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 讀作 shu f 還是 shu f ?

時間 2021-05-06 23:36:41

1樓:老螺

「說」有四個讀音:

「shuō」、「shuì」、「yuè」、「tuō」

「shuō」讀音的意思就不提了。

讀「shuì」主要是遊說、勸說的意思,《荀子·非相》:「凡說之難: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亂,未可直至也,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傭。」楊倞注:「說,音同稅」。

北宋時期,《廣韻》正式收錄了「shuì」這一讀音和用法,「舒芮切,說,說誘」,確定了「shuì」的官方地位。

讀「yuè」時候是個通假字,古同「悅」,心悅誠服的意思。《禮記·學記》:「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說音悅。」還有《漢書·王尊傳》:

「奸邪銷釋,吏民說服。」《漢書·疏廣傳》:「於是族人說服,皆以壽終。

」也都是讀「yuè」。

讀「tuō」現在不多見,也是出現在古文中,解脫的意思。《公羊傳·定公八年》:「(陽虎)弒不成,卻,反舍於郊,皆說然息。

」何休注:「說,解、舍。然,猶如。

」可以看出,「shuì」的用法常用於春秋戰國時代策士們周遊列國、勸說君主採納其政治主張時期,秦漢之後,游士們跑來跑去選擇君主的時代結束,所以後面的書中「yuè服」比較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出版的《辭源》、2023年出版的《辭海》、2023年出版的修訂本《辭源》均未收「說yuè服」「說shuō/shuì服」。

而在1943出版的《國語辭典》、2023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讀音都是shuō fú。

「遊說shuì」則是考慮到詞語的特定用法,所以2023年頒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專門列了「遊說」一條,規定此「說」字必須讀「shuì」。

那我們現在記憶中的「說shuì服」是哪兒來的呢?

其實是受了港台的影響。台灣省2023年出版的《重編國語辭典》、2023年出版的《大辭典》、2023年版的《國語活用辭典》和2023年成書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都明確標音「shuì fú」。

關於「說服」,普通話審音課題組的專家也做過回應:「『說服』、『說服教育』中的『說』,目前實際讀音調查中讀『shuì』的情況也比較常見,但是這種讀音屬於近一二十年來的新變化,在早期的字典、詞典中「說服」的注音都是『shuō』,與『遊說』『說客』的『說』讀音並不相同。本次審音(2023年)仍維持原有審音不變,只不過原有的審音表(2023年)認為『說服』這個詞連異讀詞都不算,唯讀『shuō』音,不需要審音,本次審音通過調查發現這個詞已經屬於有異讀音的詞,列入異讀詞審音表,屬於新的異讀詞,讀音仍維持原有的讀音。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變革,音有轉移。」正如明代音韻學家陳第所言,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語音和文字產生變化也是件很正常的事。現代漢語還講究個約定俗成,現在變了的讀音,大家努努力,沒準又變回去了~

注:部分內容引自《咬文嚼字》鄭茵,「說客」和「說服」的讀音;《語言文字週報》劉百順,「說shuì服」,還是「說shuō服」?

2樓:令貳貳壹

多音字大多是後人誤讀的,讀的人多了,錯的也都成了對的。

說是失爇切,韻母是uo。讀shui是認字認半邊,韻母從了兌dui,是誤讀。

3樓:嶽光寒

我的觀點是——一般場合,愛讀啥讀啥。

對於所有字音爭議,除了下面兩種情況需要明確哪個正確之外都是這個觀點:

1、在新聞播音、語文考試、語文教育等場合,因為含有推廣普通話標準的使命,需要正音;

2、在不正音就會出現交流障礙的時候,需要正音。

其它情況統統愛咋讀咋讀(當然,至少應該是爭議中的某乙個音,而不是自己胡編個讀音)。

語言是一直發展變化的,也就是在不斷打破標準。但這並不意味著標準就沒有意義,否則秦始皇也不必「書同文車同軌」了。如果沒有個標準框著,變化就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地域多樣性,對於民族認同和團結確實有負面作用。

但話又說回來,也要意識到,標準只能管一時,遲早是要變的。現行的標準也是對過去離經叛道之後達成的新的共識而已。

所以在標準與變化之間找個平衡就好了。

很多字音爭議是因為古詩文,比如斜是 xie 還是 xia,衰是 shuai 還是 cui 抑或 sui,涉及到押韻的時候,按普通話讀確實沒有押韻感,所以葉個韻啥的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也別總想把標準統統改回去,因為早就回不去了。

