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為什麼維護曹操?

時間 2021-05-08 15:47:12

1樓:戲中人

因為易老師很清楚,當說書的比當教授有錢途。其實很多東西易老師一直很明白,人家就是大師。但是上了臺,那你就是個說書的,你歷史講的再好人家未必買賬。

只能怪時代....

反正時代不能說話,錯都丟給時代就是了。

2樓:

易中天的核心史觀就是成敗論英雄。所以他對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非常推崇,但是不妨礙他猛吹曹操。論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袁紹、司馬懿倒是有點這種味道,特別是開啟六朝門閥分權模式的司馬懿。

但是他主要吹法家集權、既不自由也不民主的曹操,因為曹操贏了,而且名氣大。

易中天吹劉備,也是極力吹他有帝王之心之志之術云云,把他描繪得像曹操、孫權一類梟雄,對他仁德的一面幾乎忽略不提。搞不清是吹劉備還是高階黑劉備。

所以有人說易中天抄襲別人的書,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他的三觀就是勝者為王這種。

那麼是否可能他有過思想轉變呢?也不是,他吹美國憲政的書是05的,品三國是06的。11/12公知最活躍的那幾年又開始吹公知那一套。

所以說也看不出他有什麼思想轉變,就是一以貫之的成王敗寇而已矣。

3樓:曾經的宇

因為易中天是鐵桿曹操粉。

看過易中天品三國,講曹操的時候神采奕奕,給我的感覺,將曹操的部分,他應該下了很多功夫,相比而言後面講其他部分顯得沒那麼用心了。

易中天的品三國,針對的應該是三國志,而不是三國演義。

4樓:

因為易中天老師覺得曹操是乙個完美的聖人,性情寬容,從不多疑,品德高尚,愛護百姓,善待臣子,關心女性,才華橫溢(就連詩經都抄襲曹操的作品)

這些優秀的品質值得易中天老師學習,並且相信易中天老師也將對曹操的學習在生活中進行了優秀的實踐

5樓:呦呦鹿鳴

當時明月在評價明成祖的時候說,朱棣他不是乙個好人,而是乙個好皇帝。對於曹操,易中天的觀點和這個非常類似,不是乙個好人,確是乙個好政治家。

6樓:不穿衣服的夜叉

不是,曹操,對外的稱呼,還真不是挾持,而且自己寫的史書裡(魏蜀吳都有自己的史書對於同一件事記載不同),曹操就是大忠臣(衣帶詔不見得真有,史書記載是說董成找人暗殺曹操,說他收到了衣帶詔,但是他這塊沒有記載漢獻帝是不是真的有衣帶詔,後漢書也記載過類似的,但是這個衣帶詔他就沒了,有可能沒有,有可能,曹操找到之後給燒了,燒了也挺合理的畢竟當時她需要皇上,反正後來就沒有了),歷史這玩應你咋知道人家咋想,子非魚的事。

7樓:王羊

一方面是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另一方面也是非常粗淺的抬槓邏輯:大家都覺得劉備仁義諸葛神算曹操奸狡,那我偏反正說,這樣才能振聾發聵。

8樓:蔡一鳴

先問有沒有,再問是不是。

提這個問題的思維人存在「非黑即白,二元思維」的侷限性。

郎咸平在某大學演講中說,我們的企業不要追求做大做強。

大學的高材生就問他:「難道要做小做弱嗎?」

這是推論錯誤,不要追求做大做強並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維、好壞人思維、非黑即白思維。

這種思維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反的兩面或兩端,忽視了其他方面或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間情況,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間情況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二元思維是中中國人常見的思維,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思維,小孩就會的好壞人思維,很多中中國人上了這麼多年的學,思維還處在小學生水平。

在對待歷史問題上,中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比較明顯,很多中中國人把歷史人物分成明顯的好與壞兩類,將好的神聖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諸葛亮等,似乎他們是沒有缺點的完人;將壞的妖魔化,如一些奸臣、暴君等,似乎他們一無是處。

這種思維是片面的,沒有認清人性的複雜性與多面性。對待現代人同樣如此,中中國人很容易將某一地區、某一階層或是某一職業的人妖魔化。

在二元思維下,政治思想界的左與右,也往往走向極端,我們的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教訓。建議提問者進化自己的思維,拋開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從人的角度看歷史,揣摩人物在當時歷史環境中的處境,感受重大決策背後的動機,能看到很多有血有肉的東西。

9樓:GoGo ZEPPELIN

EMMM,維護了嗎?

