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易中天《從春秋到戰國》中說春秋和戰國隔了好幾十年?春秋戰國有幾種斷代方法?

時間 2021-05-08 18:44:11

1樓:偶爾心碎

春秋和戰國有乙個相似點,就是開端史料匱乏。春秋開始於西元前770年,而《春秋》的起始年是西元前722年,此時春秋已經開始半個世紀。由於史料匱乏,人們對這個半個世紀的約等於零。

直到《竹書紀年》出土,人們才知道還有個周攜王,他是周幽王的弟弟,名餘臣,幽王死後,被宗室大臣立為周王,立二十一年被晉文侯所殺。

春秋初年一定還發生很多大事,可惜已經無所得知。

《春秋左傳》截止時間是西元前468年,雖然還穿插一段將來的事,從這時到西元前403年,又是幾乎一片空白。今人只好窮盡所能,從《史記》《戰國策》、《竹書紀年》、《清華藏系年》等,甚至諸子百家的記載拼湊起來,才能勉強弄清戰國初年的大概。

歷史發展如同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溪,有時會突然加速轉拐,而在這些關鍵的時間點卻缺乏史料。

如果以爭霸作為春秋的標誌,但爭霸的思想早已深度影響一些國家,晉國已經被瓜分,楚國、越國還想著爭霸呢?

如果以滅國戰爭作為戰國的起點,其實滅國戰爭一直在進行,春秋和戰國並無不同。

乾脆還是《春秋》結束的時間點作為春秋的終點,不巧的是,《春秋》還有幾個版本:

西元前481年,獲麟之年。

西元前479年,孔子卒年。

西元前476年,《春秋經》終點。

西元前468年,《春秋左傳》終點。

那麼,試試用戰國來劃分:

西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戰國策》起點。

西元前403年,《資政通鑑》。

2樓:含草舵手

這種神奇的前無古人的觀點是不僅需要一定的膽量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提出的。比如說越王勾踐是「春秋」五覇之一,那麼他的出現就是說是在春秋時期。

勾踐前496年-前464年

鹿郢前463年至前458年

不壽前457年至前448年

朱勾前447年-前410年

墨子曰:「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今以併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當時中原諸侯以齊、晉、楚、越等四國為強者。

又稱不光前410年至前375年

錯枝一作孚錯枝,《莊子》稱王子搜,前374年至前373年

無餘前372年-前361年

無顓古本《竹書紀年》稱菼蠋卯,前360年至前343年

無彊,《史記索隱》稱為無顓之弟。前342年至前306年,之後楚攻越,無彊戰敗自殺殉國,越國滅亡。

西元前300不管怎麼說也到戰國了吧:三家分晉前434年開始至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確認,再到前349年晉國徹底滅亡,而商鞅變法前356。這還只是從越國來看,中原其它國家記載更為詳細。

翻遍前秦書籍,只能驚嘆歷史記載之緊密。堯舜禹或多為傳說,而夏商開始對大事就已開始有記載,雖難免不詳之處(我們現在也不是每個人每天每件事都有記錄)。雖然那個時代可能不流行寫日記,但從未聽說春秋戰國斷代之說。

3樓:尤利安娜

個人支援周威烈王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的那一天,天下進入戰國時代。

同時,春秋時代的開端個人不認為是周平王東遷,而是繻葛之戰鄭莊公擊敗周桓王致使周王室威信降至冰點,此時諸侯國漸漸開始脫離周王室控制。

4樓:二明

結合前後文,易說的應該是「我們所熟悉的春秋史料和戰國史料中間,其實隔了幾十年,都是缺少記載的空白時期」,但他的行文確實很不嚴謹。至於他有沒有一點春秋按《春秋》來斷,戰國按《通鑑》來斷的意思,我覺得還是有的。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可取性;缺點是有那麼點譁眾取寵。

5樓:隨會在秦

因為春秋時期的權威史料《左傳》只記錄到了西元前468年,並紀錄了西元前455年的一部分事情。而在之後,一直到西元前400年左右,《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才開始發揮作用,甚至在西元前400年到西元前360年之間這四十年的史料記載也是十分模糊的,大多數《史記》中的記載只是某某公多少年死了,誰誰繼位,是某某公,多少年死了,誰誰繼位,是某某公這種模板。

從西元前455年到西元前400年左右,中間至少有五十年的時間,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五十年發生了不少事,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讓乙個文質彬彬的春秋時代變成了血腥、殺戮、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雖然易老師的這本《從春秋到戰國》裡面有不少硬傷,但「中間隔了好幾十年」、「春秋和戰國的差別不會小於男人和女人」這種話的意思是大體不錯的。

6樓:噴噴

看了品三國,易中天為什麼說劉表 袁紹是漂亮的草包?

嘣嚓嚓 這個很好了解,漂亮提現在自身的貴族血統以及出場時雄厚的實力 袁紹最早可是各路諸侯首領 簡而言之就是起跑線上開車的兩位。草包首先肯定是說他們自己最終不好的下場,高開低走 其次是兩個人沒有成大事的隱忍和決斷,外寬內沭,好牌打的稀巴爛的代表。 說的好,易中天這個說法未免文人氣爆發了。劉表,袁紹都是...

為什麼說西周森嚴的等級秩序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瓦解?

再看你一眼 各國的情況不太相同,不過烈度雖然不一,但是總得來說,還是為了調動社會的動員能力,最大程度打贏戰爭。戰國和春秋最大的不同,應該首先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吞併戰爭,為了維持戰爭,打贏戰爭,國家必須調動所有能調動的一切力量,春秋時代那種求和不占領的方式不見了,最少也要割地,這樣,客卿,客將的就會大量...

為什麼春秋戰國是從三家分晉分割而不是田氏代齊?

五柳先生 現在不是把周元王登基那年當作戰國的開始嗎?這個比較隨意,春秋到戰國本就是乙個過渡的過程,而且左傳截止到商鞅變法前那段歷史都幾乎模糊不清。 春秋基本就是晉國一家稱霸,唯一超級大國。挾天子以令諸侯,替周天子行使王道,享有領導諸侯之權。晉國是天下平衡的主導者,西遏秦國,東阻齊國,南擊楚國,中原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