其實我發現,爭執字音的往往不是為了捍衛某個標準,而是為了一種優越感,一旦沒有優越感這麼個東西刺激著人們的表現慾,恐怕爭執字音的就只剩下編字典的語言學家了。

4樓:小歐

就我個人習慣來講,有的地方用shuofu,有的地方用shui服。

用shuofu時我想表達的是使對方認同我的觀點,改變對方的認知。用shuifu的地方我表達的是讓對方按我的方案行事,達到我想要的結果,而且通常是重要的事。

舉例:我要shui服老王把女兒嫁給我。

小紅認為這道題選C,我shuofu不了她。

有一種特殊情況,雖然是要改變對方的行為,但並非是以達到自己的私人利益為目的,也用shuo服。

老王不該喝酒,但就是愛喝,我shuo服不了他總結:shuofu是觀點的交鋒,shuifu是利益的博弈。

5樓:要慶小可愛

說是讀「shui」的兄弟,能不能給點力,拿出來點依據啊,別動不動就說是「小時候這麼學的」「以前老師這麼教的」。。。這這這,這也叫根據嗎?大家講事實講證據嘛,別光讓你們老師背鍋啊!!

6樓:

兩個讀音意思有細微差別。

有個詞叫「說服教育」 這個讀shuo。意思是我動嘴,你服了。強調服了這個結果。

如果是shui服,強調過程,一遍一遍講道理。

7樓:Joe

如果要字典的答案,查字典就好了。

如果要符合語言規律的答案,要看說字的讀音是怎麼來的。說字以前大概念入聲süet。大家知道,中文有個破讀現象,所以產生了破讀讀音süeds,也就是後來的去聲音süè。

這兩個讀音演化到現在的shuō和shuì。(大佬們不要吐槽我拼音式的擬音。)

顯然shuō是本音。那什麼時候破讀呢?查字典的小朋友已經發現了,破讀shuì在表示「用語言使他人信服」時使用。

所以如果承認中文破讀多音字現象,又本著遵循語音系統性發展的原則,讀shuì服比較合理。

當然和語境也有關係,如果強調「說」動作本身,而不是「令人信服」,那麼讀shuō也是符合語言規律的。比如「她不該睡服她男友,而應該用嘴說(shuō)服」。

另外其他答案中有混淆葉音和古音的現象。如果現代漢語普通話還有哪個字讀「古音」的話,可能也只有「地」字這樣的了。

8樓:地表最強

我感覺,純感覺沒依據。

感覺兩者難度不同。

比如你小時候和你媽去商場。看見乙個玩具,你想買,你媽說聽話咱不買,你同意了,這就叫說服。

你跟你媽說,如果給你買這個玩具,每天多看書1小時,你媽衡量一下同意了,這叫說(shui)服。

9樓:

我個人的意見,這是古入聲字在失去尾子音後出現的常見現象。

歷史上,入聲字在失去尾子音後,其聲調往往變成其他三個聲調中的一種,甚至讀音都發生改變。有些入聲字因此變得很穩定,沒有任何的聲調問題。比如,「達」,「國」 之類。

但有些入聲字則存在不同的聲調,比如,「一」,可以讀陰平,也可以讀陽平,甚至可以讀去聲。

此外還有另外一類入聲字,因為尾子音脫落得很早,當時造字的人給新的讀音又造了乙個字。比如,「作」 和 「做」。

類似的情況在一些方言裡常見,比如北京話裡的 「色」,到底讀 se 還是 shai?「學」 讀 xue 還是 xiao?問題的根子都在於入聲消失了。

英語 has come 讀作 h s k m ,還是 h s k m ?

微笑如此美妙 k 讀送氣音,因為 come 是重讀音節,has 是助動詞。當清爆發音位於重讀音節開頭時不會受前面的音的影響變成不送氣音,依然保持送氣音的讀法。類似的情況還有 t 在兩個母音間 intervocalic 變成閃音 情況,如 better be 當 t 位於重讀音節開頭時則保持原來的讀音...

葉公好龍 中的 葉 讀作 y 還是 sh

杜若致遠 以中古以後為定 讀sh 葉 之為地 春秋 左氏傳 陸釋 漢書 小顏注 幾乎全部作了注音 都對應今音sh 不過簡單檢索 似乎 太史公 三家注中作音較少 只有張 正義 注了一處 亦是sh 可能是裴駰 司馬貞 又或者二人所採納師法 以為此字不存在疑問 不煩作音。上古 二音關係不好說。包括其佗一些...

讀書應該精讀還是博讀,作為正方的自由辯?

清酒煮青蛙 正方是精讀的意思嗎?先說精讀 讀書應該先精讀 一是專業的需要,要先有點才能連線,才能鋪展成面,換句話,你沒有在乙個領域內有深刻的理解,你的基礎不紮實,不牢固,在廣博也不能成體系。二是精讀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廣博的讀書,一目十行,雖然能快速的吸納新的知識,然而還是存在博而不精的問題,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