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厭惡楊修?

時間 2021-05-06 23:05:56

1樓:秋離子

楊修,字德祖,太尉楊彪之子。《三國志曹植傳》:「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這裡說明兩個問題:

1、楊修才華出眾,為曹操信任。2、很多人競相巴結他,非只太子,地位重要。

但為什麼楊修反被曹操所殺呢?

《三國志曹植傳》:「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關於罪名,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據此推測出三點原因:

1、「始終之變」,即奪嫡事件。2、有才華。3、身為袁氏之甥。

除了參與奪嫡事件這一決定性原因之外,2、3原因均不能單獨成立。而根據學者論證,另一決定性原因是與曹操政治觀點不合,限於篇幅,此不贅述。

將導致楊修死亡的這兩點決定性原因進一步上公升到秘書與領導關係這一層面便是:

1、秘書「越權」干預領導重大決策。2、秘書與領導立場不一致。

因此,楊修之死讓我們思考如何處理秘書與領導之間的以下關係:

1、決策關係。2、立場關係。

首先是決策關係。決策影響乙個集體的發展,而領導位於集體中心,對集體發展具有引領作用。這種引領又主要體現在決策方面。

而秘書的職責是輔助領導決策。輔助主要體現在為領導收集、提供全面、客觀的資訊。不是輸出自己主觀的觀點,更不是指示領導如何做,這兩種做法明顯顛倒了領導、秘書的主、次關係與職責。

因此在決策關係中領導與秘書是主、輔關係。

其次是立場關係。俗語:「攘外必先安內」。強調了集體內部統一的重要性。集體要發展,內部就要團結。這種統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思想。2、組織紀律。3、行動。

而領導與秘書這一主輔關係便需思想上的統一。思想指導行動。思想統一了,行動便會統一,便能順利的發展;若思想不統一,便會產生分歧,產生矛盾,行動便會猶豫,便會影響集團發展。

以此,秘書與領導的立場便須一致了,先不論其立場是否正確。

另外,《世說新語》亦載有楊修與曹操的幾則逸事,不論真假與否,將其才華直接與死亡掛鉤與之前的論證是相矛盾的。單純的秘書才華能增進秘書與領導關係,而真正決定這種關係的是秘書如何利用才華行事。在秘書職責範圍內、尊重領導的意見基礎上、不違背大原則的前提下,運用符合時宜的才華才是維護秘書與領導良好關係的正道。

2樓:倚天照海

因為楊修根本就不聰明,還蠢得很。

《三國演義》有段《楊修之死》,頗堪玩味。說是楊修才智過人,其實他根本就不聰明。

真實歷史如何,撲朔迷離,已難求真相,但在《三國演義》裡,楊修實在不是什麼聰明人。說他才智過人,他提出過什麼治國安邦的好建議?有過什麼奇謀妙計?

輔佐曹操立過什麼大功?這些大的方面他其實一無所長。據此觀之,此人真實水平不過爾爾,真要幹點實事根本就沒什麼能耐。

聊充行軍主薄一職,還反被蜀中張松詰難。

楊修能解個字謎,說破曹操心思,也不見得有多聰明。曹操門內添「活」,酥上寫「合」,無非是領導故作高深罷了,就是要讓爾等下屬不解其意,才顯得自己英明睿智,見高識遠。就算要點破,也是要看著下屬一臉渴求的蠢才樣,然後自己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親自解釋一番,方顯領導風度。

曹操那些傑出的謀士,像賈詡、郭嘉、程昱之類,真會看不出曹操的意思嗎?只不過他們比楊修識趣,看破不說破,知道這時不該賣弄才智罷了。楊修看似聰明,實際蠢得可笑。

這還在其次,楊修賣弄點小聰明但沒什麼大能耐,曹操無非不喜歡不重用楊修罷了。但楊修竟然唯恐別人不知他那點小聰明,硬要說出來顯擺,造成嚴重後果。他還涉入奪嫡之爭,行事莽撞,屢出紕漏。

這樣乙個像自己肚子裡蛔蟲一樣的小人物,沒什麼實際才能又老是給自己添堵,曹操怎能不起殺心?