我聽品三國得出的結論只是說曹操比起董卓、李郭二人不把皇帝當回事兒而言,曹操秉承的是「奉天子以令布臣」。

皇帝該吃吃該穿穿,基本的面子有,但是沒有實權。

另外給自己極高的榮譽,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待遇了。

這些品三國節目裡都講到了啊,就只是說,相比而言,曹操對天子還算客氣了。

當時沒人去管這個天子,就曹操跑得快,拿到了,到手了,其他人發現自己錯了。

我認為易中天只是把三國演義中曹操的罪行降低了,他自己都說過:這是有罪推定,不是無罪辯護。

不是他的錯,就不要扣在他頭上。

只是這個意思吧。

10樓:大白

古今中外,哪位明主或者領袖平定天下,締造太平盛世,不是站在累累白骨之上?

就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漢室已經名存實亡,而以他的出身,勤王成功又能如何?不過得些封賞,最終好處還是會被袁紹、袁術這些號稱世代公卿踩在腳下摘桃子。這樣看來,曹操的所作所為是對是錯呢?

曹操十餘年征戰平定北方,這當中殺人何止萬千?可隨著北方的平定,淮河以北地區才得以休養生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免受戰禍。這段征討殺伐又是功是過呢?

成敗功過,無非哪個角度而已。古人把歷史記錄下來,是為了讓後人知道、借鑑,不是成天吵吵誰好誰壞、誰強誰弱,那未免太膚淺了。

11樓:鬼辨

其實歷史這東西,你看的方面不同,不是胡說亂說都是有道理的,畢竟真想都過去了,誰又不知道完全的事件

其實易中天早些時候就有這個觀點,只不過當時大家不知道而已,現在知道了就開始亂噴了。其實易老師只是提一種觀點。你認同或不認同都無所謂

12樓:小公尺的小明

有沒有說維護曹操,畢竟曹操對漢獻帝本來就不錯,你看看董卓、李傕怎麼對的漢獻帝。如果漢獻帝沒有準備刺殺曹操那他的自由度很大的。

漢獻帝的悲哀就是乙個有才的人坐在乙個不能有才的位子上。從董卓入京的那一天起,皇帝就不在是皇帝。不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獲得了多少收益,但是事實上,曹操在完成自己的霸業同時,完成了支線任務,維護統一。

自立的帝的袁術被滅了,有能力擁護新帝的袁紹也被滅了。這就很讓諸侯掂量掂量,你有袁紹強嗎?你有袁術狂嗎?

曹操維護統一和漢獻帝其實關係不大,重點是他長期居於中原地區霸主的強大實力,讓人不敢輕易招惹。

13樓:南山野鶴

易中天的說法還是很中立的,比如「奉天子」還是「挾天子」,易中天在荀彧那一集裡面也提了,曹操把「奉天子以令不臣」變成「挾天子以令諸侯」,包括曹操殺崔琰,易中天的語氣裡面也是批評的多一些。

14樓:樓主別編故事裝逼了

我不知道為啥?

乙個蜀漢偏霸政權,得到了那麼多人的「主隊」擁護。怎麼來的代入感??

