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做什麼,因為人死了什麼都沒了,趁在世做自己喜歡的事?

時間 2021-05-06 23:52:04

1樓:我愛我家

心裡一定要有個度:內心光明,以善為燈!就像張無忌對趙敏說,只要不違背江湖道義,不傷天害理的事,都可以為你做!趙敏說,好!那你不能娶周姑娘(芷若)

2樓:洛辰BuLing

《論語》雲:從心所欲,不踰矩。

你可以隨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要在規則之內。

只要在規則之內,四海八方皆可行,做什麼都是自由可行的。

因為在規則之內,所以做什麼都對。

3樓:

是。我上小學的時候曾經提出過乙個我這輩子截止目前最牛X的問題,我問我哥,如果我死了,是不是你就成了「我」?

對於乙個正在上初中的中二少年,我哥當然回答不了。當然,我也沒指望他能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算做乙個問題,它更像是乙個答案。我在問出這個問題之前心裡就有了想法:我之所以稱自己為「我」,是因為我活著。

如果我死了,我就只能成為別人口中的「他」,而世上還有無數活著的人,他們會把他們自己稱為「我」,並且與世界同行,而那些個「我」跟我卻沒有半毛錢關係,那時的世界也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大學時期,我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裡面提到,人類在思想上曾經有過一段井噴式的發展,大概大西元前500-300年左右,也就是老莊、蘇格拉底他們的時期,往後的這幾千年人類在思想上再沒有出現過這種集體爆發。我當時有個很不懷好意的推測:會不會存在某種力量或者說規則,把人的認知限定在了某乙個高度,無論人類如何發展、科技如何進步,人類的認知只能永遠無限地接近那個高度卻無法突破。

人類就是一群生活在培養基中的物種,一代代延續,只是為了傳遞基因、傳承技術,至於終點在哪,只有背後的力量(如果有的話)才知道。這當然只是種臆想,因為無法證偽。

後來看《人類簡史》,裡面也有乙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早期人類從採集文明過渡到農業文明之後,人類群體數量開始激增,生活趨於穩定,直至發展至今。人類作為乙個整體相較於其他物種取得了巨大的優勢,然而每個人類個體卻更加的勞累。

比如採集文明時代,人類只需要花大概半天時間就可以獲取到一整天的食物,其他時間就是曬曬太陽,相互捉捉蝨子;而到了農業時代,為了保證收成,人類不得不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一百年前,人們只能通過書信往來,乙個月也收不到幾封信件,到了資訊時代,大洋彼岸的一封電子郵件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傳到你的電腦上,效率提高了這麼多,可是我們的生活不但沒有慢下來,反而每天都被各種事物困擾著,變得更加忙碌。

人類社會中的準則保證了人類整體的利益,但這背後是每乙個個體的犧牲和付出。既然這些準則都只是人類的一種生存策略、一種想象中的事實,作為乙個個體,是不是必須要相信並且執行呢?

我最近在思考乙個問題,為什麼幾乎所有生物都會本能地選擇繁衍,並且把物種延續作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來對待?動物界經常會有為了爭奪交配權的鬥爭,為了能有快速有效地完成生命的交接儀式,大部分動物的交配時間也都很短(所以顯然不是為了圖那一時酸爽);人類也是長久以來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貌似有別的解讀,姑且用在這裡吧),好像所有生物都不約而同地認為種族延續是件天大的事。動物們怎麼想我們不得而知,可我們應該都知道,即使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對於百年後的我們來說,也毫無意義,可是我們還是會本能地選擇生下去。

當然,人類有人類的夢想,我們的夢想是星辰大海,是宇宙終極奧秘,但是真正在直接為這些目標而奮鬥終生的人可能不及全人類的萬分之一。剩下的人們在做什麼,在兢兢業業地完成瑣碎的工作,維持社會運轉,並擔任著移動基因庫的角色,然後把希望寄託在跟自己無關的下一代,偶爾幻想一下要是可以無拘無束地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該多好。

我不知道這篇回答會有多少人看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過跟我一樣的想法,我只知道,即使所有人都這麼想,除了少數真正的精英,其餘人類依然只是一邊想想,一邊活著,這才是最不可思議的。

