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社會學原理可以真實地運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時間 2021-05-06 18:54:48

1樓:盧柏妤

最近再重溫《三國演義》電視劇集,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裡我就借用「曹操夢中殺人及楊修的結局」這個故事結合戈夫曼的擬劇理論來談談能夠帶給我們哪些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啟示。

曹操有一次對身邊的侍從說:「自己有乙個壞毛病,那就是熟睡時,只要有人接近我,我就會跟夢遊似的殺掉這個人,所以今後當我熟睡之時,不要靠近我,以免被誤殺。」侍從們聽後一笑,都紛紛點點頭答應了。

而曹操為了使眾人更加相信自己的話,在一天睡覺的時候,故意蹬開被子,然後繼續裝作酣睡的狀態。乙個因平時對曹操照顧精細入微而深受喜愛的小侍從,見主人被子掉落,急忙走到臥床前要為主人蓋好被子。當他剛伸出手要撿起地上的被子時,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寶劍,一刀砍斷了侍從的腦袋。

曹操殺人之後,一言不發,又呼呼大睡起來,而那個被殺的侍從就這樣一直橫在曹操的臥床邊,然而這齣戲還沒有結束。

第二天曹操醒來,見床頭濺滿鮮血、床下是已死的侍從,大驚後大怒指責到:「是誰敢殺我所愛之人?」一旁的侍從們戰戰兢兢地說出事情經過。

曹操聽後,又是驚愕又是悔恨,還流下淚來。抱起侍從的屍身,悲痛地說:「我跟你說過,我會夢中殺人而不自知。

你怎麼還在我睡覺時靠近我呢!」之後,曹操便下令,厚葬這個被自己誤殺之人。整個葬禮中,曹操的表情十分沉痛。

眾人都更加相信,曹公睡夢中,的確有神秘的自我保護能力。並互相告誡:當曹操睡覺時,萬萬不可靠上前去。

曹操為何要出演這齣戲?無非是想通過「印象管理」,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產生的印象,使別人形成的印象符合曹操所期望的。曹操表面上保持一副領導者該有的鎮定風範,其實心中的多疑已讓他難安。

俗話說「人善被欺,馬善被騎」,即使他心裡再怎麼擔憂:是否有人想要偷偷暗殺他。他也不會輕易地對任何人說,因為這樣會給別人產生一種「弱者」的印象。

這與他作為一位主公、一位領導者該具有的「強大」形象是相違背的。重安全感的他明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果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毫不隱蔽地展現出來,那就會在明處完全暴露自己,很難防備別人從暗處對自己的利用和傷害。所以曹操為了掩飾其心中所怕之事,自導自演了這一齣戲,通過這場有著「殺雞敬猴」意味的演出,有意識地操控和引導大眾,讓所有人對他曹操留下乙個印象:

他有「特異功能」能夠「夢中殺人」, 更別提在他醒著時暗暗殺害他,產生一種「敬而遠之」的心理。

曹操精心策劃的這一齣戲,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眾人都信以為真,事已至此,我想當時的曹操或許已在心中暗暗自喜。但有乙個人卻看得透徹,這個人就是楊修。當曹操裝作十分痛惜侍從為他送葬時,楊修卻在眾人面前大笑著道:

「丞相非在夢中,而是汝等在夢中也。」

曹操極力隱藏和掩飾不想被眾人所知道的弱點,而曹操營中的這個楊修,一句話「丞相非在夢中,而是汝等在夢中也。」,不僅把曹操的「後台」直接揭露在眾人面前,還使曹操的威信、面子受到損害。威嚴受到損害,影響的將是曹操以後在各個方面的決定權和影響力。

正因為楊修常常能「透視人心」,看出曹操的「做戲」的成分,不僅不願意去曹操所搭建的舞台做一名忠實觀眾,還時常炫耀自己的「智慧型」,「揭露並傳揚」。所以,曹操該如何立足,怎能不怒,怎能容他?於是,推出去,斬!

曹操營中那麼多謀士,或許存在這樣一種可能:除了楊修也有人識破曹操的這場戲,只不過那人懂得察言觀色,順著主公的前台,做好了自己的「前台」,默默地做了乙個中規中矩的觀眾。

曹操為了自己的「防範於未然」做出這樣傷人性命之事,固然是可惡的,但曹操與楊修的關係處在上下級,楊修為了一時之快,直接在眾人面前道出真相,沒有顧及雙方的關係及曹操的顏面,不但不能讓曹操意識到錯,還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所以「怨恨」會轉化成什麼,大家都明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後台」,「後台」中的形象常常是最真實的,這個「後台」裡所涵蓋的東西有好有壞也有不好不壞,但大多數都是不願意讓人知道的。俗話說;「察見淵魚者不詳」,是否也可以理解為,有時候透過「前台」看到「後台」中的本質,看透別人的秘密,並不是所謂的好事。但是不得不說,到底會演變為好事還是一件壞事,關鍵還是取決於你明其後台後,做事和說話的「度」。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若發現了對方通過「表演」來掩飾後台中的缺點或過失時,切勿在「前台」中直接指責對方的錯,即直接在眾人面前「揭人短」,更不能惡語相加對此指責,如果實在有必要指出,也要委婉進行暗示,或拿到「後台」來說。都說談判桌上難以達成共識的問題拿到餐桌上解決會更加容易,正是這個意思,有時候非正式溝通恰恰比正式溝通更有效果。你逼迫別人認了錯,可能會得到一時之快,殊不知,這種違背對方內心意願的做法不僅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錯誤不僅得不到及時的改正,還會在他的心中積下怨恨。