你說你是四川人,我覺得還有點點頭緒。

歷史上也是魏晉南北朝,壓根兒沒有吳蜀的名字。

劉備入川,給蜀中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年年窮兵黷武,搞得全川民生已經崩潰了。

劉備入川前,蜀中是「民殷國富,沃野千里」

蜀漢後期,蜀中是「入其朝,不聞正聲。經其野,民皆菜色」。

劉備不入川,曹操一來,劉璋肯定降了,蜀中自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

劉備一輩子的夢想就是當皇帝,復興漢室是他的口號而已。

給兒子取名封禪。

拿下漢中後,自立為王,這就是公然造反。

荊州丟了,知道沒機會了,趕緊登基爽一把,過把癮。

至於諸葛,前中期他是有復興漢室的思想的。

如果劉備不死那麼早,諸葛遲早是第二個荀彧。

後期,就不好說了。窮兵黷武,目的就是要壓制益州本地的勢力。

劉備給他留下乙個爛攤子,他也只能靠這個來維持。至於民生,治國,他就壓根兒沒考慮過。

基本屬於能熬多久算多久,反正我留下身後美名就行了。

15樓: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貶曹與挺操各自有各自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目的。挺操最早的應該是明代資本主義思想啟蒙者李贄。作為反封建返腐儒的先驅挺操自然有他的思想目的。

此後眾多具備現代人文主義情懷的思想家,政治家自然都站在了挺操的一面。

拋開政治與階級不說。單就曹氏父子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就足可以大書特書。政治家開創文學歷史先河者恐怕世間僅此一例。

評價歷史人物應該站在大的歷史背景之下。現代人,還需要仁義禮智信那一套推動社會進步嗎?當然不,人文情懷,個性解放,法制建設,不拘一格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

曹操正式具有這樣鮮明的思想,才被近現代人廣泛接受與認可。

16樓:標兵王振忠

譁眾取寵,為人所笑

說曹操遷民是怕袁紹屠城

然而袁紹根本沒有屠城的劣跡

相反袁紹死史書記載的是百姓流涕。

說道襄陽百姓跟著劉備走

曹操屠徐州「泗水為之不流」的豐功偉績根本不提最後說不知道為什麼跟著劉備走。

還有那個什麼非常君臣,據說劉禪非常不滿諸葛亮,神馬劉備活了58歲,神馬諸葛亮未必是軍事家→諸葛亮難道不是軍事家→諸葛亮不是軍事家,神馬攻心聯諷刺葛賊,厲害!精闢!

易大師能把乙個鍋扣到死了幾十年的人的身上,還有啥不能幹的?

易中天說乾隆是xx蛋,但是對於曹操缺稱讚可愛的奸雄,他是不是有點雙標?

metatron 雖然用詞誇張。也就是為了消除人們對於歷史人物的固有印象。曹操的固有印象是啥?是壞人,是奸雄。我偏要說他是可愛的奸雄。乾隆的固有印象是啥?是盛世,是十全武功。我偏要說他是大 而且我說的有理有據,有側重點有所指,有的放矢。這就怪不得易中天本人了。 經緯黑白 當代人論史,應該站穩自己的立...

易中天說中華文明只有 3700 年,為什麼?

中華文明,從燧人氏 伏羲 女媧算起,可能有幾十萬年。中華文明 蘇美爾區 埃及區 虞朝,可能有6500年。中華文明 哈拉帕區 夏朝,可能有4100年。中華文明 東亞區 可能只有3700年。閃族白種人文明,可能少於3700年。中華文明,發展出了其他三大 文明古國 Chenxi 不怎麼讀書的人會說5000...

為什麼易中天《從春秋到戰國》中說春秋和戰國隔了好幾十年?春秋戰國有幾種斷代方法?

偶爾心碎 春秋和戰國有乙個相似點,就是開端史料匱乏。春秋開始於西元前770年,而 春秋 的起始年是西元前722年,此時春秋已經開始半個世紀。由於史料匱乏,人們對這個半個世紀的約等於零。直到 竹書紀年 出土,人們才知道還有個周攜王,他是周幽王的弟弟,名餘臣,幽王死後,被宗室大臣立為周王,立二十一年被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