4樓:孟志鵬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是最好了,但原因我覺得並不是因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如果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那我覺得應該什麼都不用做,等死就好了。

所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我覺得應該是為了自己活的開心,這才是你希望的生活。

so 只要你開心,做什麼都好。。

5樓:痕跡

趁著自己還有興趣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做事不要等時機最適合的時機就是現在,立刻馬上去做。

只有開始前進了你才知道這一路是多麼的精彩。

6樓:喜你為疾藥石無醫

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極理想的狀態,但是人是很難剝離你的社會屬性的,作為自然人的同時,也是社會人。

社會人就無可避免地被賦予社會責任,那當然,人都是趨於享受的。所以導致很多時候,你該做的事情,就是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或者說是很難做的事情。同時,整個社會又會給你一些反饋或獎勵,食物、電、KTV……

其實這就是乙個事物矛盾的兩面,人活著就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所以並不是所有你想做的事情,你都能去做,所有你不想做的事情,你都不用去做。

當然我認為,及時行樂本身並沒有錯,對於本我而言,最有價值的可能就是內心情感和體驗了。只不過只要你活著,就得從中取捨。本來嘛,在歷史的長河裡,又有誰能說自己的人生是只「賺」不「虧」的呢?

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已經不容易了。

7樓:柯浩

首先,私以為這種思想是不對的。

其次,因為人最原始的惡習依然儲存著,只是很多時候都掩飾的很好,一旦我們對其他事物無所顧忌,及時行樂,那麼我們是否想過做這些事情的影響呢。我們今天的社會和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環境有著天壤之別,每個人背後都與親朋好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可能為自己的一己私慾而讓與自己有關的人承擔不必要的責任。

8樓:爐美美

當然了,特別生病住院穿個病號服躺在病床上,你就會感慨東奔西波個毛,累死累活也就是讓自己和家人過的好,更有條件讓自己做想做的事。可是經常卻每每會忽略掉這一點。所以想做盡早做,別拖,拖了拖了就更有理由不做了

9樓:TomChen

我們習慣把看不到的東西想象成不存在,或者根本想象不到看不到的東西樣子。人死了或許真的什麼都沒了,可是又或許不是這樣呢?

萬事都有因果,如果我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人和動物又有什麼分別呢?做為了自己的私慾自己想做的事情,中文中有乙個詞叫做「為所欲為」。從詞性中講常用於貶義。

我相信樓主可以體會到個中的含義了。

10樓:孤獨很美

慾望是無窮的,人應該支配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被自己的慾望支配。

乙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人做事不應該只問是否喜歡,人類所喜歡的東西往往都是一些偏享樂的事物,若凡事只求是否喜歡,和放任自己的慾望沒有任何區別。而慾望是易放難收的東西。

我認為,做事之前,還是應該先問是否是對的,這件事必須是你認為應該去做的,然後才去問是否是自己喜歡的。

唉,個中取捨,誰能說的清?

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九九喵 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做,多半就是你認為你需要,或者是你喜歡做。需要,則是你認為你做了這件事,就能過得更好一些,而喜歡做事情,通常是沒有理由的 深層的 關係 我說太多你可能也聽不懂 而應該,就是說,你哪怕不喜歡也不需要,也得去做的事情。本來人活著,就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所謂的應該都是因為遭...

我們是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還是想做的事情?

青鯉 應該做的事情要去做,想做的事情也要去做。如果兩個事情之中有矛盾,就憑你聰明的腦瓜子去解決這個矛盾。都是成年人了,我們不做選擇題,我們全都要 鷲醫生 我們總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願意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因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自私的表現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唯我主義,因為這樣的人更加注重自己...

該不該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西瓜石頭 同感,自己也是從小到大都沒當過啥班幹部,結果到了高三想著當個文娛委員試試。後來簡直是一團糟,自己沒得到什麼經驗就算了,還發生了很多糗事,感覺又自卑了好多。對自己說以後打死也不會當leader或者管理者之類的了。倒是身邊幫過我的乙個同學,聽說以前當過班長後來又不想當了的,感覺他真的是啥都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