到逼惱而不安。

五蘊熾盛苦──生理及心理二種形成的生命過程,這一生到下一生,一生一生永遠在五蘊的生死中打滾,我們都不容易察覺五蘊是那麼熾盛的、永遠在生死中流轉、永遠在受到逼惱而不安。

前兩種生理及心理的苦都是從五蘊產生的,因為一切都和五蘊有關,有五蘊就會產生生理的苦及心理的苦。

7樓:麻袋長老1234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沒有追求過幸福,你沒有感受到美好,你不會覺得痛苦。就像一頭牛,一輩子辛苦勞作之後被宰殺吃肉剝皮,放在我們身上絕對不可接受之牛生,可能對於牛來說,印象深刻的只是臨終屠刀降臨前的一點恐懼吧。

這些年就這麼過去了啊!小時候會這麼感慨,中年時也會這麼感慨,到了老年,一輩子就真的這麼過去了啊。時間都去哪了?在人生的最後時刻能做的也只是虛弱無力地嘆息一聲「人生苦短」。

實際上,覺知痛苦的前提,首先是我們能夠覺知生命的美好,我們兒時的夢想,父母的關愛,飛揚的青春,依戀的愛人。明媚的Sunny,清新的空氣,這一切讓你感到美好的東西,這些已經是你生命中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已經成為你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東西。

終有一日,這些都會如黃沙般散去,如水泡般破滅,而正如你出生時赤條條乙個人來,你死亡時也必將赤條條乙個人走。所有經歷的這一切美好,也終將成為模糊不清的印記,變淡,再變淡,直至無影無蹤。

佛陀告訴我們的苦,不是那種努力一下就能改變的苦,不是那種熬一下就能過去的苦,而是那種讓你徹底絕望和淒涼無助的苦,沒有任何人能幫你,沒有任何人能改變。

時間不是周而復始而是在一秒一秒的消失,生命不是日出日落而是在一呼一吸間衰老。親人不是聚聚散散而是必要和我們分開,夢想不是追求更高而是終將了不可得。

由六道所構成的芸芸眾生,有誰能夠避免生、老、病、死的規律?有誰可以遠離求而不得,怨憎相會,與愛別離的痛苦?又有誰可以遭受到這一切後,仍然覺得生命不是危脆和難以把握的?

這就是佛陀以大智慧型覺知到並慈悲告知我們的。

8樓:藏海尋幽

眾生皆苦。有漏皆苦。無漏還有業苦。

眾生苦張目即見。說不苦是強說,終究苦畢竟苦。佛說三苦八苦。

眾生苦無可樂者。作樂亦苦。觀佛三昧經有妓女疑佛馬陰藏相。佛化英俊少年與之樂七日,初一二日至樂。三五日身如鐵石枯冢,六七如地獄火燒苦不堪言。故知是苦。

聲聞亦苦。阿羅漢不知它方佛。八萬劫還墮。

菩薩亦苦。初地不知二地舉足下足。八地還有隔陰之謎等覺還不知生相無明。

大菩薩亦苦。如觀音之流,度生不盡而厭煩。阿彌陀佛立刻碎其頭為齏粉生千手千眼。

佛也苦。佛有九難三不能。冷風發背,逆木刺腳,釋迦滅族,被讒汙女如此等九。

三界十道眾生皆苦。

9樓:Cherish168

這裡的「苦」是指未來的苦,佛教認為「螞蟻尚且偷生」,所以人生,至少不一定每個人都苦,但是在未來都存在不確定性,所以才說「苦海無邊」。

《道德經》也說「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雜阿含經》則說「無常即苦」。

10樓:尚和遊雲

所謂:苦樂之相生,難易之相乘。

苦和樂是六根對應六識而生出的分別想,三法印中」諸法無我……」,若能先識得「我」,才知何為「無我」。

再說苦樂二識:

打個比方,若您一出生就吃不飽飯,餓肚子是常態的話,若有人天天給你吃粗糧餅子還管飽,你此時此刻就會覺得快樂幸福。

某日有人帶你去吃了一頓白面饅頭,你一定會覺得白面饅頭才是快樂,再回來吃粗麵餅子,似乎也就沒那麼快樂了。

再某日有人帶你去吃了頓大魚大肉,白面饅頭的快樂似乎也沒有了,而粗糧餅子不但不快樂,似乎還有點苦澀。

然後你頓頓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酒池肉林……一定會在某一日這些都不能使你快樂了,你會忽然懷念起很多年前的那一頓粗糧餅子……。

於是,餅子真的苦,酒肉真的樂嗎?

參禪最忌從他覓。

所以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不是和尚,我祝您吉祥。

眾生皆苦,如何面對痛苦?

格物致知 對眾生皆苦的思考與疑問。眾生皆苦。何苦?為何苦?從那個角度看眾生,眾生是苦的呢?在約定俗成的常識中的一件苦事,在不同人得到的反應是有不同的。心態自然是不同,思考方式自然不同,這樣看所謂的皆苦就沒了著落。即需分為事苦與人苦 人心之苦 當然這兩者是有這密切的聯絡。所以從眾生皆有怨的角度得到的是...

眾生皆苦。為什麼活著?

源源 這個事不是我們普通人決定的,而是上帝決定的,或者說是老天爺決定的,或者是造物主決定的,他製造生命,製造社會讓我們短暫的快樂,大部分痛苦的活著。 張培章 眾生皆苦 既是乙個結論,也是乙個開始。活著是為了體驗人生,體驗 苦 所包含的內容。人在世上走一遭,總要發點光。哪怕只是為人生提供多一種註腳! ...

人活著真的是眾生皆苦嗎?

阿靈 昏沉的夢虛弱我的手爪 美惑狐狸吸榨我的精血 荷爾蒙欲迷失我的靈魂 嫻適床單捕抓我的身軀 沒有出汗的身軀,我似乎再無氣力了,嘶吼聲愈發微弱,清醒且無奈著,我只想再度沉睡,不然我還能再作些甚麼法子。沒有痛苦的事情便會成為死水,淪為乙個毫無靈魂的軀殼。每一次的夢醒時分便是一次生的考驗,這一道門檻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