楊修真是個自作聰明,耍小聰明而無大智慧型的典型例子。《三國演義》此書,「熟讀三國一百遍,識盡人間真假面。亂世休論德與道,滿紙皆是利與權。」所言不虛。

楊修之死

3樓:二辻四畫生

看似楊修太聰明,實則是不夠聰明,至少在政治智慧型上要矮其他人一頭。

了解《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當時曹操因為進兵和收兵兩難抉擇,遂以「雞肋」為夜間口號。可楊修知道這事後,就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結果惹得曹操不爽,以「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的理由殺了楊修。

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在《三國志》中說曹操敗走漢中,「夏五月,引軍還長安」。可見雞肋事件要發生在還長安之前。

可是裴松之在他注引的《典略》中寫:「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可見,這中間是有時間差的。

曹操要是因為雞肋之事要殺楊修,為何要回了長安幾個月後才動手呢?

這裡有一件事也許可能說明一切。曹操讓曹丕與曹植各自出鄴城門,又命門吏不放二人出城。曹丕先到,被門吏攔下後,就退了回去。

而曹植聽從楊修的建議,殺掉門吏出城去。按理說門吏攔曹植曹丕二人是曹操指使的,曹操應該怪罪曹植才對,但他卻「以植為能」。

這是為何?原因就在於楊修看明白了曹操是在試探誰更能治理眾人、殺伐果斷更像他,所以建議曹植: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擋者,竟斬之可也。」

然而事情卻再次急轉而下,曹操得知是楊修在後面出主意後,對曹植大為不滿,他認為曹植表現出來的殺伐果斷不是他本身具備的,而是旁人指點的結果。而且楊修這人素來為他不喜,多次不請示就擅作主張,更重要的是曹操和楊修的父親楊彪就有矛盾,看楊修可能本就不那麼順眼。

在《三國志》中有寫:

「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破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植益內不自安。」

而楊修自己卻並沒有那種覺悟,本來出身就可能會引起曹操的敵意,還恃才傲物,不知天高地厚,最重要的竟然敢干涉曹操繼承人的大事。楊修死前自己也明白了,他才對人說:「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死後不久,乙個月後曹操就病逝了。曹丕即位,馬上殺了丁儀。而楊修和丁儀都是曹植的主要謀士。

楊修在政治鬥爭中還是處於小兒科的水平,他頂多懂得曹操做事的用意,卻沒搞懂在位者最忌諱的是什麼,所以只能算是華而不實,愛耍小聰明,數犯曹操之忌,最終身死。

4樓:西湖好

論語:巧言令色,鮮矣仁。

楊修可算是巧言令色了。總是能夠猜到曹操的小心思,並且投其所好的給出答案。

這種本事,遇到昏君,則大有可為。嚴世蕃能把嘉靖牢牢掌握在手中,靠的也是這個。

可惜楊修遇到曹操了。

曹操是什麼人?乙個樸實無華的人。否則又何以樹立建安風骨?

唯一的一次浮誇,發生在橫槊賦詩之時,還導致了赤壁之戰的悲劇。

自此之後,曹老闆恐怕對一切浮華之事都深惡痛絕,避之唯恐不及。

無他,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耳。

一看到浮華的事物,曹操就想起了華容道,自己低頭向關羽泣訴的場面。

此情何計可消除,雖然後來關羽提頭來見,但那也是曹操死前不久的事。

因此,在高台上遠遠看到曹植妻子華服出行,一道命令處死,莫得商量。

楊修啊楊修,你還在玩這些華麗的技巧,不是找死又是在做什麼?