2樓:愛國者

講乙個吧。有乙個著名的經濟學定理,後來被廣泛用於社會學、管理學,乃至日常生活中。這個定理就是二八定理,簡單來說,從它的本義來講就是在乙個社會中20%的人佔據了80%的社會財富,抽象概括一下就是關鍵少數,關鍵少數對整體甚至起著決定作用。

從這個本義,變化出了很多引申義。舉個生活中的應用吧:人際交往,在人際交往中,真正有效的社會交往其實只有20%,通俗點說,就是你每交十個朋友,可能只有兩個是真朋友,其他的往往是淺交或是假朋友(這裡的十個和兩個是虛指),二八定理對我們的有益啟示是: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能只注重事物的數量,而不注重事物的質量,有效利用那20%的關鍵少數,能讓我們做事事半功倍。

3樓:

結構洞理論

如果兩者之間缺少直接的聯絡,而必須通過第三者才能形成聯絡,那麼行動的第三者就在關係網路中佔據了乙個結構洞,顯然,結構洞是針對於第三者而言的。個人在網路的位置比關係的強弱更為重要,其在網路中的位置決定了個人的資訊、資源與權力。因此,不管關係強弱,如果存在結構洞,那麼將沒有直接聯絡的兩個行動者聯絡起來的第三者擁有資訊優勢和控制優勢,這樣能夠為自己提供更多的服務和回報因此,個人或組織要想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就必須建立廣泛的聯絡,同時佔據更多的結構洞,掌握更多資訊

4樓:譚逸歌

《社會學實用手冊大全》(持續更新)題主這個問題激發了我好好回答這個問題的鬥志,社會學常年被其他學科詬病理論性有餘而實用性不足,實際上每個生活在人類社會的個體都需要足夠多的社會學知識來面對複雜社會的各種現象,社會學的功能才不只是描述和解釋呢,它還可以在生活、學習、職場、人際關係、婚戀愛情中發揮實際效用,來吧,讓我們把這些有趣的社會學理論實踐起來,去更好地應對那些討厭的麻煩!

【生活篇】

擬劇論:在不同的生活劇場靈活切換

戈夫曼的擬劇論告訴我們在不同劇本和場景中扮演好不同角色並非難事,按照社會期待和社會規範在不同場景中出演合適指令碼就行,表演過程中出現失誤也不必驚慌,觀眾一般會寬容對待預設沒發生以示尊重,還要分清舞台和後台的區別,後台的工作千萬別擺在舞台上幹,否則嚇壞觀眾,你的活也丟了。

多重社會角色:量力而行

幾乎每個現代人必然都身兼數個社會角色和身份:大學生、男朋友、it企業實習生、志願者、社團領袖…這些社會角色之間的張力大於你本身的實力和協調能力時,就會發生角色扮演衝突甚至扮演失敗,讓你的生活崩塌,所以量力而行,理性承接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待更…

5樓:氣息

例如,標籤理論。 1.那些被定義為「壞學生,差生,問題少年」其實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偏差行為者。

2.他們只之所以表現出偏差行為,很大原因在於被人貼了標籤,所以形成了自我概念,並不斷強化。所以,在生活中對別人貼標籤要慎之又慎,積極鼓勵周圍的親人朋友,讓他們形成良好自我概念,促進身心健康。

有哪些有趣的社會學梗?

心理學渣乙個,不知道有什麼梗 從運營角度看社會學,個人理解是 使用者個體性格 集體共性 其他因素,衍生出來的不同的使用者標籤及使用者行為吧 小治寶寶 談不上梗,是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的八卦,覺得非常高能。邊沁,就是研究功利主義的邊沁。據說他非常自戀,認為自己是第一美男子,死後還讓人把他的遺體放在大學的...

請問社會學專業教材有哪些?

yuanyixiao 如果你看社會學概論之類的教材的話,建議你從個人,社會化等章節開始看。而不是從第一章開始看。通常教材的前幾章都會講社會學的開始發展等,那個看起來有點無聊的 如果你不是社會學專業的學生的話。另外,推薦你看兩本著作 鄉土中國 和生育制度 是中國老一輩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作品,很好看的,從...

社會學的相近專業有哪些?

理想主義接班人 1,哲學 早期的社會學可以說與哲學關聯是很密切的,被奉為經典大家的很多社會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比如韋伯福柯等,馬克思的哲學革命也是社會學很重要的一部分 2 人類學 社會學訓練目前有兩大塊,經典訓練和經驗訓練,前者鍛鍊思維,後者鍛鍊經驗感和田野感。從經驗來看,人類學的田野方法被社會學極...