楊修仁義否?恐怕也很難講。

你輔佐曹植,看到曹植的詩人氣質,就應當用家傳的儒家經典來塑造自己的學生。

乙個穩重點的曹植,在面對曹丕的競爭的時候,才能夠取得更大的勝算啊。

你去迎合曹植,讓曹植文學青年的夢想做的更大一些,結果是青史留名了,但是今生過得很痛苦啊。看看曹植在曹丕和曹睿手下討生活的那些書信,那是乙個內心驕傲的人的痛啊。

大局已定的時候,曹植敗下陣來。這時候楊修也有兩種選擇。要麼為曹植去死,有很多先例。

要麼就和曹植灑淚相別,不再相見,徹底洗掉曹植的嫌疑。

你這可好,明明內心已經有點嫌棄曹植了,卻又看到曹植是公子,還和曹植搞得曖昧不清。

曹操殺掉你,以正視聽,隔絕後患,敲打勛貴。一舉三得的事情。

曹操老了,走不動了。臨死前借你的人頭威懾一下,不算過分吧?

曹操有這個傳統啊。後來也善待你的家人了。對比司馬懿的殺伐,你也該知足了。

5樓:「已登出」

你說啥?厭惡?

不是的,是忌憚,很是忌憚

楊修有才,不過單是有才,是不會被曹操殺頭的

曹操手下,謀士能臣猶如過江之鯉不可勝數,奇變橫生的賈詡,深通兵法和政治的荀彧、荀攸叔侄,有膽有謀的程昱等等,這些人軍事和政治上的能力遠過於楊修,卻沒有乙個因為有才而遭曹操忌殺的

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又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早年能坐上主薄一職,並且讓眾人與之交好,可見深的曹操信任

要說真正殺他的原因嘛,得從曹操這個角度出發,曹操不僅是個詩人,更是乙個政治家乙個亂世奸雄,他要的是天下一統,而且是自己的兒子一統,所以在立太子這個問題上慎之又慎,最終立了曹丕那是另外一件事

所以曹操要考慮為他的兒子曹丕鋪平道路啊,總不能累了一輩子的基業毀了,這第一件事就是給楊修乙個罪名讓他死,原因是啥?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政治上的兩大因素

一,楊修犯了古代皇室權力之爭中的大忌,參與了奪嫡之爭

二,楊彪、楊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觀念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有衝突,楊彪夫人是袁術的女兒,楊修是袁術的外孫,而政治觀念楊彪和楊修又都與孔融及禰衡等清議復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見忌。

有楊修在,曹操能不擔心嗎,即使他惜才,也必須要這樣做了,楊修應該也是知道這一天早晚要來的,疏遠子建能看出來了

可憐的德祖啊,才華橫溢,真的好心痛

曹植真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啊

6樓:fatfishwen

楊修這個人個性實在是太張揚,而曹操這樣的大鱷,從來都不喜歡自己的手下太張揚——更何況每次楊修出來蹦達都是衝著曹操去的。

我覺得,那些不知道是不是靠譜的「事件」(比如闊門事件,一盒酥事件,夢中殺人事件,包括曹娥碑事件),都可以看出楊修這個人的確是很聰明。但問題是,曹操手底下聰明人數不勝數,怎麼偏偏每次都是楊德祖出來搶這個風頭?這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曹操這種地位和性格的人,平時給你玩個猜謎啥的,你猜中一次猜中兩次,是你有才,但如果次次都是你,性質就不太一樣了。面子這玩意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不能沒有,官場上就更不能沒有,而你這樣不給領導面子,不管你本意如何,在你領導看來恐怕是沒啥好印象。更何況其中的夢中殺人事件,楊修的做法是光天化日拆領導的臺。

本來這就是一場戲,曹操是要用來減少自己睡覺時被暗殺的風險的,這一點近臣自然都心知肚明,因為這場戲防的就是那些看不出這是一場戲的蠻勇宵小之輩。你楊修這樣拆穿西洋鏡,是幾個意思?生怕曹操不被人看不起嗎?

其實大家說楊修小聰明是有點委屈了他——他能對曹操的心思把握的如此精準,光靠小聰明可做不到。但是這說法,又並不委屈他,因為他實在是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但分楊修有點自知之明,就該知道自己作為楊家這個士族大家的後人是不受曹操待見的。

楊修的父親楊彪,就是曹操一直想找茬殺掉卻一直殺不掉的(順便一提同為士族的袁紹也討厭楊彪,不知道老楊這日子怎麼過的,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曹操把楊修帶在身邊當秘書,既是拉攏也是防範,甚至還是作為人質敲山振虎警告楊彪那一夥人不要輕舉妄動,你孩子在我手裡呢。

可惜楊修作為曹魏作死四天王之一,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見好就收。自己賣弄聰明,還要摻和到繼承人問題裡。你以為曹操老了,就傻到真的不知道二丕子天天搞個竹籠子往家裡運是幾個意思?

我私下認為,就是因為曹丕有那個腦子和能力玩這種小花樣,在楊修檢舉之後還能有辦法應對,曹操才更放心把政權交給他——要知道曹操小時候就是用這種狼來了的手段整過自己叔叔的。或者說,要連這個腦子都沒有,你能指望二丕子在曹魏這種各方勢力像絞肉機一樣傾軋的地方做多久一把手?再看你楊修,給曹植出的都是什麼主意。

光乙個答教事件就足以讓曹操氣得七竅生煙了——就算曹操是立曹植為儲,他能指望你楊修這樣的人幫襯曹植?

這還不算,楊修還要在軍事行動上賣弄。只不過拿雞肋做口令,你就四處散布退兵的謠言,這能不處理?就算曹操真是這麼想的,退兵之前也要做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甚至盡量保密來盡量減小風險,這下可好,你楊修這麼一嚷嚷,軍心散了,不管本來要不要撤兵,這下能贏的仗也打不贏了,非撤不可。

曹操痛恨楊修,其實很好理解。想象一下你有個同事或者同學天天想盡辦法出風頭,你就明白了。

但至於曹操殺楊修,更多是因為各種政治考量。不過呢,恐怕曹操也是一直對楊修恨得牙根癢癢的了,正好抓個藉口殺了也給自己出出惡氣。

如何評價京劇《曹操與楊修》?

南街空巷漸微涼 看過言興朋,尚長榮1990年的 曹操與楊修 電視藝術片版,也看過1988年的首演舞台劇版,以及2019年上映的電影版,還有近幾年以陳聖傑為主演的青春版或者叫傳承版 當然,除此之外,至少還有五六版舞台版,儘管版本有好幾版,雖然在個別唱詞和情節做了刪減或是改動,但其在故事脈絡,劇情主線上...

楊修這麼了解曹操,為什麼不能成為另乙個曹操?

小奇 能力有很多種,能力不是萬能的.郭四娘有能力不?你讓他去打籃球啊 來我們看看楊修所謂的 能力 跟 了解 懶得找資料了.隨便說說我記著的.不限於正史,包括世說新語 1 門 活 闊,一合酥 一人一口酥,絕妙好辭 色絲,幼女 剩下兩個怎麼拆的忘了 這些統統都是文字遊戲.文字遊戲跟政治軍事才能有半毛錢關...

為什麼對於明明都很有才華的楊修和陳琳曹操是兩種態度?乙個厭而殺之,乙個被罵地痛快淋漓攻城後都沒殺?

陳琳在罵曹操的時候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所以必然是處處乾貨,直指曹操的弊病,那麼這樣的人如果殺了,豈不是把以後的進言的大臣的嘴都堵死了,還為文人留下乙個殺才的惡名。楊修處處把曹操瞞天過海的小伎倆揭穿,曹操一方面在感嘆他的聰明犀利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心思一步步放在怎麼彌補損失的面子之上,這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